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维 《武当》2000,(12):28-30
六、独精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2、“劈拳之形似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之形,  相似文献   

2.
杨维 《武当》2003,(5):22-24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相似文献   

3.
<正>菏泽古称曹州,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武术在中华大地上的始新之时,菏泽武术就成了它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在我国武术发展的进程中,菏泽武术发挥了重要的承前启后助推弘扬之作用。菏泽是国家体育总局命名的我国第一批全国武术之乡之一,菏泽武术拳种流派有几十个之多,如秀拳、大洪拳、小洪拳、大红拳、小红拳、二洪拳、二红拳、掌洪拳、梅花拳、炮拳、夕阳掌、阴阳掌、掌拳、西凉掌、单鞭功、查拳、心意六合拳、佛汉拳、水浒拳、孙膑拳、二郎拳、太祖拳、武当拳、少林拳、复明拳、八卦掌、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等等拳种。这些传承源流有序、功法拳理明了清晰、有地方独特风格特色、体系完整合一的拳术流派,尽显了武术之乡菏泽武坛的百花齐放之荣。  相似文献   

4.
廖冬晴 《武当》2003,(11):11-12
九宫掌是九宫门主体功法,又名九宫拳,全称九宫阴阳连环掌,是武当派九宫门历代秘传武技。九宫掌起源于少林心意拳、松溪内家拳和《易经》、《拳经》、《孙子兵法》等古代经典著作。 九宫掌的第一个来源是少林心意拳。九宫掌的实际创始人李逸鹤在《拳论》中说:“余幼习武,始学  相似文献   

5.
一、抱拳礼1.行礼的方法右手四指并拢弯曲,拇指扣在食指与中指第二指节上,这叫拳;左手四指并扰,拇指弯曲扣于食指根节上,这叫掌。并步站立,左掌心掩贴右拳面(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左指尖与下颏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约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面容祥和,举止大方。2.抱拳礼的涵义(1)所谓拳(这个拳与练武所要求的掌一样),五个手指之间有四个区间,这四个区间就叫做四海,五个手指叫五湖,也就是大家平时所讲的“五湖四海”,这个礼做出来也就是说“五湖四海皆兄…  相似文献   

6.
赵宏杰  王金庄 《武当》2014,(9):33-33
八极拳修炼的明劲、暗劲和化劲,是八极拳的三层境界,也是修炼的三个阶段。 一、明劲八极拳明劲的修炼,是八极拳的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学习过程,首先要掌握好掌法(立掌、切掌、劈掌、推掌、按掌、甩掌、撩掌),拳型(仰拳、平拳、栽拳、立拳、螺旋拳),步法(马步、弓步、虚步、趟步、闯步、震步、碾步、搓步),桩法(站桩、搂桩、靠桩),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八极拳(大架)、八极小架、六大开(顶、抱、掸、提、胯、缠)、金刚八式(撑捶、撑掌、  相似文献   

7.
车星辰  杨树藩 《武当》2005,(6):27-29
"练势行拳"是九宫八卦拳的核心功夫、本源之所在。此功其实就是走圈转掌的功夫,也叫"盘技"。与别派八卦掌不同的是,本门的转掌功只有"青龙探爪"和"二龙盘飞"两势,并且招式极少,显得较为质朴简洁,但内蕴丰富,变化万千,涵盖本门拳技之精华。另外,九宫八卦拳在起势收势与变掌换势时,都从中宫开始,在实践技击时也不离中宫之变化,充分体现了"土生万物"、拳理通于易理的道家拳术特色。一、青龙探爪此式为九宫八卦拳诸功之母,九宫八卦拳的各种拳功兵刃,都是通过练习此式而提高的,习者万勿  相似文献   

8.
王炳寰 《武当》2010,(9):22-23
八卦掌,是游身八卦连环掌的简称。八卦掌与太极拳、形意拳同为三大内家名拳。其拳理深奥,练法独特,技击巧妙。在技击中用掌不用拳,在器械使用中“以掌为母悟刀枪”,充分体现了八卦掌的武功特点。  相似文献   

9.
周英南 《武当》2011,(3):20-21
翁先生:来函收悉。你提的几个问题,现答复如下,谨供参考。一、关于"前不露手,后不露肘"。这里的"手"是指拳或掌,"肘"指肘部。这是一句通俗拳论。指行拳中向腰际间收回拳或掌时所搁的正确位置。即收回拳或掌的小臂应平置于腰胯之间,不能过前,也不能过后。若过前,拳或掌必露于身体之前;过后,肘部必露于身体之后。诸如撇身捶、搬拦  相似文献   

10.
刘剑峰 《武当》2000,(11):18-21
八卦掌之所以称掌而不叫拳,是因为它在掌法上独具风格。本文将着重把八卦掌独特的掌法整理成文,献于同道。  相似文献   

