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论新闻细节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所谓细节是指新闻报道中那些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最有意义、最有特点、最细小的情节、动作或特征。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是“窥一斑而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无能的表现,是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由此可见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3.
杨成 《新闻三昧》2008,(5):48-49
作为企业报的一名通讯员.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新闻宣传战线上采写与人不同、更有震撼力的新闻作品,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做出贡献呢?  相似文献   

4.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5.
新闻的细节     
1 一般说来,人们往往不太注意生活中细节。 新闻报道也有相似之处。气势大、立意高,豪言壮语,或许还有陈词套话——似乎是大多数“新闻力作”与重点稿的标志。“大趋势”、“大聚焦”、“大跨越”为题的层出不穷。还有“新高度”、“新广度”、“新深度”等等——一般新闻报道中不说“浓度”,浓度使人想起酒之类液体或有花香的空气,那就有点“小资情调”。  相似文献   

6.
新闻视真实为第一生命,自然是追求客观的;然而新闻又是人做的,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从这个层面说,新闻天生就有不客观的基因。同一新闻事件。媒体报道中的细节有不同,并不奇怪。如果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层面看,不同记者采访得到不同的新闻细节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新闻采访作为一项专业的工作。新闻报道也必须体现应有的专业性,一个新闻报道中关键细节存在较大差异是不正常的。  相似文献   

7.
林晨 《新闻三昧》2006,(11):49-49
新闻采访是记者和通讯员进行新闻报道时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关系到后期的新闻写作是否全面、真实、精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在新闻采访时不仅要注意方法、技巧,而且在采访过程还要有一股“韧”劲,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新闻作品。面对被采访者的拒绝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往往会碰到被采访者不合作的情况。这时,采访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碰壁”而放弃采访,使原定的新闻报道中途“流产”;也不能一味地胡搅蛮缠,激起被采访者的反感,使采访工作受到更大的阻碍。而是应该依…  相似文献   

8.
三、传激荡人心之情,增强作品感染性 传情,指细节能够表现、传达、交流和激起读者的情感功能。唐代诗人自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细节传情是增强作品感染性的重要手段。 细节传情往往是很含蓄、丰富、深沉的。写欢乐之情,可以不着“欢”、“乐”一字,写悲愤之情可以不着“悲”、“愤”一字。在这点上,一些名篇可以给我们很大启示。例如南北朝《木兰辞》写花木兰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中,除了要有宏观的概括性的描述外,细节性的描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篇成功的新闻作品感动人的,让人久久难以忘怀的往往是细节部分。一篇没有细节的新闻作品,就好似一幅画只有远景,没有中景和近景,内容再好,也只能是雾中的花,远处的山,难以吸引、感染、打动观众,缺乏应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10.
“凡美种种,唯能摄人心魄者为上。”在许多经常深入到采访第一线的记者眼中,现场短新闻能够很好地将新闻时效性与满足受众信息需求两者结合在一起。每一篇震撼人心的现场短新闻仅有几百字、近千字,却折射出耀眼夺目的震撼力,它美在简炼的语言,美在典型的事例,美在细节的勾勒,美在重大的价值,美在磅礴的气势。  相似文献   

11.
细节之重     
张西可 《青年记者》2005,(12):43-44
写下这个题目,缘于最近经历的两件事。一件是前些天回老家,正赶上村里收秋季提留。往年一到收提留之日,往往就是干群关系紧张之时。听吧,村里的高音喇叭开始咋呼个不停,其内容无非是一打二吓唬,甚至还夹带一些不干不净的骂声。这样的声音听了不少年。一些乡领导告诉笔者,对农民就得这样,光讲道理不好使。可这次回去,笔者惊喜地发现,同样是催提留,大喇叭里的声调变了,不但听不到半个脏字,甚至连一句狠话都没有,讲的都是很平和的道理。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一是现在的村委会是民主选举,你不讲道理,到时村民就不再选你,甚至可以罢免你。这么个小…  相似文献   

12.
13.
北京某报6月16日刊登题为《夫妻狂赌百家乐输光家产造公款》的消息。消息说,刘崇岩的丈夫迷上“百家乐”赌博之后,把家里几十万元积蓄输光,汽车也卖了。刘崇岩想把本钱扳回来,就和丈夫一起去玩“百家乐”,又输了不少。于是,从1999年到2001年11月刘崇岩共挪用公款137万元,又与其夫一起用于赌“百家乐”,血本无归。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6月16日以挪用公款罪、贪污罪判处北京市某供销公司会计兼出纳刘崇岩无期徒刑。这条法制新闻有很好的警世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有一细节未作交待,这家看来规模不小的赌“百家乐”的赌场设在何处?从上下文看,似乎是在北京。我国政策是禁止开办赌场的。  相似文献   

14.
15.
现在读报纸或看电视新闻,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消息类还是通讯类作品,细节描写越来越多,越来越吸引人们去欣赏去思考,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形象性和可读性,引起读者的共鸣,起到更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以说,新闻作品尤其是消息类报道不再拘泥于单调乏味的倒金字塔式结构,跳开了八股文式的文风,为新闻报道带来一股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16.
细节的魅力     
细节来自新闻事件本身,也来自记者在现场的发现、对事件的认知、对真相的求索。一篇好的新闻,离不开动人的细节,可以说,细节让消息、通讯等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出彩。  相似文献   

17.
在通讯中特别是在人物通讯写作中,了要有典型的骨干事例之外,还要运用人物有关的生动有力的情节与细节。俗说,红花虽好,还需绿叶相扶。精彩的情与细节有无穷的魅力,使新闻作品产生强的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一、情节与细节在通讯中的地位和作情节是通讯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通讯、事件通讯中尤为常见。著名记者柏生在谈论通讯采写时说:“通讯与新闻同,新闻强调用事实说话,而通讯除了事以外,还要有情节,有镜头,有联想。”(《采写通讯的几点体会》)通讯中有情节,是它有别于新闻的一个显著特点。比如,人物通讯里,如果没有情节,那就可能把…  相似文献   

18.
宁平 《新闻天地》2002,(7):23-23
如今报业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在一个报摊上,陈列着几十份各种不同的日报、晨报、都市报、电视报接受市场检验,如何吸引读者,勾起读者的购买欲,在很大程度上就看报纸有没有可读性的新闻。一篇可读性强的新闻往往会成为报纸的卖点,被很快抢购一空,反之,无人问津。于是,报纸的可读性成了办报人、记者和读者共同追逐的目标。增强新闻可读性,报纸采取了许多办法,像加强策划、找准选题、多样报道形式、精巧编排设计、推敲标题制作、精心包  相似文献   

19.
这个世界,有阳光也有乌云,有欢笑也有哭泣,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发生灾难性事件。而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事实”理所当然地包括了灾难事件。这是我们新闻工作不可回避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谭君 《青年记者》2005,(11):29-30
一 2005年5月19日,《南方周末》头版报道了一起由公安局民警与匪徒勾结制造的罕见特大持枪抢劫、拒捕假案,4年后才真相大白.中提到当时,“此城市数家媒体都刊发了由公安局提供的消息(均出自宣传科某干警之手),甚至有媒体还配发逼真图片和心惊肉跳的标题.”报纸最后结尾说:“如果有更多的人站起来说‘不',邪气或许会更早被消除掉,正义的力量会更早胜利.”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