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82):47-48
"留守儿童"教育,是农村教育中延续至今的一个重要问题,留守儿童也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但由于他们的父母外出赚钱养家,这些孩子得不到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出现了新的形态,有些留守儿童问题更为隐蔽,需要在留守儿童教育中格外关注,我学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非常突出,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仔细研究并做出切实改进。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一个很大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他们的关心和呵护较少,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都有一定问题。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关爱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一些儿童由于家庭因素,多数为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照顾,变成留守儿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在心理和学习上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留守儿童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与关注的一个教育人群。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分析1.学习成绩差由于留守儿童的教育大多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来管理,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年纪较大,无法给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上的帮助。而且,留守儿童多数生活在农村,家庭环境较差,学习氛围也不浓。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19):11-12
在我国社会中,存在这样一个儿童群体,他们的童年成长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充足的物质经济基础,也被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现如今,留守儿童感恩教育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话题,逐渐融入在学校教育中,怎样进行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对此,笔者根据多年教育经验,就留守儿童感恩教育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大多数将自己的孩子仍然留在农村。这些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爱或母爱的儿童被称作留守儿童。长期的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去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这是我们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个尤为突出的难题。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当大批的农村务工人员潮水般地涌人城市,我们的身边不断地出现了一双双孤独期盼的眼神,我们把他们称作“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也不断增加,留守儿童也就越来越多。没有父母的督促,缺少家庭的温暖,凡此种种,致使留守儿童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准点,社会发展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重大的课题,不仅仅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更需要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眷——教师的积极关注、正确引导。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7.
如今随着进城打工的农民工队伍的日益扩大,留守儿童的队伍也日益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一、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由于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外地打工,他们大都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缺少父爱、母爱。由于隔代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所受道德教育极少,使他们成了问题儿童。由于其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使他们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力,从父母那得不到教育,有些孩子变得自私、孤僻。  相似文献   

8.
关爱留守儿童,加强留守儿童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既要教会他们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技能,又要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他们健康的人生奠基。下面的论述就是从强化心理疏导、创建良好环境、注重知识能力培养等方面来进行阐述留守儿童的教育的。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发展转型时期所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在他们的家庭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是缺失的。在留守中,这些儿童会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他们的发展问题已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研究资料看,人们大多是将目光放在留守学龄儿童的教育问题,本文主要是从学前儿童的社会化这一视角看家庭教育弱化对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初级社会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身上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心灵关怀的缺失。学校教育肩负着关怀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的重任。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心灵关怀是指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交流中,要给他们投注积极的情感反应,唤醒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希望,获得面对留守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11.
正留守儿童,这个让人听起来心酸的字眼,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过早远离正常的家庭氛围,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监督,有很多孩子的人格、行为、品行等都正在经历着严峻的考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给和谐社会建设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成为农村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这些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前途和未来,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抓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问题。而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留守儿童感恩思想的缺失。农村孩子的留守使其性格大致会形成"励志型、平常型、困苦型、颓废型"四种类型。而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感恩意识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忽略了家庭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可能是学校没能正确地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一个需要关爱的特殊群体,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教师要关爱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会产生自卑、叛逆、消极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留守儿童是学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情绪、行为、沟通等方面和普通学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学习、生活上有一定困难。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从心理上完全接纳这些留守儿童,用自己的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儿童,这是教师的天职。给这些儿童更多的爱,让他们愉快生活,更是教师应尽的义务。通过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对留守儿童教育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要真正使他们能成长,教师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表面看起来是学习问题,实际很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所以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疏导和矫正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进而做好他们的教育工作。因亲情缺失,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比较突出的性格缺陷:任性、冷漠、自卑、郁闷、失望、敏感、孤独、不安、胆怯、抑郁甚至敌对倾向,将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在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的同时,要特别关注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管贵年 《学周刊C版》2014,(4):105-105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离开了父母,学校是他们的家。因此,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亲情化、制度化、多样化、竞争化、具体化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离开了父母,学校是他们的家。因此,留守儿童的管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亲情化、制度化、多样化、竞争化、具体化五个方面论述了怎样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19.
正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留守儿童。这类儿童,由于长期远离父母而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教育,容易出现情绪、交往和人格上的心理问题。因此,提到留守儿童,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四个字——问题儿童,看不到他们好的一面。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位留守儿童的个案分析,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重新  相似文献   

20.
杨娟 《江苏教育》2013,(9):41-41
一、关注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平时由于没有人监督学习,培养其学习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注意加强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是用梦想点燃他们学习兴趣。让每个留守儿童畅谈自己的梦想.告诉他们要想实现梦想就必须认真学习。二是用师爱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很企盼得到母爱,这便要求我们能够用师爱弥补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