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从哲学的意义上 ,探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应当是“执掌明灯者”。继之 ,从教育的真理性上阐述任何教育家都只是亲近真理过程中的普通人 ,必须具有谦和、批判精神。最后从学校教育扼杀学生个性的弊端论述中 ,呼唤优秀的大学 ;优秀的大学应具有创新的教育 ,以担当起选拔精英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①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1]),这种批判也成为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的特点解剖出发阐述物化范畴,揭露了物化对人的禁锢。卢卡奇进而提出总体性理论,希望通过渴望总体性唤醒无产阶级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热情,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4.
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卢卡奇从对商品经济特点的解剖出发阐述了其物化思想,揭露了物化对人性的摧残,并进而提出无产阶级是历史主客辩证运动的舵手,只有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才能克服物化,从而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  相似文献   

5.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所有哲学著作中影响最大、引起争议最多的著作。"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更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话语,也是他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思想武器。"物化"理论对我国现阶段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作用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卢卡奇是二十世纪著名的哲学家,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其中的物化与物化意识引起了哲学界的“物化热”,他的物化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开始,得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必然的现象,使人们丧失主体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历史的二元对立,认为只有树立“总体性意识”才能克服物化。他的物化理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足,甚至严重的错误。笔者试图对他的理论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教育过程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不同的提法。文章主要在传统看法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运行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导向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运行状况和效果是其关键环节。因此,分析这二者的矛盾,并有效地进行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出发,界定了物化的内涵。文章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了辩论思考,指出他把物化和理性化结合起来研究,认为理性化加剧人的物化,物化导致人的物化意识生成,这样人就无法超越物化,而物化的消除有赖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他对物化和理性化展开批判,强调人的主体性、高扬人道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启示作用,他指出庸俗马克思主义就是物化意识的理论形态,并对庸俗马克思主义进行鞭挞,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对物化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将物化的消除诉诸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做法确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存在于他1923年发表的第一部代表性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他的物化理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在继承前人尤其是马克思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凝结而成。其内容丰富,见解深刻,无不透视着一个伟大哲学家智慧的光芒。我们研究他的物化理论离不开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评价,特别是对其中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给予适当的凸显,以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对卢卡奇关于物化现象的本质规定、产生和消除途径等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2.
教育过程主要有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不同的提法。文章主要在传统看法的基础上 ,对二者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析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普遍的物化,经济活动、政治和意识形态都处于物化状态。人也从外在到内在都被物化了。消除物化的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消除物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于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其真理光辉,反而愈发显示出其强大的影响力.其中"物化"是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概念,卢卡奇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敏锐地洞察物化意识对人性的摧残,并提出总体性方法的扬弃之路.思入时代深处,处在令人揪心的生存困境里,卢卡奇多年前的殚精竭虑之作仍...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7,(1):78-83
马克斯·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捷尔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问题给予了关注和解释。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学界的基本共识是‘物化’理论是对‘合理化’理论的进一步阐发,但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大多都只停留于这一基本共识的层面,对二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展开具体性探讨的还很少。据此,文章拟通过对马克思·韦伯的合理化理论与捷尔吉·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在基本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认识和解决如今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异化问题提供启示和助益。  相似文献   

16.
阶级意识分析是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站在时代和历史的结合点上,阐发和运用反"物化"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建设的重要作用。卢卡奇始终把阶级意识置于总体性与物化的视野之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认识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曾公开发表前,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已被各种哲学流派广而谈之、审之、引之,甚至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硅臬"。因此,通过研究其"物化"思想的要义,审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社会制度下中国农村发现的现状,对于我国农村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物化是卢卡奇早期理论探讨的中心概念。本文通过对卢卡奇关于物化原因分析的梳理,通过对被物化后的人如何寻找灵魂栖息地的辨析,认为卢卡奇对物化的批判所站的是浪漫主义立场,是浪漫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卢卡奇将浪漫主义转变为对科学技术的全面的历史性的批判。这一全面的批判思想对后来西方当代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启了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之门。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师专学报》2017,(2):109-112
物化理论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重要阐述的内容。卢卡奇从主客观两个维度阐述了物化现象,分析其产生的根源,就如何消除物化现象提出依靠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觉醒,恢复人主体性的实践本质,并从文化和人的心灵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卢卡奇与马克思从不同维度对异化理论展开了探索,有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关系,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异化学说。分析和审思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借鉴其中有益成分,对减轻物化现象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异化问题既是现实生活问题,也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马克思的异化观和卢卡奇的物化观在概念内涵、产生根源和克服途径方面均有着不同。马克思严格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而卢卡奇却将对象化与异化等同起来;马克思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将异化产生的根源归结为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卢卡奇认为异化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现象;在克服异化的途径上,马克思诉诸的是生产劳动,而卢卡奇诉诸的则是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