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儒学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注重于发挥人的主体性,如<大学>中提出,要成为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途径就是"修身",通过"君子求诸己"、"吾日三省吾身"来达到"君子慎其独"的道德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慎独”一词出于《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科其所不睹,恐慎科其所不闻。莫见手隐,莫显手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  相似文献   

3.
“君子”一词先是作为贵族的专号而出现的,后经演变在孔子那里才具有“道德”之新义。本文从孔子的哲学进程来阐述“君子”获得道德之义的过程,旨在强调其“道德”的内涵,以便准确地把握“君子”的含义,从而为其在向现代化转化的过程中,做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地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哲人有这样的比喻:道德像月亮,只有在黑夜里才更能显出它的光亮。而慎独,就是道德之光。那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如何让慎独之光闪烁呢?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统治地位的儒学,主张道德中心主义,而“仁义”又是它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在儒学中,人生价值主要是道德价值,这就逻辑地决定了在对待“义”与“利”的关系上,必然是重“义”轻“利”,甚至把“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为了‘“义”而排斥“利”。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以及后来宋明时期的新儒学都非常重视义利关系,认为这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论语》多处记载着孔子这方面的思想,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②。在这里,孔子把“义”与“利”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小…  相似文献   

6.
《礼记·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在无人监督时不仅不能放松,而要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非常谨慎小心,强调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坚持慎独,去除哗众取宠之心,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一个样,不容许任何邪恶的念头萌发,才能防微杜渐,使自己的道德品质纯洁高尚。所以,哲人有这样的比方:道德像月亮,只有在黑夜里才更能显出它的光亮。而慎独,就是道德月亮。那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当中,如何让慎独这轮道德月亮发出亮光呢?  相似文献   

7.
君子慎独     
读时清香满口,读后才高八斗.赏美文,写佳作,让我们携手共圆一个梦!毛泽东主席曾有过一个英明的论断:“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理,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作君子并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作君子。“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如《礼记》中就记载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肉不正不食。非…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精神, "仁者,爱人"的社会和谐精神和讲求"君子慎其独"的个体身心的和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理论中,对于自省、改过、慎独等都非常重视,要求人们“日三省吾身”、“过则勿惮改”、“君子慎其独”,这些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形成和发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养成自律自省的意识和知耻改过的观念,使之勇于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明确辨别是非荣辱,自觉加强自我约束,使优秀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成为他们主动的人生“航标”。  相似文献   

10.
道家哲学是以“无”为本的哲学,在其标志性著作《老子》一书中,“无”出现的次数多达97次,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含义。文章试从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哲学层面分析在不同语境下“无”表达的不同含义,以期对理解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在孔子以前的春秋文化乃至于三代文化背景下,“君子”一词就已经具有了“德”的涵义,而不仅仅是“位”的象征。孔子的思想来源于西周礼乐文化传统的“经典化”,而“君子”一词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意味,使其成为孔子表述自己道德伦理思想的载体。“君子”在孔子的手中,变成了一种理想人格,这其中既有对古典文化的继承,同时又是孔子的创新和发展。“君子”在孔子的思想中,首先具有道德性,其次还具有智能性,具备相当高的学习能力。“君子”一词的涵义经过孔子的“改造”,获得了新的外延,最终成为孔门的“君子之学”,并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2.
“道”是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怛“道”的含义在儒道哲学中有很大的差异。从“道”的明晰性与模糊性、主体性与本体性、人文性与超越性等方面对儒家之“道”和道家之“道”进行比较辨析,以便准确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哲学问题、深刻把握整个儒道哲学体系中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李白诗歌深层意蕴的探索可知,李白的思想不是儒道合并,他的政治思想、生活原则充分体现了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李白诗的深层意蕴是着眼于人生价值的层面。而“道”之境界就在于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体验。道家思想本质上就是由“守静”的功夫,通过主体的修炼和自我的“反观”,以实现人生的价值和人的心灵的整体和谐,从而达到“同于道”的境界,老庄哲学中的“无为”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有为”。李白“进”与“退”的不同态度与表现,正体现了老子哲学密切结合的两个方面。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深得老子哲学之体要,他是对老子哲学理解得较为准确、运用得较为有效的诗人。  相似文献   

14.
孔子的中庸思想按照西方对哲学一词的理解可视为“道德的哲学”,它是由“道德的进路”化升出的智慧。从这一特征来看,它又可称之为“流动哲学”。本文从“义中”、“时中”、“次中”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构成这一“流动哲学”的智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明初文化陷入困境、道德价值失落的状况下,陈白沙重建道德主体哲学,实现了明代文化的转向。其道德主体哲学的核心内容是“自得之学”与“自然为宗”。“自得之学”突出道德、精神的价值,高扬主体的人格,“自然为宗”强调道德主体与社会规范、个体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统一,从而与佛、道否定道德价值、否定个人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选择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在明代乃至中国文化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论语》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学经典之一,拥有众多的英译本。而把握“君子”和“小人”的内涵是正确理解《论语》精神实质的关键之一。“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其蕴涵的意义十分丰富。而目前部分英译本试图在英语中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论语》中成对出现的“君子”、“小人”,不能将其丰富含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17.
“慎独”是一种修养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它是指人们在独处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行动而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慎独”一词出自秦汉之际的儒家著作。《补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见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做人的原则、道理或道德是人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能够离开的也就不是做人的原则、道理或道德了。所以“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十分谨慎的,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总是十分警惕的,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的灵魂。既为“君子,”当独自一人,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当然,古之君子所求“慎独”的思想境界在今天看来是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的。在封建道德的束缚下,他们所讲的“慎独”不乏有忠君护主,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但他们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努力加强自身修养,陶冶性情,追求一种爱国为民的思想境界,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今天,在共产主义大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应赋予“慎独”以新的含意,以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党员干部自我修养的原则方法及衡量道德品质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译文:天赋予命的就是性,遵循本性而为就是道,修明道德就是教。道,不可片刻离开;如果可以离开,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非常谨慎于没有看见道,恐惧于没有听见道。没有不被发现的隐密,没有不被显露的微细,所以君子在他独处时是非常谨慎的。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露时的状态是“…  相似文献   

19.
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其主要理念包括乐道、弘毅、善良和尊贵。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将君子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20.
前老子时期“道”语词的发展及哲学准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于考察老子同时代以及之前“道”这一语词及其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考察它的原始义以及后来的各个衍生义,由此把握道从日常语词发展为哲学概念的完整过程。其具体包括:(1)“道”包括道路、引导在内的原始含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2)方法义;(3)社会法则义;(4)道德义;(5)自然法则义;(6)更为普遍的规律或法则义;(7)由原始而发展的言说义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老子之前或同时,关于道的语词内涵发展所已到达的进度,了解老子“道”的哲学的概念准备,了解前人为老子哲学所奠定的观念甚至是思想基础,并了解前老子之道与老子之道的内在连接。完全有理由这样说,老子的道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的。是前老子时代关于道的丰富理解或认识构成了老子“道”的哲学的坚实概念与思想基础。老子所要做的是在此基础上向着抽象与系统高度的辉煌一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