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科研导向式生态学教学模式即以科研案例式教学方法为主,结合综合性、设计性实践教学及生态学研究热点讲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教学模式适合应用性较强的生态、环境等学科方面的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相关课程设置中,生态学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而且并没有有所改进的趋向,相关实践教学环节开展缓慢。可以在导师指导下,由参加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在强化生态学专业知识与理论的同时,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为生态学的科研人才的输送奠定基础。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平台,既拓展了生态学实践教学的空间,又在学生的分类培养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十八大"生态文明"提出,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互补的实践课程体系、改进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打造优质高效的实验平台、健全实践技能考核制度。这些将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高师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学校生态条件。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培养高师学生科研能力的学校生态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学校生态结构中,学生和教师是生态主体,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学校文化等构成了学校的生态环境结构。它们对高师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发挥着定向、维护和滋养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实践能力和基础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生态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经验,本文围绕完善实验教学设施、优化实验教学内容、重视野外考察和完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论述了生态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提高生态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构建高校生态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应用生态学是以实践应用为底层逻辑的学科,探索如何在教学中使学生习得应用生态学的知识和方法并获得解决生态环境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应用生态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革。本文基于国内应用生态学教学现状,提出了以“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以“聚焦生态学科学前沿”为特色的思维训练模式、以“锻炼竞赛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核方式以及以“在实践中学习”为宗旨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旨在提高应用生态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终达到“综合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森林生态学是林业及其他林业相关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为国家培养从事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林业建设的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高级研究和管理人才一直是林学专业教师的工作目标。本文以森林生态学在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与手段两方面的课程建设方案与实践效果为例,深入剖析森林生态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途径。根据生态学学科多交叉、毕业生去向多样化等特征,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程结构、教学方法、资源共享及队伍组成等方面的创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提高学生综合水平、职业规划及科研能力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环境生态实习是环境生态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实习目标、实习准备、实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制订等方面探讨了环境生态实习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环境生态知识的能力,野外实习结合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造能力,对提高环境生态实习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环境生态实习是环境生态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科研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实习目标、实习准备、实习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制订等方面探讨了环境生态实习教学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获得环境生态知识的能力,野外实习结合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造能力,对提高环境生态实习的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