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代史地杂咏在命题、体制及风格上,承晚唐五代咏史组诗的余风流韵,多以地名为题,专咏一城一地之故事及古迹,史地结合,以地系史,是古代咏史组诗发展中又一变体.两宋时期据文献可稽的史地杂咏多达二十五种,在内容方面多注重描写名胜古迹的轶闻旧事、历史变迁、神话传说等,与地方志中“古迹”、“陵墓”、“宫殿”、“祠庙”等在选材内容上相吻合.诗人咏史兼慨叹,在今昔对比中感慨历史之变迁,并稽古考今,对地志记载进行考证,使诗歌由抒情言志的工具一变成为考证古迹,网罗史地的载体.其历史人文内涵和地理文化价值极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青海古称“边外”之地,文献罕征.自宋代至民国,所编修的地方志及其他带有方志性质的史地杂著约有70余种.本文就其存佚及研究整理情况一一进行考述,以供西北史地学者及河西文化研究者参阅.  相似文献   

3.
中古咏史诗以《文选》诗“咏史”类所录为代表,大致分为三种形态:直接咏史、因它事而咏史、因历史地理景物而咏史。咏史与典故的区别在于,历史人物在诗中是否有主体地位。当时时代与社会对咏史诗的期望,即是写出诗人自身的感慨,诗人也是往这个方向努力的。中古咏史诗所咏人物有五类:传统题材所咏者、建功立业者、贫寒寂寥而有作为者、近代有超绝风度者、陪衬者。左思《咏史》为中古咏史诗佼佼者,其特点:以组诗的形式使自我咏怀合理化、多种多样的对比、不重事迹而强调境遇、个体抒情在时间上的扩张  相似文献   

4.
柳宗元的咏史诗多借古人事以自抒怀抱,将强烈的孤愤融入对历史的观照、反思之中,既使得咏史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又赋予史事以丰厚的现实内蕴和情感深度.其<咏史>、<咏三良>二诗即典型地表现了此一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被贬谪之后创作了大量的咏竹诗及其他咏花、咏树、咏药的咏物诗,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其遭贬谪的苦闷和失意及对理想的不屈追求,并能进一步探究其贬谪心态与咏物诗之密切关系。柳宗元的咏物诗不仅渊源于其贬谪心态,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其贬谪心态,尤其是具有独特地理和深厚历史的楚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柳宗元及其诗歌创作。  相似文献   

7.
张祜约有宫词诗38首,有18首写到李杨故事,其中《华清宫和杜舍人》一诗以其特有的视角与情感意蕴书写了李杨故事,表达了张祜对待李杨故事的态度,其抒情与咏史之笔触更是影响了后代咏此类题材的作者。  相似文献   

8.
刘应秋纪行诗主要收录在《长安杂咏》、《山居纪事》和《燕游草》中,三个诗集从不同角度记录了诗人的见闻、遭遇和人生追求。他的纪行诗融合了写景山水诗和咏史怀古诗的优点,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9.
柳宗元的咏史诗多借古人事以自抒怀抱,将强烈的孤愤融入对历史的观照、反思之中,既使得咏史具有浓郁的主观色彩,又赋予史事以丰厚的现实内蕴和情感深度。其《咏史》、《咏三良》二诗即典型地表现了此一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大量的咏史诗,且将咏史诗的艺术境界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陶公咏史。将歌咏对象作为审美对象来欣赏与赞颂,而不是简单地当作发议论、抒积郁的工具;其歌咏对象与自身人格异体而同构,是他理想人格的自喻,也是玄学人格的成功实现;他之咏史更多形象描述,艺术形象中包含的人生感受丰富而不单一;他对所咏之史,往往从人类历史规律甚至宇宙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而不是就事论事的评论史实。因此具有特别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