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到什么是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问题,不能脱离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任务,更不能脱离历史学科的特点去理解。我认为中学历史课的基础知识,应当是具体的、系统的和规律性的,它包括基本史实和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是具体的知识。历史课的具体知识,就是由那些发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过程等具体的历史现象构成的基本史实。历史教学领域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历史材料有所不同。教学中的史实,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做过科学整理的,是依据一定的选材原则而选择的,它吸收了当前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一个很大区别,就是小学生有课本,教师也有课本,即有教材。而幼儿却没有课本,他们不识字,他们的学习媒介是具体事物,是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幼儿在搭积木,捏橡皮泥,玩娃娃家游戏等各种活动中建构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离开了具体事物,离开幼儿和游戏材料的相互作用,幼儿就不可能获得发展,这各种各样的具体事物和游戏材料就是幼儿的“教材”。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把知识划分  相似文献   

3.
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是把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课本中引用的史实一般比较简短,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些距离久远的知识。而情境教学法能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追溯历史。学生只有充分感知了历史,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知识。创设历史课堂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4.
目前 ,语文教学的倾向是把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 ,使得学生普遍认为学课文与做作文毫无关系 ,其实语文课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典范文章 ,通过分析引导 ,能使学生从中悟出写作的门径来。生活是写作之“源” ,这是常理 ,在这里我也不妨把语文课本比作写作之“流” ,利用课本这个“流”来引导学生写作 ,能使学生思维畅通 ,受益非浅。一 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给作文命题课本中的名言警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 ,包含了深刻的哲理 ,给人以启迪。首先 ,课文中许多名言警句其实也就是一个个明确的课题或论点。如写忧患意识就用“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相似文献   

5.
一、对什么是历史的不同回答关于“历史”,迄今还没有任何一位史家对其下一个比较科学或者说比较确切的定义或概念。而“史学概论”教学中首先就会遇到“什么是历史”这个大问题,它既是一个重要的史学理论问题,也是“史学概念”学科体系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因为这门学科中的许多概念和理论,诸如“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历史认识过程的许多内容都与“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密切相关。在教学中不对这个问题作出较为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则后面的教学进程会受到影响,所以任何从事“史学概论”教学的教师,都必须在教学中对此…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即要求中学历史课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讲授“教材里的主要内容,包括讲清楚一些必要的历史概念、术语、难懂的词等等”。这里仅就解释历史名词的基本方法,谈一些粗浅的体会。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历史名词?历史是人类活动的记录,历史名词就是人们对古往今来的纷繁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总共穿插有34篇阅读材料,用蓝色字体表示。这些材料的内容具有明显的地理性、时代性和实用性等优势,可读性强。我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地运用了这些阅读材料,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丰富了地理知识,而且还为实现教学目标起了润色和完美的作用。一、补充和丰富教材内容,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本知识,充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辅助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弥补了正文的不足。例如,我在讲《陆地环境的组成——岩石》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中沉积岩是地球历史的记录。而岩层和化石则是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的理解,我将阅读材料“地壳演化史的记录——地层和化石”加入课堂进行讲解。学生不仅对沉积岩的形成有了深刻地理解,而且认识到了岩石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以及地学研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基础知识的传授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古人言“史才”、“史学”、“史识”。缺了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能力源于知识。试问,对基本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空都茫然无知,你能说他有历史思维能力吗!当然,知识又有待于转化为能力,单纯地提“知识就是力量”,具有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史学范式的更新与高考历史试题的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包括历史单科试题、“文综”卷和“大综合”卷中的历史试题)明显地具有前进与后退、改革与守成对立统一的特点。从后退和守成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历史知识记忆(含机械记忆)要求的大幅度提高,题目表述和参考答案有向“以本为本”回归的倾向等方面。而在前进和改革的步履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新的史学范式的多方面的影响。本文集中研究史学范式与高考历史试题的关系,重点讨论新的史学范式对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影响,以及范式理论对高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考命题的取材,即使在“老”高考时期也是以课外材料为主的;课内材料比重不大,且不考查某些课的重点内容(一般只限于“知识”),比分渐次减少。人们早已认识到课外材料是当时命题的取材重点。“新”高考以来,命题不再考虑直接从课本中取材的比例,课本内容即使偶有所见,也并非事先有什么“考虑”,或有什么“比例”限制。社会上流传的“新高考不考课本”“新高考甩开课本”,正是对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们经常在谈论“史学危机”问题,说目前史学界萧条,史学的社会功能下降,就此史学时资为摆脱危机提了种种建议和意见。我认为史学危机主要是由史学界自身造成的,概括为二句话就是史学著作缺乏个性;缺乏可读性,没有读者。而这恰恰是由史学界忽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漠视读者对史学著作的接受情况造成的。从接受的角度看,历史学由两个过程组成,一是史学家撰述的过程,一是读者阅读接受的过程。史学家撰述史学著作的完结,只表明史学赋予了史学著作某种潜在的社会功能,而唯有当读者阅读接受了史学著作,史学的潜在功能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史学著作在“阅读人的意识里”完成。所以读者不是被动接受史学著作,而是主动参与并与之形成对话、交流,才能促进并最后与史学家一同真正完成史学著作创作的全过程,进而实现史学著作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学习是一种知识活动,那么这种活动就得始于“生动的直观”。而历史是过去的人类实践活动,它既不可能重演,也不可能通过实验再现。唯一的办法只有借助于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材料(文字的、实物的),帮助学习者再造历史的表象,因为历史事实材料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历史考察泛指人们对历史遗址、遗迹、遗物的观察与调查,其目的是感知和收集历史的事实材料,以认识历史。历史的遗址、遗迹、遗物是前人实践活动所留下的,虽然有的距今已十分遥远,有的受到自然的、人为的破坏已残缺不全,但它们毕竟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为后人认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史》的编写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赵毅、赵轶峰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于2002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作为国家“九五”重点教材项目为大学历史系本科生编写的教材。参加编写的有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多名富有长期中国古代史教学经验的教师。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和今天关于那些事情的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今天人们的思想中被区分为重要的和次要的 ,其重要的内容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人们关于历史上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思想会发生改变 ,历史著作的内容也会因此而改变。过去写作…  相似文献   

