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教世界》2011,(5):42-42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英国考文垂市斯托克公园中学竟然花费一万英镑(约合10.6万元人民币)安装了112个监控相机,平均每10名学生就被一部相机监控。很多家长抱怨,他们仿佛将孩子送进了一所戒备森严的高级监狱。  相似文献   

2.
一、我的思考:夹缝里谋求教学质量 自中考采用开卷考以来,《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退居末位,任课教师也似乎变得无足轻重了。学生漠视、家长忽略、课时缩水,这种状况,使任课教师心生畏惧,继而埋怨、丧气。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的认识、使用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上海市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中要求学生能认识人民币的面值,计算、拿取人民币,比较价格等,但由于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认知能力薄弱、抽象思考能力不足、计算能力较差,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开展,而将珠心算应用在人民币教学中则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10多年来,我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发表了近十万字的文章,有《对中国基础教育的一点反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基础教育改革》、《青少年学生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受害者》、《正确对待来自家长的升学压力》、《关于改革高校招生制度的思考与建议》、《推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5.
2011版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需要指导家长,共同配合,家校形成合力,从小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一、讲授法(先讲授后实践)教师依教学目标用言简意赅、富有逻辑性、抑扬顿挫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并给学生留有回味思考的余地。如讲《腌制蒜茄子》、《渍酸菜》和《凉拌黄瓜》时,先把所需的原料和腌制过程向学生讲授。让学生回家在家长的指  相似文献   

7.
对中小学生“下海”的两点思考李建军思考一:中小学生“下海”是否只有弊中小学生“下海”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受家长或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放弃学业去“下海”捞钱。这既违背《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将来也有着极消极的影响,是一种短视行为。...  相似文献   

8.
黄小玲在《出国与就业》2009年3月(1)期《在素质教育下促进家长参与教育》一文中从比较中美家长参与教育方式谈起,论述了家长参与教育怎样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从而提出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家长参与教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研究》2011,(11):60-60
2011年9月6日《中国教育报》讯近日,美国南得克萨斯地区的中小学联合当地警察局向家长和学生发布了一份《开学安全须知》,提醒开学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明确指出学生、家长、学校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2019年第22期《叩开家校协同育人"三扇门"》一文,引发了我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思考。我以为,家校共育需要开启"四扇门"。学校要"开大门"。学校应适应形势开门办学,积极真诚地邀请家长进门入校,让家长近距离、零距离深入学校,了解、熟悉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情况及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生活,主动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要"进家门"。教师应主动经常地走进学生的家门,开展家访活动,与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听取家长在孩子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其提供指导帮助。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中国家长的身上藏着10把刀》一文讲述了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一些误区。本刊转载此文,以期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起去思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教育报》在2014年1月6日刊登了一位家长的来信,题目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目的是期待通过一位普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思考,让更多的人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的,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深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但在真正落实方面做得不好,成效不显著;我们始终坚信这个理念是正确的,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当作被灌输  相似文献   

13.
吕丽妮 《小读者》2012,(9):56-56
美国南得克萨斯地区的中小学联合当地警察局向家长和学生发布了一份《开学安全须知》,提醒开学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且明确指出学生、家长、学校应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时下,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么大,学校为什么要叫学生读背《三字经》、《弟子规》呢?”2006年底。一封家长的反映信走进了市长信箱,刚开始尝试国学教育的前进小学遭遇了“滑铁卢”,满腔热血换来的是家长的不理解。  相似文献   

15.
栾维华 《辅导员》2013,(16):118-119
<正>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学会思考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这也是很多老师和家长们都很关心的事情。作为教师,应先于学生对教学内容、对孩子的思维反应进行预想,从而在课堂上引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一、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  相似文献   

16.
周振青 《学语文》2000,(3):40-40
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应该是双向的》一课,领略了北京四中初三学生与家长的一场精彩辩论。学生主辩的观点是“家长不理解我们,我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7.
基于职高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习惯、学习能力以及家长愿望、社会需求,笔者在《哲学基础知识》教学实践中,通过运用情感因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哲学的智慧领悟人生的意义,从而提高了哲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以下四下方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的四大内容标准之一。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在“认识人民币”教学的基础上,编排了“小小商店”教学内容,意在要求开展一次“商场里面学买卖”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无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对教师教学法的探索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笔对这一教学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起,我校在长达六年的“教师、学生、家长和谐互动教育场”探索中,形成了引领我校多方和谐互动的《学生宣言》《爸爸妈妈宣言》《教师宣言》三大宣言,进而创建起一个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在这里,“和谐互动的教育场”就是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和教育活动,整合家庭、学校的教育资源,组成教育合力.让教师、学生、家长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相互作用和影响,尽可能发挥各方的特长,从而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同,  相似文献   

20.
《科学》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前身是自然,以知识性、趣味性、动手操作性强等优势深受学生欢迎。我一直从事《自然》《科学》的兼职教学,与学生一道观星赏月,踏青观鸟。学生喜欢《科学》,我也在《科学》的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教材,准备实验,与学生交流,和家长联手,学生学得更有热情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