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2014年的广东理综物理题,题型结构、模块所占比例和2013年保持一致,其中原子物理(波粒二象性)和热学各1题,分值占6%,力学有6题,分值占46%,电学有5题,分值占42%。选择题的变化在于经典题的重出江湖。实验题突破往年的只考查考纲规定实验的局限,计算题则在保持原有特点基础上改良了第35题的过程设计,降低了难度。提高了物理思维要求。试题多与实际或实验相关。是一份经典与创新并在的物理试题。一、选择题重现经典。图景穿衣戴帽1.原子物理(波粒二象性)和热学与去年一样各占1道双选题.力学和电学保持4和3道,但与2013年相比力学分值减少2分(20减为18),电学增加2分(14增为16),重复的考点(静力学、万有引力、静电场和交流电)和去年一样单、双选题位置全部作了轮换。磁场换了电磁感应。功能关系置换了曲线运动和机械能,考点的轮换与计算题的考点轮换对应,分值的增减和力、电实验题分值变化对应。  相似文献   

2.
高考分值:6~19分名师指要电磁感应部分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之一,以电磁感应现象为核心,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为重点,主要涉及动力学、电路、图象、能量四种综合问题,涉及力学和电学主要规律的灵活应用,如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能定理、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和欧姆定律等,综合性较强。自2009年到2013年以来,新课标卷这部分知识均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4年新课标II卷以压轴计算题出现,分值明显增加。一、研究《考试说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2014年物理考纲中对电磁感应的内容要求如下: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选修3—2的第一章内容,涉及考点有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动势、互感和自感、涡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特别是经常将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力学规律、电场规律、磁场规律、能量转化问题、数学函数与图象等相结合,试题的难度和广度均有明显体现.  相似文献   

4.
今年历史学科高考试题的特点是,稳中有变,难度降低,着重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的新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整个试卷在仍保持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三大类题型的前提下,对试题的结构、分值和难度作了调整。取消了沿用多年的多项选择题,从而降低了试卷的难度。第Ⅰ卷选择题的分值由1998年的81分,调整为7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的分值由1998年69分,调整为76分。问答题由去年的2道题33分,调整为3道题40分。第Ⅰ、Ⅱ卷的总题量由去年的49道题减为43道题。在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物理     
2015年选择题将侧重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点。第21题难度会加大。以提高选择的区分度。实验题仍会一小一大,多关注力学中的纸带及频闪类问题。电学中涉及电容、二极管及电磁感应类的实验题。计算题仍会一力一电。  相似文献   

6.
试卷分析:试卷是按照广东高考卷的模式来命题的,含选择题、选考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该套试卷考察运动学(含天体运动)内容的有:2,5,7,17题;考察电路、交流电、磁场、电磁感应内容的有3,8,11,12题;考察力学和电学综合的题有4,10,18,19题;实验题考查的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研究磁敏电阻特性",前者考察学生的基本实验素质,后者是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作为压轴题第20题考察动量、能量和运动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7.
电磁感应现象是力电综合考查的重要载体,它既是高考的重点,又是高考的难点.近年来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的推广,高考试题出现多元化的格局,2008年高考涉及物理学科试卷共计12套,哪套试卷都有电磁感应类试题,共17道题,分值范围在4分~22分之间.因此为了搞好2009年高考电磁感应部分的复习,有必要深入研究2008年高考有关电感应的试题,掌握常用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8.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由于云南省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均已使用新教材,所以云南省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使用的是新课程试卷。一、题型、题量和分值(见表一)表(一)理科综合试卷结构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4年理科综合生物试题的题型、题量、分值及在理科综合试卷中的编排顺序,与《考试大纲》基本吻合。且第Ⅱ卷(非选择题)中31题的难度大于30题的难度,符合《考试大纲》中“同一学科中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的原则。二、考查内容表(二)三、试题特点(一)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突出生物学科基础知识、主干知识…  相似文献   

