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考寄语     
高考是一种选拔优秀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而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制度。纵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命题立意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从“基础 能力”“解题技巧 解题速度”的竞争到“基础 能力 素质”“细心 规范 思维深度”的高正确率竞争。从“化学学科的四项能力”到“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 获取知识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想在这高考的人生竞技舞台上展露自己的风采。  相似文献   

2.
沈晓敏 《上海教育》2023,(35):20-2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一些国际组织陆续将“冲突解决能力”纳入到21世纪的核心素养框架中。例如,2005年OECD发布的《关键能力的定义和选择:行动纲要》中,“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被作为“异质群体互动能力”的组成部分。2018年OECD进一步将“冲突解决能力”作为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入2018年的PISA测试中,并在OECD官方文件《PISA全球能力框架》中再次强调培养学生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冲突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也谈“四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通报》1997年第2期刊载了沈翔同志《提倡“四大能力”如何?——摆正数学应用能力位置的思考》一文(下称沈文).沈文将“应用能力”与传统的“三大能力”并重,提出“四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对此观点,本人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4.
199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充分体现了考查能力这个特点,使之成为整套试题的主线和灵魂: 一、材料解析题型的扩大。 1989年首次推出“史料分析”题,1990年推出“材料解析”题。1991年(49题)、1992年(48题)把“材料解析”引入问答题,出现“材料问答题”。1993年把“材料解析”引入选择题,出现“材料选择题”(15题)。1994年又把“材料解析”引入填空题,出现“材料填空题”(38题)。这样,能力考查的层次,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5.
2001年课程改革中将“应用题”更名并扩展为“解决问题”.从此,“应用题”一浏在《课标实验稿》里几近消失(只在“内容标准”中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部分“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一句中提到过一次),其实“应用题”是座宝库,是经过历史大浪淘出来的金子。它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抽象的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一、高考现代文阅读测试的特点(一 )分值比例大。由于现代文阅读能力是高校学生学习深造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因此近年高考都将现代文阅读作为最为重要的测试内容 ,所占分数比例也大。譬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分别占“10分”和“2 0分”。 1999年第三题“科技文阅读”与第四题“现代文阅读”分值则分别为“12分”和“18分” ,尽管“微调” ,但总分值不变。(二 )难易区分度强。综观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 ,题目平实 ,重视基础 ,考查能力。题型稳中有变 ,在保持试卷结构、主客观题目、单选…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新一轮高考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高考“3+X”科目设置方案。2000年,教育部在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四省进行试点,首次把“X”科目确定为“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01年,我省与天津等十三个省(市)一起加入这一“考改”行列,化学科与物理、生物携手成为综合能力测试中的“理科综合科目”,  相似文献   

8.
一、从审美情趣到审美能力 2001年和2004年,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先后开始进行“新课程”实验。这次“新课程”实验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试图用新的理念指导实施者的行为。在这些“新理念”中,“培养审美能力”属于值得特别关注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加强实际操作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教材中有目的地安排了“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做一做”、“分一分”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达到九义大纲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一、利用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操作的内化是思维,思维的外化可以通过操作来反映。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操作,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的能力,以及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如一册教材28页教学…  相似文献   

10.
一、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大力开展人才能力建设 1、以培训创新带动技能人才开发,着力提高技能人才综合能力。第一,技能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2006年以来,济南钢铁总厂先后提出“绿色品牌年”、“质量品种效益年”、“结构优化年”等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语文真正意义上的口语教学,是从1904年的“听说教学”发展而来,到2000年由“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历经百年历史。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语文学科设“中学文学”一科,“官话教学”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内容。《奏定学务纲要》一文指出:“中国民间各操土音,致一省之人,彼此不能通话,办事成干隔。兹拟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由此可见,统一全国人民的口头语言,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是中国语文教学的传统。2000年,“听话、写话”被改为“口语交际”。2001年颁布的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帮助高三同学搞好复习,现结合2000年的“考试说明”,就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考查范围、解题技巧作简要分析。一、“考试说明”改动内容较之1999年“考试说明”,2000年的“考试说明”对“文言文阅读”部分稍作改动,并增加了新内容。为了突出“能力考查”,作了四方面的变动。其一,编排上,新“考试说明”把去年的三块改为两大块。一为“理解”,二为“分析综合”。同时,把去年的“分析文章”四字改为“分析综合”,明显看出是强调了“综合”性特点,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该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如图1)。根据高考评价体系的整体框架,结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数学科提出5项关键能力的考查: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一名有着几年工作经验的技术人才被招入公司,但进入公司一年后,经理得到的反馈是此人能力不足。本行内的“专家”怎么会有“能力不足”的表现呢?  相似文献   

15.
<正>中考作文考查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其中关于语言能力的考查,同学们常见到有关“具体”的评价。何谓“具体”?评判作文“具体”的标准是怎样的?为什么要于评价考场作文中重视“写具体”这一项能力?以近三年的上海中考作文题为例:《有一种甜》强调对“甜”这一具象味道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日本流行“自我教育能力”这一新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在1983年11月的中央教育审议会报告中出现的。该报告就“自我教育能力”做了如下解释:所谓“自我教育能力”包括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其中,“生活方式”问题,是一个和今后急剧变化的社会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问题。在孩子们的未来社会生活中,科学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低年级口语训练的策略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小学生“听、说、读、写”诸能力中 ,最差的要数“说”的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学生 ,“说”的能力低下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已明显延伸至中、高年级学生 ,使其“读写”能力因失去基础依托而导致发展缓慢。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增添了“口语交际”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是“听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能复述基本内容。”“能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态度大方 ,有礼貌。”由此可见 ,强化低年级学生“说”的意识 ,“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是势在…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下称‘综合能力测试’)是对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全体应届毕业生中较为优秀的保送预备生进行的一项资格或水平测试。试点工作于1998年在黑龙江、河北、湖北、四川等省进行,199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今年已是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实行的第三年。“综合能力测试”不同于“3 X”中的“综合科目考试”,这是因为前者的测试对象只占当年应考总人数的不足0.6%,因此。其命题设计不强调区分度和选拔功能。但是,“综合能力测试”的实施为“综合科目考试”提供了直接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课程、教材、评价等方面的改革,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日前,本刊编辑部组织北京市有关学科部分中学教师,从学科角度对“综合能力测试”进行了座谈。与会教师一致认为,三年来,该项测试的命题体现了“不断探索,日臻成熟”的发展轨迹,总体而言,2000年“综合能力测试”是一份成功的测试卷。现将座谈内容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职业学校重视学生“情商”培养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情绪智力———“情商”是美国作家丹尼尔·戈尔曼1995年在其《情绪智力》一书中提出来的。该书系统阐述了情绪智力。作者认为,情绪智力包括五种能力:一是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二是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三是自我激励的能力;四是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五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情绪智力这一术语的提出,很快被广为流传和讨论并被简称为“EQ”,即“情商”。现在认为,“IQ(智商)决定录用,EQ决定提升”。这一形象贴切的说法,从一定意义上说明,我们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其他院校…  相似文献   

20.
郭建昌 《教学考试》2023,(46):66-69
<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对“发现”一词有诸多表述,可见“发现”这一能力的重要性。本文从敏锐感受语言、审慎判断语言、适切筛选语言“三个步骤”和“多个支架”等内在品质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发现”能力并让“发现”引领语言深度学习的问题,以期在教学实践中对深度研习语言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