14.
所谓“历史课本剧”,就是把历史课本中具体的历史史实,改编成剧本,通过学生不同角色的扮演,再现当年历史情景和历史人物,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分尝历史的原汁原味,让学生跨越时空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考察、去体验、去感悟人生的历程,得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5.
史学编纂法     
史学编纂法,主要讲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是史学工作者如何向外输出自己研究成果的问题,是整个史学王作中不可缺少的二环。史学研究,是编写史学著作的前提;编写史学著作,是史学研究的结果和表现。马克思曾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这二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7页)马克思所说的“叙述方法”,在史学方面来说,就是史学著作的编写方法。所谓把现实的运动“适当地叙述出来”,也就是以一定的体裁、结构和语言把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徐连英 《山东教育》2000,(17):45-46
目录是教科书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课本正文的索引,而且是课本知识的体系结构和课文叙述的许多历史现象的基本线索,是课本内容的纲。在历史教学中,读目录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分期,明确教科书的编排顺序和各课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把握每一节课的中心内容、重难点。 下面就目录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谈一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一、在新授课中运用目录 (一)在每册教材学习开始时,运用目录 教学过程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接触教材的基本结构,然后再去学习那些相关的细节知识,也就是从…  相似文献   

17.
现在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60多篇语文知识短文,全国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课本(1—4)中仅现代汉语知识方面就有短文35篇(段)之多。这些短文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起着提要、串连、归纳和统领等作用。教好这些短文是摆在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突出而重要的课题。 我们究竟应该怎样来进行这类知识短文的教学呢?实践证明,按照“有趣、有序和有法”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的做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提倡。 一、语文知识短文教学要有趣 所谓有趣,就是说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唤起兴趣,是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18.
自从课改实施以来,在教育界就提倡"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阐明教材只是一种材料,而非全部。于是,出现了很多重构教材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要么运用了历史理论,要么选用鲜活的材料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这些教学设计中,作者往往忽视对课本隐性知识的挖掘,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些重要知识点片面理解,影响了知识的迁移、运用。这些缺点说明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课外材料及史学理论的运用,更要重视对课本隐性知识的挖掘,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课外的材料辅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9.
史学思想教育研究的目标是历史本身的构成、出现的问题、历史的具体特征、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历史知识的特征、历史发展的关系等,都属于史学思想教育研究的范围。史学思想教育不仅在历史研究中非常重要,而且是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个史学新领域“历史无用论”是西方现代科技高度发展后一个流行观念,中国现代化既然以西方为榜样,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传染”,它的主要观点是:人们可以运用技术对人类现象进行处理、设计和研究,而不一定需要历史。针对这个观点,同样在西方出现了一种新的历史观念,即努力捍卫历史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即时史”研究。所谓“即时史”研究,就是对那些还处于动荡和变动不定的历史事件的研究,这个领域确实是传统史学的死角。比较早关注这一研究领域的是法国年鉴派历史学家布洛赫,他认为,对“即时史”的研究兴趣,不是为了给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