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第19届足球世界杯32个参赛队64场比赛143个进球的特征统计研究,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总进球数是前三届由逐届下降转为上升的折点。在90 min比赛中,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进球数最多,比赛开始第一个15 min进球数最少。罚球区仍然是进球最多的区域,其次是罚球区前沿区域。前锋队员进球最多,依次是中场、后卫队员。在各进球方式中抢点脚射进球数位居第一,依次是头顶球进球、运球突破脚射进球。定位球进攻进球数明显列各进攻形式之首,依次是中路进攻进球、边路进攻进球。由前场组织发动进攻进球率最高,依次是中场发动进球、后场发动进球。从球门下部进球率较高,其中球门2区进球数最多,球门5区进球数最少。进球前经过队员之间"1"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率最高,而经过"5"次以上传球后进球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第13届欧洲足球锦标赛31场比赛.77个进球特征统计发现,进球得分主要区域是罚球区;下半场进球数明显高于上半场,比赛结束前两个15分钟是比赛进球最高峰;中路发动组织进攻的射门机会较高;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射门的命中率最高;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进球前经过“2”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并随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得分机率减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打入的145个入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淘汰赛阶段的场均进球数要多于小组赛阶段;下半场进球数要多于上半场,比赛结束前的15分钟是进球的高峰期;进球方式是以脚踢为主,其中,短传配合进球率最高;8强球队中多数是以攻势足球或控制比赛节奏的打法为主;罚球区及罚球区前沿是进球的主要区域;球门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区域,其中右下角进球率最高;中路进攻进球位居各种进攻方式之首;前锋仍是各位置中进球数最多的,其次是中场和后卫。  相似文献   

4.
对2010年河北省第13届运动会男子足球(甲组)比赛6支队伍15场比赛67个进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最后15分钟进球最多,进球方式是以利用中、前场抢断或对方失误,通过中路配合或边路传中为主要进攻形式,多数进球是由4次以下传球完成的,在罚球区内抢点直接脚射是主要的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5.
运用数据统计法等分析对全新赛制改革下的第15届欧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24支球队51场比赛的108个进球特征分析表明:本届杯赛的场均进球数略低于上届,上半时的进球数低于下半时,上半时前15 min内的进球数明显高于14届欧洲杯;进球方式仍然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比头球顶射的进球率高;进球射门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球门下部是球进门的主要区域,尤其是从球门左下角区域进球率最高;进球前经过2次传递后射门进球数最多;经过9次传递后进球数量显著增多;发球区内的球门正前方是进球率最高的区域,正前方远射的进球率明显增加;边路助攻位居各区域助攻之首,特别是下底传中助攻成功率最高;前锋与前卫运动员的进球率相差无几,后卫进球数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6.
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2个进球情况进行分析,并与17届世界杯进球情况进行对照,发现第18届世界杯进球总数有所下降,攻守均衡、防守更为坚固的打发占据主流。上下半场进球比较均衡,除了在比赛的结束阶段出现的进球高峰外,各个阶段的进球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呈递减趋势;进球区域主要是在2区,罚球区外到30米区域也成为本届世界杯进球的重要区域;由中路配合切人发动进攻为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定位球越来越受到各队的重视,战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进球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进球大部分是由4次以下的传球完成的,且传球次数越少进球越多;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队员,前卫队员的攻击性插上进攻已成为各队进球的重要手段,远射是他们主要进球方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147个进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比赛中,平均场进球2.30个;下半场的进球略高于上半场,下半场76~90m in为全场进球高峰;进球的主要区域是罚球区内;进球的进攻形式主要是以定位球进攻为主;进球的发动区域,主要以中场发动;进球的方式以脚射进球为主,抢点直接用脚射门是主要得分方式;前锋是主要的得分位置,后卫的进球数呈上升趋势;进球前的传球次数主要以5次(包含5次)以下为主;进攻队员的进球较少受到防守队员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2个进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进球主要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由中路发动进攻是进球主要进攻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71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下半场61-75min和76-90min进球数出现高峰;罚球区内正对球门区域是进球率最高的射门区域;球门的中下部是进球入门的主要地区;前锋队员进球数最多;进球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与前两届世界杯相比,左、右脚的射门进球次数差距在缩小,头球射门也是最常用、实效的部位;定位球和中路进攻进球效率更高;进球以低平球和地滚球居多;传球次数与进球数量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6年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的147个进球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比赛的最后阶段进球最多,进球的主要区域在罚球区内的中间区域,进球以脚射为主,由中、边路结合发动进攻为进球的主要进攻形式,各位置进球数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