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我国教辅数字出版业的现状,总结提出了教辅数字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现状、存在问题、监管、模式、人才六个不同方面阐述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化出版市场不断繁荣的今天,教辅图书也应当及时调整产业方向,紧跟时代步伐的向数字化出版的大方向靠拢.本文将就当下教辅图书数字化进程中的整体把控、科学营销、版权保护、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浅析,以求为教辅图书产业今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出版机构的转企改制,在出版业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教辅图书面临着一系列发展的困境。本文分析了当前教辅图书市场存在的发展困境,并探讨了走出困境的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出版形式、传播手段、阅读方式、市场主体乃至赢利模式、消费观念及消费需求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了数字化媒体化转型,并导致整个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结构性转变。虚拟无介质的数字出版会不动声色地将传统出版就地狙击。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将会颠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阅读方式。对此,必须转变观念,迎接挑战,迎接“狼”的到来。数字化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化出版在内容产品、消费模式、产业形态等方面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的变化。如解决好出版业转型时期出现的产业链、盈利模式、版权等问题,可使得传统出版业能找到更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技术对于教育的可供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教育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未来教育将实现全景式变革,转型成功的理想图鉴包括三重境界:基础设施升级、学习方式变革和教育流程再造。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技术可供的创新性社会变革注定不会是一场顺利的征程,技术与教育主体的交互作用受到多重要素的影响,相应的困难和障碍也接踵而至。表层困难主要来自技术可供的功能性障碍,即教育新基建中人、财、物的限制和技术瓶颈,是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有关技术功能的成熟性、稳健性和普及性的挑战。深层困难来自教育主体的行动障碍。而核心困难则是全社会对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人技融合和教育创新的共识障碍,是如何处理人和技术关系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要进行结构化的变革,加强教育基础研究,深入解析数字化转型后教学与学习发生的过程和机制。最后,文章从筑基、赋能和开拓三个层面提出了有效解决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突出困难的实践性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互联网时代,创新成为出版社发展的必经之路。出版社应该积极转变观念,要有全媒体整合、融合的大局观念。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为多媒体融合提供了良好桥梁。同时,大数据时代,为知识体系的完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依托教辅图书开发相关APP应用,这样可以弥补二维码技术系统集成方面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个性化的教育。微信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的社交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优化。互联网时代使教学模式发生转变。同时,也须思考赢利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并逐步融入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引发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理念、方式和治理体系的系统性变革。该文首先对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研究及实践的背景和现状进行了综述;其次采用一个二维框架来描述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系统结构和发展过程,借此展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愿景。高等教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系统,包含院校、专业、课程与教学、教师、学生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要素。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也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既承接数字化应用于教学的历史,又面向数字化驱动教学方式转型的未来。该框架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分为融合、转型初级和转型高级三个发展阶段。最后分析了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变革带来的数字鸿沟、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已有惯性的制约、基于经验的教学管理与决策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单一并缺乏灵活的学分学位认证体系、传统的班级和课程制度限制差异化教学发展、教师借助数字化创新教学的实践能力薄弱、学生缺乏数字化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知识的碎片化带给学习者的选择困境、已有教育理论难以指导数字时代的复杂教学实践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在阐释出版融合相关概念和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出版融合是指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以5G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助推出版融合向智能化、移动化方向发展,为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相关部门多措并举,为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是促进高校出版工作改革、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热点,也是未来教育创新变革的发展趋势。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种强调技术推动教育创新和变革的过程,其产生和实践有着重要的发展意蕴。社会和文化的变迁、技术革新的动力、国家政策的主导和教育系统内生发展四个因素形成推拉合力驱动着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逻辑则可视为具有价值意图支配的行为选择,在实践活动中深层次的生成原则包括:“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原则、“系统进化+创新突破”的原则和“价值评估+迭代优化”的原则。目前,在构建智能社会新生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COVID-19外部压力催化的背景下,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当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所期待的价值取向还有一定差距。因此,需要研发教育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或框架、开展全国性的教育数字化就绪行动、做好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重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教育理论研究,以更主动的姿态迎接世界教育变革的浪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出版的数字化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猛,产业链体系日趋完善,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积极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07国际版权论坛"上,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  相似文献   

11.
在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基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必须实现从传统的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向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和服务内容转变。必须建立和谐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举措。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数字化出版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生态急剧变化,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传统纸媒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体制、机制、理念、出版运营平台等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刊网融合举步维艰。从研究刊网融合的内涵界定、刊与网的辩证关系出发,梳理国内外刊网融合的成功实践和理论思考,分析高校学报刊网融合的现状与现实困境,基于当前的体制和机制,面对现有的环境和条件,探索促进学报刊网融合的比较现实的路径。刊网融合将有效推动学报的数字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是出版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也是学报符合国情、面向世界、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模式,需要攻坚克难,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3.
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大教育角度探讨了新世纪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及现实与这一要求的差距,提出了新形势下幼儿园管理的对策:幼儿园领导者作为实现管理效能的关键和核心,必须抓住办园指导思想、办园思路等大问题,发挥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园宗旨的导向作用。幼儿园领导者要通过优化管理措施,包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做好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科学经营,拓宽园所发展空间等,更好地履行幼儿园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组织的改革,使得校友工作成为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很多高校都把校友工作提到学校建设的战略方面来抓,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高校的校友工作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在给高校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给高校带来了一种挑战,在新形势下要想做好校友工作,还任重而道远。本文将浅析一下新形势下高校校友工作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本分析了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市场营销的基本理念,提出创造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不断开拓创新的,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的市场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办公室作为高校的综合部门,承担着管理、服务、协调等相关职能,是保障整个学校高速运转、快速发展的中枢。文章紧紧围绕高校的发展,在简要分析高校办公室工作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办公室工作的定位,探析了转变工作职能的途径,旨在推动高校办公室工作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18.
随着出版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剧,数字出版已成必然趋势.根据目前数字出版存在产业链很不完善、版权体制不健全、技术上的一些问题等,提出了数字化发展的五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优先数字出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新动力,它可以缩短学术期刊的出版时滞,尽早确认科研成果的首发权,可推动学术期刊编排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提高学术期刊编辑的电子化办公水平并且进一步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端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90年代以后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 net的网络通讯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实现使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 ,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也随着变化 :教师从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 ;学生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向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积极建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