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教学设想 本堂课主要谈谈在鉴赏古典诗词中咏物诗时常用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关于咏物诗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物诗包括借物抒情诗、托物言志诗和哲理诗;狭义的咏物诗就是指托物言志诗。为了便于掌握,本堂课主要谈狭义的咏物诗的鉴赏。  相似文献   

2.
咏物诗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类别,诗人在细致描摹事物的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感情,“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刘熙载《艺概》)。因此,托物言志是这类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通过诗人描摹的意象把握诗人所言之志,也就成为阅读理解这类诗歌的关键。综观诗人所言之志大致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咏物诗词只是以客观的"物"为吟咏对象,或借物抒怀,或托物寓意,因此必须仔细审视诗人用意,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反观近些年,高考对咏物诗的考查频率较高,2002至2008六年高考共考查了11首咏物诗,选取的大都是以物喻人、形神兼备的咏物诗.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高考咏物诗的鉴赏指导?  相似文献   

4.
【教学设想】在历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咏物诗赏析题占有较大比重,2000—2010年高考共考了19道咏物诗赏析题,所考查的咏物诗都是托物言志类的。咏物诗在意象的选取、情感的表达、手法的运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从总结命题规律、梳理知识要点、分析题型特点、指导解题方法等方面入手引领考生复习咏物诗,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古诗鉴赏题的复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阅读点睛相对于写人叙事的散文来说,写景散文的分析往往是同学们最为担心的,许多同学一读到写景抒情类的文章便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你就能轻松Hold住那些看似艰深的阅读试题。  相似文献   

6.
李琳 《现代语文》2007,(6):97-98
古人喜欢物,梅的傲骨,兰的清幽,竹的高沽,菊的淡雅,无不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古人喜欢咏物,自然万物、山川河岳,花鸟虫鱼,无不是诗人情感的依托。诗人借小小的事物,寄托情思,抒发自己的志向抱负,这就构成了咏物诗主要的特点——托物言志。那么,如何理解其中的“物”呢?  相似文献   

7.
辜娟 《广东教育》2009,(6):47-47
咏物诗在高考中考查频率较高,2002—2008年高考共考查了11首咏物诗,选取的大都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 咏物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物喻人、形神兼似的咏物诗。  相似文献   

8.
“诗缘情而绮靡”。有感情,艺术形象才有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艺术形象才有旺盛的生命。“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新考纲把对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鉴赏,与语言、技巧、形象并列为四大考点。那么,在诗歌鉴赏中怎样进行思想情感的分析呢?、  相似文献   

9.
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创作的两个极其重要又极其普遍的方法.本文以具体而丰富的素材,从景与物两个不同的角度详尽地介绍了写景状物诗中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两种典型的创作手法的运用及相关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缘起] 古诗词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诗歌,无法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与思想;对诗人贴标签,囫囵吞枣,造成情感理解的谬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以咏物诗的鉴赏为例,设计了古诗词鉴赏训练课旨在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只有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在考试中做到以不变应...  相似文献   

11.
北宋诗坛上,王安石无疑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后人把其王荆公体与东坡体、山谷体相提并论便是有力的例证。但是,后人在评论宋诗时又往往只及苏黄而不及于王。究其原因,除后人基于政治原因有意  相似文献   

12.
常说作文贵在抒写真情,但我们的抒情常常是感动了自己却无法打动读者。这其中的症结之一就在于情无所依,情无所寄,空穴来凤式的情感容易流于空洞与虚无。因此,我们写作时要用心寻找、选择那些情感的触发点或寄托物,来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带动读者引起共鸣。人的情感有时颇为微妙,一枝一叶便能勾起无限的思绪,激起情感的波澜。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可尝试“托物寄情”的方式即通过“物”来抒发情感。  相似文献   

13.
2006年的《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的鉴赏作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其能力层级为E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常把其中的两种题材(即写景诗、咏物诗)和四种表达技巧(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相混用。基于此。下面笔者将结合实例分别谈谈他们的具体用法和区别。  相似文献   

14.
达著伟 《快乐阅读》2011,(9):126-127
【试题链接】(2010年高考全国卷甲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  相似文献   

15.
正纵使高楼大厦耸人了云天,潍坊城里的古意还是遮挡不去的。初夏时节,在潍坊的十笏(hu)园里转,精巧的院子曲径通幽,一花一草各得曼妙。怡然于绿杨城郭里的诗书风雅,自然不能忘了郑燮(xie)。那些檐草摇动的寻常巷陌、竹影婆娑的旧宅老屋,恍惚就有这位潍县老知县的身影。  相似文献   

16.
华章溢彩 紫藤萝瀑布(节选) 宗璞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相似文献   

17.
18.
沃土任何一粒种子在青羊的土地上都会生根发芽。苏小的今天正是因为生长在青羊区这片沃土之中。“聚精会神抓质量,一心一意谋发展”则更是这片沃土中养料的源泉。我们得益于“五还给”,得益于落实课堂教学“十环节”。随着“一校一景、一校一品”错位发展的理念的提出,追求特色发展已经成了各校的目标。基于我校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我们提出了“固君子之本,育坚韧之节,明思用之道,励凌云之  相似文献   

19.
隋世杰 《中国德育》2004,(2):44-44,48
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型,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法律命令去治理,用刑罚去制约,百姓即使苟免犯罪,也不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理引导,用礼教开化,百姓不但知道廉耻,而且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这个古代的治国之道,对于我们今天“治班”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是文章不可缺少的;若无情,则必是败笔,必无感染力和生命力。从叙事看,故事可以编造,人物可以虚拟,情却是假不得的,一假就矫揉造作。从议论看,似乎只要理智不要感情了。其实大谬不然。议论同样离不开兴趣、感情,只不过议论背后的感情人们不易察觉,常常“躲躲闪闪”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