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学教学在中学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前的中学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目标和要求尚未得到充分实现。这种局面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迅速得到改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教学实习,进而提出改进高师中系学课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离素质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存在着只重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思维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弊端。应通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听说训练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正确设疑,是训练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形式,只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文能力才会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去年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 :选编300篇古诗文经典之作 ,出版12册《中华古诗文读本》 ,以作少年儿童日日诵读之范本。这项文学教育工程 ,旨在用东方语言文学之精华滋养千百万青少年的心灵世界 ,即以蕴藏其间的情操、品德和风骨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构人生辉煌境界的重要的人文资源。今年春节期间 ,江泽民同志兴致勃勃地出席“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也号召大家学一点古典诗文 ,以“陶冶情操 ,加强修养 ,丰富思想”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就将文学教育纳入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大文化战…  相似文献   

4.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中学语教学应走出传统教学误区,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将美育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贯穿于学作品的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5.
多少年业,由于受应试教学的影响,因此在中学文学课的教学中,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只突出其工具性而忽视其审美,教育的作用,本文着力体现文学教学的多元能以及几点教改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黄芳 《广西教育》2004,(7B):14-14
改变学生的思想现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善良人性、美好人格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2000年新颁布的“大纲”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能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与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为语文学科重新定了位,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学,更突出了其基础学科的丰富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它更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学习、探究;强调积累、感悟和熏陶。其实,任何一件事情,如果不是自愿地、主动地而是被动地、勉强地去做,是很难做得好的,更何况是对一种思想意识的接受呢?为此,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必须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改变以往古板的教条式的做法,将以往教师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品文悟道的方式、让学生在参悟性教学和对话式教学中体会课文中的人性美、自然美和情感美:自觉接受熏陶,然后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美好的人格。简言之:通过学文,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属于文学范畴的课文大都占百分之六七十,而随着教材的不断改编,还有增加的趋势。可见文学作品的讲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要在语文的讲读教学中,加大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忽视文学教学的现象,许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仅仅看成“工具课”,主要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课中的文学教学是加强语文课人文性的主要载体,因此,改进和加强文学教学,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为,文学作品教学与非文学作品教学有许多共通之处,当以“文本”为依托、“语言”为核心、“理解”为基础、“能力”为目标,换言之,要紧扣文本,揣摩语言,理解内容,发展能力。但“以艺术形象的方式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作审美反映”㈨是文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主要区别,可见文学的特点在于形象和审美,故文学作品的教学又必须通过对形象的感悟(体验)、鉴赏(品味)和探究(发现)等方式,以达到培养和提升学  相似文献   

10.
范玉红 《现代语文》2004,(10):27-29
人文性才是语文课的关键所在。但由于现实的压力,我们多的是那些完全不顾及人文性的急功近利的语文课(只把语文当成一个工具来认识),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只知空泛的语言解释,谈不上对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这恐怕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而又不得不接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走向现代,我们的文学教育特别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和应试的功能,而在应试氛围日重的今天.文学阅读教学的目标紧紧地定位在考试的目标上。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时优先考虑的往往是考试的标准及其说明,而不太从学生主体全面的、个性的、长远的发展考虑,因为后者较难体现明显的“教学效益”,当然,教师们作出这样的选择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文学素养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铺垫,一个人的一生发展离不开文化积淀的滋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成为生活的教科书,它可以向我们展示其所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了解社会生活的认识作用和启示生活真理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于是,探索语文审美教学便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语文教学的过程必须贯穿美育,美育通过语文教学得以实现。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80%的课文是中外文学名作佳篇。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  相似文献   

14.
新编高中语教材大量选入了学作品,将培养学生学鉴赏能力着重地提了出来,故如何侧重于学教学方式教好这些作品便为适应和落实新教材的一项亟待探索的课题,依据现代学理论对学作品结构的认识,从语言层、图式化层和美韵层可以拓展学教学方式的教学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中学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鉴赏能力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开拓视野,陶治情操,增长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能力;并对改变 语教学现状和提高学生实际水平有很大作用。语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培养;一方面进行朗读训练,增强语感,培养学生对学作品感受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深入作品,培养其鉴赏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的心理过程是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其中情感是核心因素,因而的让学生“感动”起来,让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动起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沈金花 《中学教育》2003,(11):37-39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即通过语言的本质形式 ,以审美眼光去解读人生 ,认识社会 ,增强体验 ,培养感情 ,树立精神 ,塑造人格。一、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高尚思想情操和健全人格有重要作用1、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打破了单一的思维模式 ,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复杂的人生。在语文教学中 ,常有把一篇完美的教材像拆零部件一样 ,搞得支离破碎 ,面目全非 ,学生得到的是碎块 ,不是整体。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却是要变崇尚破碎为崇尚完整 ,让学生完整地去把握阅读对象 (审美对象 ) …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论述了语文审美教育的要求。从品味语言、领略形象与意境美、体会情感之美、具备基础理论知识四个方面,通过众多例子论证在不同条件下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途径,以期对语文审美教育实践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