11.
侯一平 《精武》2010,(3):30-32
一、关于天罡绵掌拳 天罡绵掌拳,始称绵掌术,是少林拳法中的一种,因历史久远,无法查证其源。据记载,明朝末年山西平遥古城,少林正宗拳派王正卿,武功高强,保镖走遍南北,远近闻名。一日护镖行至平定县绵蔓水旁,遇隐贤传授其术,共六趟,因多用掌,又因经绵蔓水旁而得到此拳,初名绵蔓掌,简称绵掌。因三十六势又包括三十六字秘诀适合天罡之数,后名为天罡绵掌术。此拳世代传袭,传于朱铁公时,铁公将拳法传授给山西平遥望族郝志忠。郝志忠后来传于平遥弟子孟守信。  相似文献   

12.
陈广路 《精武》2008,(5):30-34
筑基八式是学习绵掌拳的预备动作。在未学习其术以前,需从第一式至第八式.按顺序练习,因为绵掌拳中的变化就是八式的变化,包括所有拳枝,八式都是有用处的。所以每式练习四天共计三十二天,此期内所练之式要纯熟,而后再练习绵掌拳自无难关。  相似文献   

13.
《精武》2010,(3):40-46
查拳简介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拳、叉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叉)步、插掌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相似文献   

14.
20.右摊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豹拳,再化拳为掌并用虎口劲推出成单窝刚掌,掌尖向右推至左臂旁,用肘推出前方化为右摊掌(肘与肋相距一拳),要留中(图1)。 21.右单拜掌 依上势,用腕劲下摆指、外摆,翘起竖掌成单拜掌并用肘拖回,要留中(图2)。  相似文献   

15.
《武当》2006,(12):54-56
武林长风苦练内功破寒争春本刊编辑部(1)中国武术发展的困惑与走向于仁斋(6)挖掘整理无极拳行功十八诀(二)申圆子(1)太极元功拳(二、三)张德学(1、2)武当(谱张三丰郭兆凤(1)武当春秋大刀王小龙(2)武当纯阳养生掌陈宗焱(2)太极拳散手秘诀王锦泉陈有山(3)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下)陈宗焱(3)十二手追风鞭(中、下)史明岳林飞(3、4)龙形拳荣中根(4)武当犹龙派太极功理初探张冠杰(4)犹龙派太极拳功架歌诀张鸿逵张冠杰(4)夕阳掌源流与法技温永文(4)云台秘技———八步金砖宋学玉(5)梅花拳故里春意浓改东(5)武当太乙混元抟气桩及贯气秘诀王忠海(5)武当…  相似文献   

16.
五步拳教法     
五步拳又称步型拳,它是由拳、掌、勾三种基本手型和弓、马、仆、虚、歇五种基本步型,以及抱拳、冲拳、架拳、按掌、穿掌、挑掌、搂手、弹踢、提膝等基本动作组成的左右同势的基础套路,具有简便易学,锻炼效果显著等优点,深受广大少年儿童的喜爱,为使学生在习武启蒙期间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体育教师应注意改进教法,努力提高五步拳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主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绷捋挤按採挒六法都以手完成。手型是指手掌的形态。在太极拳中有三种主要的手型:拳、掌、勾。在传统太极拳中还有指型,同时配合指法。但是由于指法稍嫌狠戾,现在一般不强调指型及指法的作用。目前,太极拳的手型以掌为主,拳、勾为辅。在各式太极拳中,手型使用最多的是掌,其次是拳、勾。以传统杨式85式套路为例:全套中除三、四式双拳绕打外,都为单手或双手掌型。太极五星拳中搬拦拳、撇身捶、指裆捶、栽捶,都以拳为主,但都有掌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18.
传统太极拳,有六十几势、八十几势,还有一百零几势的。名为太极拳的一套拳,仅有十几个拳,两种钩型,掌多达几十种。几代拳人,多在掌与掌中间下功夫,在拳与拳中间变换、漫游。初练拳的人,用现代语讲,一时找不到太极拳的感觉,就是练拳多年的人,也难以找到太极拳的奇妙之处。为什么?皆因没练“太极脚”” “太极脚”说并不耳生,拳论上早有定论。 太极拳的功夫从浅到深,“由着熟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但脚下的功夫是筑基功,不能忽视。练过多年拳的人,不能与  相似文献   

19.
范克平 《武当》2005,(2):8-10
十一、马裆捕拳。1、将左臂屈肘贴紧左腰部,掌置胸前,拇指张直向上,掌面向右。同时,右臂掌由右向下旋转至左臂外方,拇指向下(反掌),作抓势,向首上部成拳(图26)。  相似文献   

20.
马杰 《武当》2011,(1):9-11
(接上期)第十四式拗步右炮拳1、紧接上式,身体微向右转,右脚向右斜方进一步,脚尖斜向右。右拳向前伸变掌,置于左小臂下,左拳也同时变掌,十字交叉,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