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利用VcDemo演示视频编码和利用MATLAB视频和图像处理工具箱演示边缘检测等典型实例,阐述将课堂演示实验环节引入"多媒体通信"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课堂演示实验可以直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中的一些物理、化学概念和相关原理。课堂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在科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素珍 《化学教学》2015,(3):8-11,23
利用实证研究方式,比较三种常用的"操作练习型实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效果较好的方法是"利用翻转课堂中微课的优势,课前让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实验原理,通过观看微课中教师演示的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操作的要点和注意点,课中再引导学生练习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微课视频作为教师教学手段的创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当紧密结合微课视频教学,在课堂导入环节、重点难点环节、预习复习环节、演示实验环节等运用微课视频教学,全面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学技能视频训练是利用微格教学原理,在校本研究中,以参与教师自身的教学录像视频为研究材料,以视频为媒介,以"优秀"的教学技能标准去反思、优化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从而达到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实现高效课堂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按照教学技能形成了解、模仿、整合、熟练四个阶段设计训练步骤,视频训练具有记录的全息性、资源的反复利用及真实、生动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三节"电生磁"教学设计的分析,从学生学习情况及学习任务分析、课堂三维目标、课堂教学思路、教学器材、教学过程(引入、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创新、课堂小结和拓展)、课后反思等环节进行展开,体现创新物理实验、注重学生活动、精选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视频和图片创设问题情景等新课改理念。  相似文献   

7.
一、课件类型的确定   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来确定拟制教学课件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信息,对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技能和增强他们解释事物相互关系能力的形成所起的效果是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有课堂演示型和网络教学型。   1、课堂演示型。多媒体课堂演示型教学即老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硬件,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的教学方式。演示型课件设计方式和使用,直接取决于课堂教学的目标特点,主要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实验情况,提出了一种用模型机演示系统辅助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的方法。该方法是在EDA平台中用软件实现硬件实验箱模型机的功能,并将设计过程录制成视频,形成一套完整的演示系统。在理论教学中引入该演示系统,使教学内容与实验内容直接相关,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原理并对小学期自行设计模型机打好基础。该方法已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一、边讲解,边演示,边测试,讲练结合在一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操作课件显示提纲性的内容,并通过演示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讲练结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且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1):202-204
针对目前理工科专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认知易脱离的现状,提出可通过引入课堂演示实验,促进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以"材料物理"专业课为例,系统阐述了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来挑选适合课堂演示的实验,如何利用平时的积累、现有资源、科研成果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来设计和制作演示实验,如何将演示实验有效地"揉进"理论课教学。通过2个学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引入课堂演示实验后,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在秦朝之前"玺"和"印"是同义词,都是指印信、图章,没有尊卑的差别。秦朝以后,皇帝的印信专称"玺",臣民的印信、图章通称"印"。"秦印"和"秦玺",就战国时期来说所指称的内容是相同的,是同义词。就秦朝以后来说,"秦印"和"秦玺"的词义都缩小了,"秦玺"由通称变成了特称,专指皇帝的印章,"秦印"指称皇帝印章以外的印章,"秦印"和"秦玺"变成了在词义上互补的两个概念,成为类义词。  相似文献   

20.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