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化的目标早已完成,而《里斯本条约》的通过,再度显示共同体利益与民族国家利益仍在胶着,彼此仍是相生相束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初,东西文明冲突和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之际,中国传统华夷体系面临条约体系的严峻挑战。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企图不承认中朝宗藩关系,以便解除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巩固其经济垄断地位。清政府为了应对日本挑衅,同朝鲜签订《中朝水路通商章程》,并明文规定其“属邦”地位。然而,日本巧妙利用“甲申政变”,先后与朝、清签订《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对朝鲜问题上获取与清朝同等地位。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终止中朝藩属关系。本文以上述几个主要条约为线索,阐明了清末中朝宗藩关系演进和嬗变。  相似文献   

3.
《传媒》2007,(7):79-79
6月9日,国家版权局宣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经过“马拉松”谈判之后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终于在北京正式签署了。两个月后,邓小平访问日本,并出席《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两国批准书互换仪式。  相似文献   

5.
《望厦条约》在中美关系中占有重要作用,以此为分水岭,中美关系的性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两国从平等的商务关系向不平等的外交关系转变。望厦条约得以顺利签署与顾盛访华前的准备工作有着极大的关系:美国派军舰护航、传教士巴驾医生的积极游说及最合适的访华代表的任命。《望厦条约》能够超越《南京条约》的相关条约,有着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盲人图书馆会涉及一系列版权问题,尽管《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关例外,但与2013年6月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通过的《马拉喀什条约》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已签署该条约,未来要批准该条约,需对《著作权法》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7.
鸦片战争后。英、法、美先后与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并依据这种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extraterritoriality)。列强在上海等开埠口岸派驻领事。并依据本国法律管理自己的侨民。至清朝末年,与中国有约国家增至19个,其中大部分在上海派有领事并拥有领事裁判权。  相似文献   

8.
赵增越 《历史档案》2020,(1):146-146
1868年《天津条约》修约届期,中美签订补充条约,即《蒲安臣条约》,规定中美双方相互给予对方公民在居住、旅行、学习上的最惠国待遇,相互允许对方国民人来往,相互尊重对方国侨民的宗教信仰,等等。此后大批华工相继来到美国西部开矿修路,补充了其国内劳动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徐泓 《出版史料》2010,(2):118-126
一、引言 自从英国殖民主义在1840至1842年和1856至1860年发动两次入侵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1858年,俄、美、英、法又迫使清廷签订《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两国,又迫使清王朝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等。  相似文献   

10.
蒋耘 《历史档案》2006,(1):84-87
1858年签订的《天津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之后又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台南)、淡水、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修改税则、减低商船吨税;中国分别向英国赔款银400万两,向法国赔款银200万两等。《天津条约》的附约明文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  相似文献   

11.
李鹏 《图书馆界》2022,(6):6-11
《马拉喀什条约》在我国生效应用,意味着其从理论讨论阶段正式进入实践推广阶段,图书馆作为被授权实体应积极落实条约实质性内容,深化阅读障碍群体的阅读服务工作。文章探讨国内外相关《马拉喀什条约》理论研究及实践状况,并分析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现状,提出《马拉喀什条约》框架下我国图书馆阅读障碍群体服务工作思考。  相似文献   

12.
王莲英 《兰台世界》2012,(12):61-62
《中日通商行船条约》是《马关条约》的延续,张荫桓接替李鸿章负责条约谈判工作。经过艰难谈判,张荫桓将日本方面提出的约稿进行大量驳删,通过条约内容的改动可以窥见其谈判思想。张荫桓通过巧妙谈判,为国家挽回了许多利权。  相似文献   

13.
一、国际互联网公约释义国际互联网公约,是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WCT)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WPPT),这两个条约并称为国际互联网公约(以下简称互联网公约)。  相似文献   

14.
《马拉喀什条约》通过版权限制或例外丰富了无障碍版本资源获取,能够深化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国际图联关注各国对条约的施行推广,其发布的多语言多版本《马拉喀什条约入门——图书馆员指南》为各国图书馆提供了可资参考的实践模板。通过对该指南的内容解析及评价,认为其在工作规范建立、条约宣传、馆员能力提升、资源建设、阅读推广形式等方面,能为我国图书馆应用条约提供实务性工作指导,促进条约在我国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5.
《中法引渡条约》签署的背后有着很强的政治推动力。条约的签署使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合作得到深化,同时也增进了双方之间的互信。但是,法国政府和议会面临更迭,加上一些舆论对条约存有异议,都会给条约批准的前景增加变数  相似文献   

16.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竭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包括在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1896年7月21日,日本依据《中日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将《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具体化。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日本臣民可以在通商口岸来往居住、经商、设厂,租地造屋,起造礼拜堂、医院、坟墓。  相似文献   

17.
《马拉喀什条约》的缔结是世界人权事业和版权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保障视障者的阅读权利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马拉喀什条约》的立法动因,介绍了缔约方达成的主要共识,对其意义和立法特点进行了简评。图书馆担负着为视障者服务的法定义务,而我国又是《马拉喀什条约》的首批缔约方,该条约生效后必然对图书馆的版权管理实践产生影响。对此,图书馆界应予以关注、研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美汉籍收藏的起步,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的签订有着直接的关系。签订中美《望厦条约》的美方代表凯莱布·顾盛于1845年运往美国的一批237种2,547卷藏书,不仅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批成规模的中文藏书,也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汉籍收藏的发端,在北美汉籍收藏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21年10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马拉喀什条约》.文章以《马拉喀什条约》的目标、"被授权的实体"、"无障碍格式"为研究基础,结合国外无障碍阅读的出版实践,分析我国出版业在中国批准《马拉喀什条约》后在强化无障碍出版意识、EPUB3技术的应用、发行渠道建设等方面的挑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出版社向全球阅读障碍者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知识服务,承担国际义务和社会责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阅读障碍者获取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于2022年5月正式在我国生效,作为主要的被授权实体,公共图书馆需要履行条约赋予的义务。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缺少针对公共图书馆服务阅读障碍者的具体规定,公共图书馆亦未制定服务阅读障碍者的有关指引,实践中易导致著作权侵权纠纷的产生。文章考察日本《著作权法》基于视觉障碍者权益的权利限制条款演进情况以及公共图书馆服务视觉障碍者的业务指引,尝试构建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障碍者服务指南,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马拉喀什条约》生效后完善阅读障碍者服务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