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国修辞学通史如何评论修辞思想 ,是其写作成败的关键所在。如何评论修辞思想 ,关系到能否理清中国修辞文明自古迄今上下三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的脉胳 ,总结其成就与不足 ,展望其将来的走势。本文就《中国修辞学通史》所作的修辞评论 ,阐明如何评论修辞思想的几个重要问题 ,即如何明确修辞思想的对象和范围 ,选取合格的修辞资料作为评论对象 ,如何阐释古人的修辞思想 ,为评论提供可靠的依据 ,如何积极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国内外修辞学和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学说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2.
汉语修辞学史的研究是汉语修辞学中的热点,成果很多。汉语修辞学史研究想更上一层楼,是不容易的。对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进行评论,是汉语修辞学前进所必须的。这种评论应当建立在“诚”字之上,端正学风。研究汉语修辞学史,进行汉语修辞学评论,目的是要推动汉语修辞学研究,促进修辞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以浩瀚的青海湖命名,在今天72.1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境域内,自古以来各民族先民不断开拓奋进,在高寒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沿山系水系求生存、求发展,他们留下了艰辛的足迹,也留下了丰富的史绩。多年来史学界包括有志于地方史志的学者,辛勤探寻,在史籍记载不甚系统完整的?..  相似文献   

4.
刘咏涛 《都江学刊》2000,12(3):44-46
本文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结构等几方面论述了《水浒传》的道教思想和对待道教的态度,得出作品对待道教尊重、敬仰甚至虔诚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6.
《说文解字》不仅是汉语文字学的宝典,而且也是中国辞书奠基之作,这里从辞书收字立止、部首的创造、“六书”的界说、元语言的使用、体例、书证、字条模式化、二度立目、重视理论、优良学风等十个方面,论述了《说文解字》所以垂范千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继《学术不可负前人,欺后人》再次考辨《焦氏易林》作者之谜,通过西汉前中期两部反映统治阶段政治,经济,军事思想著作-贾谊《新书》,桓宽《盐铁论》,与《焦氏易林》的主要思想内容进行对照分析。运用大量实例确证,《易林》作者的思想与贾,桓二著,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且同是西汉前中期社会状况的近距离反映,因此决不可能出自王莽至东汉初期的崔篆之手。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对《死水》、《大堰河--我的保姆》两首爱国主义新诗在意境、情调、体式的方面的分析,管窥中国现代文学中格律体和自由体新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11.
“角色登场”是出现在清中叶蒋士铨《临川梦》剧中一种独特新颖的艺术手法,它是指角色以生命形式出入于剧本内外,反映了中国传统戏剧观念面临继承创新的历史时刻,内部所发生的一种新蜕变。“从角色登场”这一角度出发,将《临川梦》与皮兰德娄的“六个寻找剧中人的角色”进行比较,《临川梦》的“角色登场”不具备成熟的形态,由此可见传统戏剧观念蜕变的艰难和滞重。  相似文献   

12.
13.
新修订的《会计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管理工作的新要求,与原来的《会计法》相比,在若干问题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规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行为要求.;强化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加大了打击会计造假行为的;突出了会计法应予规范的重点;构建了我国实施会计监督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14.
15.
16.
西方修辞学是研究话语如何在现实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效力的理论,剖析各种话语效用的内在机制,对实践具有很强的阐释能力。从修辞情景论、修辞人格、辞格与修辞关系的角度出发,揭示中国威胁论之“威胁”事实上是一个辞格而非实际存在,通过对辞格的运用,修辞者为人们看待某一个修辞形势提供了自己的视角,并通过修辞手段操纵受众观点。揭示了中国威胁论本身的修辞特征及其内在的修辞机制及西方修辞学为理解、阐释中国威胁论提供的新视点,以此反驳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7.
王梦怡 《海外英语》2012,(13):250-251
要研究中国古代的修辞学先哲,就不得不提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鬼谷子。鬼谷子是可谓"纵横家"的鼻祖,他的"纵横之术"与西方古代修辞学巨人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有着许多值得比较的地方。研究先人的修辞学思想,对我国现代修辞学结构的进一步转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修辞史》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修辞学界在汉语修辞史成规模研究上的空白,线条性地勾勒了汉语修辞活动的发展脉络。该著无论是对史料的采录还是在具体论证上都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对悠久的汉语修辞史作进一步的准确描述和精当分析做了扎实的拓荒尝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辞史》的出版,填补了国内修辞学界在汉语修辞史成规模研究上的空白,线条性地勾勒了汉语修辞活动的发展脉络。该著无论是对史料的采录还是在具体论证上都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对悠久的汉语修辞史作进一步的准确描述和精当分析做了扎实的拓荒尝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