9.
电磁感应问题是中学物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它不仪涉及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还涉及到力学、热学、静电场、直流电路、磁场、能的转化和守恒等许多内容,难度大,综合性程度高,因此,理清研究电磁感应的角度,明确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方法,准确建立清晰的物理情景,是解决好电磁感应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四个角度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相似文献   

10.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选修3-2的第一章内容,涉及考点有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互感和自感、涡流,是历年高考的重点、难点,也是热点,特别是经常将电磁感应与电路规律、力学规律、电场规律、磁场规律、能量转化问题、数学函数与图像等相结合,试题的难度和广度均有明显体现。因此,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如何把握好教学重点,是老师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一、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分析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考察范围和题型与2016年比较变化不大,删去了选讲内容《几何证明》的考查,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一)考点及难易度分析其中,容易题51分,中等题60分,难题39分。容易题和中等题占全卷分值的74%,比重较大,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二)题型分布特点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2017年高考理科数学试  相似文献   

12.
李向英 《物理教师》2009,30(4):63-63
电磁感应现象在高中物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年各地的高考题中均是必考内容,而且分值较重,多以选择题和计算题形式出现.在这些题中除了计算题,尤其以有关判断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图像的选择题最难,这类题目近年来在高考题中频繁出现,如2005年全国卷Ⅰ19题、卷Ⅱ20题、2006年天津卷20题、2007年全国卷(Ⅰ、Ⅱ)21题、2008年全国卷(Ⅰ、Ⅱ)21题,学生普遍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在英语高考试题中所占分值的比重最大,并且考察广度不断拓宽,难度不断增加。如何正确解答阅读理解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命题设置有何特点及采取何种解题策略,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为了解决困扰师生的这一共同的问题,本文以2013年高考英语试卷为例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尹继忠 《物理教师》2009,30(3):27-28,31
电磁感应属于每年高考重点考察内容之一,其中电磁感应的图像问题又成为近几年考察的热点.翻阅2007年全国重点省份的高考试卷,几乎无不对电磁感应的图像问题都有所涉及.由于该部分的综合程度高,难度大,学生难以掌握.因此,在教学及高二总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社科文阅读题是许多省市语文高考题的第一题,直接影响考生语文整场考试的心态。可是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会发现,在2008年之前,社科文阅读题的难度较小。近两年来,难度呈上升趋势,下面以2009—2013年高考题为例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6.
翻阅近十年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我们不难发现不论是磁场问题还是电磁感应问题,导棒问题每年复现率竟高达100%(除1998年无纯导棒外),而且多为分值较高的计  相似文献   

17.
实施新课改之后,作为基础性阅读的论述类文本,高考对其所考查的能力和难度相对选考类文本阅读而言是比较低的。但不少考生对该类题的解答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主观题的答题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如2009年的广东高考论述类第14、15两道主观题,其分值分别为4分、5分,难度系数分别为0.65、0.61,全省考生在这两道题上的平均分分别为2.62分、2.63分,  相似文献   

18.
倪建忠 《物理教师》2003,24(6):60-62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它对《电磁感应》部分的要求是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自感系数、互感和变压器 .命题一般集中在前两部分 .纵观近几年竞赛中出现的电磁感应题 ,归纳起来主要以两大类形式出现 ,一个是圆环问题 ,另一个是滑棒问题 .本文就这两种形式的电磁感应问题作一归纳总结 .1 圆环及与圆柱形磁场相关的电磁感应问题圆形导体环或者圆柱形磁场 ,作为一种特殊的回路或特殊的磁场区域 ,常常出现在各种各样的竞赛题中 .解决圆环问题的关键之一是找对产生感生电动势的对应面积 ;关键之二是根据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  相似文献   

19.
电磁感应的综合题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电磁感应与电路、电场的综合;二是电磁感应与磁场、导体的受力和运动的综合;或是这两种基本类型的复合题,题中电磁现象、力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其基本形式如:  相似文献   

20.
一、对楞次定律的理解 1834年物理学家楞次提出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利用楞次定律可以分析两类电磁感应问题:一是磁场不变,导体回路相对磁场运动;二是导体回路不动,磁场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