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春明 《语文天地》2012,(16):25-26
《幽径悲剧》是季羡林先生的一篇带有悲情色彩的凄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北大随园中的一棵古藤的命运,折射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时代悲剧、社会悲剧,表达作者永不放弃揭露假恶丑、维护真善美的决心。《紫藤萝瀑布》是散文家宗璞的一篇内涵丰富、借物抒情的优美散文。作者通过描述紫藤萝,由物及人,从紫藤萝的命运联想到人的命运、生命的价值,引发生命的思考。将《幽径悲剧》与《紫藤萝瀑布》两篇文章比较阅读,可以得到很多收获。一、比较物象意蕴文章本天成,万物皆有情。两篇文章都是选取北大燕园中的"藤萝"这一物象,运用"以小见大"、"借物抒情"的手法,将一个大命题寓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重点内容皆为作者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的手法。难点是托物言志的手法,托物易,言志难,抒情亦难;弄清文章中段与段的关系,看作者怎样由一物写到另一物,由一事写到另一事,由一景写到另一景。可考点①对偶、排比、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②抒情、叙  相似文献   

3.
备考提示写景咏物类散文主要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寄托深意。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借此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言志,有所寄托。作者往往用含蓄的词句点明文章深层的主旨以达到抒情言志的目的。这种题材的散文一直是高考散文阅读选材的重点,也是多数学生感觉  相似文献   

4.
《我的小桃树》系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散文佳作。作者托物寓意、借物抒情,通过对小桃树的深情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对人生的思考。一催人奋进的思想美阅读《我的小桃树》给人以心灵震荡的是它那种昂扬向上、不屈奋争的思想力量。作品  相似文献   

5.
情感抒发既可以直接吐露,也可以借助于物,通过描绘事物抒发情感。这个"物"就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情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借物抒情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情感的抒发更加生动。如何通过物抒发情感呢?一、选取的物要与抒发的情感有契合点所选择的物必须要与自己的情感抒发密切相连,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相似点,这也是借物抒情  相似文献   

6.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7.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沉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文章。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触摸作者受震撼的心灵,进而感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生命伟力,感悟不抱怨命运,以顽强毅力和韧劲与艰难环境作抗争的人生哲理,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8.
王沂孙的咏物词,咏物与抒情言志兼容并重,既表现出对象物的生命,精神,也同时写出作者自我的个性怀抱,用曲折委婉的方式,比兴象征的手法,含蓄地表达深沉的亡国痛楚,词境的悲剧性和苦涩味以及深深的压抑感是其咏物词所独具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正>案例背景《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板块中的一篇文言文,是归有光借物叙事抒情的名篇。文章围绕了"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了自己往昔的读书生活及日常琐事,寄托了作者对于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抒发了对于物是人非的身世之感。文章由物及人,即事抒情,将记物、叙事、抒情融为一体,娓娓道来,笔墨平淡之下蕴含着无穷的深情,  相似文献   

10.
在抒情诗文中,最常见的写法要数借景抒情了。自然景物绚烂多姿,在不同情况下又千变万化,这就为人们抒发不同的感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刘勰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很多抒情诗文的作者就是常常借助于某一景物来抒发某种思想感受,把景物描写和作者抒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深邃的意境,使内情与外景高度融合,达到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永州八记”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永州八记”多角度移情手法的运用,使情与景完美融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从而奠定了柳宗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杨绛是继鲁迅之后最集中写作记叙散文,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当代散文家,其散文作品具有明显的“自叙传”色彩,作者借对故人旧事的追忆,真实反映世态人情和作者对人生况味的深刻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高的人格和温厚的个性,而学贯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得杨绛散文独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筱敏是新时期以来关注女性命运、参与女性文学建设的重要作家。她的女性散文创作表现出重感情抒发、重感觉表现、重事物横向联系等艺术特征,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个诗作家,唐顺之与心学人物有着密切的交往,并在心学思潮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在哲学上,唐顺之提出了“天机说”,在为学宗旨上主张“欲根洗尽”的同时,又强调“天机自然”。在学上,唐顺之则提出“本色论”,要求诗创作表现建立在作家自然本性基础之上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5.
宗璞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写得细腻又抒情,流畅而又有韵味。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宗璞散文的艺术特色:用传统笔法写游记散文,用真情实感写抒情叙事散文,用广博学识写文化性散文。  相似文献   

16.
三毛这位饮誉文坛的作家,她的散文,以其对生活、对亲人、对祖国的绵绵深情,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散文美,主要体现在内质上,即以至真至诚至纯的感情,叩响读者的心弦。讲真话、写真情、绘实景是三毛作品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7.
论文以近百年的散文文本和散文理论为依据,尤其是对近二十年关于散文本质与类型的代表性观点进行辨析后,认为凡创作主体运用与自己相关的种种题材,直接将自我的个性,情怀,观点等,以散体文句在较短篇幅中自由而又艺术地表达出来,进行多重真实主体的情思互动,且试图传达或改变现实精神结构者,都是散文,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可分为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抒情散文和兼类散文四种亚型。  相似文献   

18.
台湾作家余光中不仅创作了大量表现乡愁的诗歌,而且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散文。其散文感受深刻、见解独到、真情和理性、幽默与庄重较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堪称心灵之作。  相似文献   

19.
江淹是南朝时期著名辞赋家、散文家,其散文体裁多样,颇重文采,抒情真挚而深刻。其中,骈体作品更加讲究藻绘、对仗、用事等技巧,体现出成熟骈文的特征。散体作品则多表现对逝者的哀悼及对自身遭遇的悲悯。  相似文献   

20.
哈萨克族著名学者、作家阿吾里汗·哈里是一位勤奋的散文作家。在哈萨克文学大花园中,散文这块园地一直不太繁茂,致力于散文创作的作家比较少,作品也不多。所以,阿吾里汗的散文创作就显得弥足珍贵。他的散文作品感情充沛,构思精巧,充溢着浓郁的泥土气息,弥漫着独特的民族生活氛围。抒发了对故乡和祖国的炽热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