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以此为逻辑起点,在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希望能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为各个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的课程管理体制,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就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希望能为各个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胜华 《科教文汇》2013,(1):106+1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提出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胜华 《科教文汇》2013,(3):106-106,1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在阐述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的基础上,立足于中职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探讨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提出了中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桂云  王佳泉 《现代情报》2002,22(12):143-144
在执行和使用统一的国家课程及教材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任课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修正,教师的此类自发行动虽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课程重构,也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但是却是校本课程重要的明芽和逻辑起点。把任课教师此类自发的行为提升成自觉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行动,构建丰富、系统的校本课程,以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形成互动、互补的良性格局,这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课程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和形成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必要条件和最终体现。  相似文献   

6.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巍  尼玛欧珠 《西藏科技》2009,(9):33-36,50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图探索西藏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从而适应体育新课程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海南黎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对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方式进行了详尽的探讨,并提供了相应的案例分析与说明,为海南广大中小学体育工作者从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适应课程、开发课程的广阔空间,课程的校本化是学校管理课程和教师立足本位的努力方向.课程校本化具有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本校课程开发双层蕴含,校本课程开发有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教师立足校本生本可以开发校本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9.
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语文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适应课程、开发课程的广阔空间,课程的校本化是学校管理课程和教师立足本位的努力方向。课程校本化具有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本校课程开发双层蕴含.校本课程开发有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教师立足校本生本可以开发校本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10.
校本网络课程开发简单说就是综合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在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和网络课程开发的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有意识促使叠加优势产生的以网络为媒介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信息时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形态,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传统学校已开发的大量网络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但很少有自觉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来指导的,这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传统学校层面的网络课程开发。借坚校本课程与网络课程基本特征,结合笔者开发校本网络课程的经验,总结出校本网络课程开发具有得七大特征,为以校为本的网络课程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车树国 《科教文汇》2008,(31):60-60
校本网络课程开发简单说就是综合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在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和网络课程开发的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有意识促使叠加优势产生的以网络为媒介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信息时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形态,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传统学校已开发的大量网络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但很少有自觉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来指导的,这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传统学校层面的网络课程开发。借坚校本课程与网络课程基本特征,结合笔者开发校本网络课程的经验,总结出校本网络课程开发具有得七大特征,为以校为本的网络课程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车树国 《科教文汇》2008,(11):60-60
校本网络课程开发简单说就是综合运用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在发挥校本课程开发和网络课程开发的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有意识促使叠加优势产生的以网络为媒介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信息时代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新形态,存在于教育实践中,传统学校已开发的大量网络课程属于校本课程开发,但很少有自觉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来指导的,这或多或少的制约了传统学校层面的网络课程开发。借鉴校本课程与网络课程基本特征,结合笔者开发校本网络课程的经验,总结出校本网络课程开发具有得七大特征,为以校为本的网络课程开发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陵山区7所高校少数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为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武陵山区各高校都已经施行了不同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但开发意识不强、力度还不够。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志明 《科教文汇》2014,(18):102-103
体育游戏在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真正益于学生的发展,本文针对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和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在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发展,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使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真正益于学生的发展,本文针对其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和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校本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目前在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决策主体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有限,这也制约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某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决策主体的权力分布以及行使权力时的制约因素,可以为高职院校开发校本课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开发管理,提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能否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理解是三级课程开发管理体制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在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解方面存在误区.本文旨在分析这些理解的误区,澄清相关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孙佑美 《中国科技信息》2010,(2):197-197,199
课程的社会性与学习者个性的统一,这是当代许多国家课程改革力求实现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这一变化,使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诗词教学校本教材的研究与改革,依托中华诗词之国粹,以诗育德,以诗启智,以诗明理,以诗砺志,以诗冶情,以诗化人,创建了以诗育人校本课程开发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19.
杨爱君 《科教文汇》2007,(4S):38-38,41
新课程倡导三级课程开发管理,提出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最终能否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理解是三级课程开发管理体制顺利推进的先决条件。在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理解方面存在误区。本文旨在分析这些理解的误区,澄清相关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齐文辉 《科教文汇》2008,(35):44-44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打破了国家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发逐步成为改革的热点。由于我国校本课程的开发处于起步阶段,长期实行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因此,在课程开发的时间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发现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问题,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