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英语的照应关系中,人称照应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从语法角度探讨了英语第三人称内照应的问题,并分析了英语第三人称内照应问题在悬念小说中的运用和其强烈的文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第三人称代词在英汉语篇中的衔接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称代词在代词系统中是比较复杂的,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更是如此.本文将从第三人称代词本身的变化,第三人称代词是否影响句中与其所对应的动词的表达形式,语义差异三个方面来阐述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下第三人称代词的具体差是.  相似文献   

4.
在篇章回指中,英汉语篇在第三人称照应时有性别指称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一,英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单数形式在口头上和书面上都有性的区别,而汉语在口头上甚至有时在书面上都没有性的差别,而且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也有性的区别;其二,英语语篇中人称照应的使用频率要高于汉语,后者主要使用零照应和名词照应的手段,这可能是与英语重意合,而汉语重形合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5.
董娟娟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2):85-86,89
指称词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最常用的词语之一.其中,第三人称回指(anaphora)和下指(cataphora)又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下指现象,这使他们之间存在可译性.但由于这两种语言自身存在的不同特点、不同文化及人们的不同思维方式,下指在这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以及人们对其使用的倾向也不相同.本文试图分析英汉第三人称代词下指的不同点,并围绕这些不同点讨论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有声思维录音和看图作文的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叙述文体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频率和习惯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在当代口语及书面叙述文体中,英语较之汉语更多地使用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汉语较多地使用原词重复和省略主语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还显示了英汉两种语言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用于指代动物时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7.
英语指示代词this和that语篇照应多视角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alliday和Hasan(1976)语篇衔接理论在国内外影响较大。本认为Halliday和Hasan语篇衔接理论中的照应用法还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照应现象。本拟以他们的照应理论作为参照看,着重探讨McCarthy(1994)的另一种照应理论和作为中心词(head)的指示代词this/that在语篇照应中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8.
汉日语中都有第三人称代词,但无论在使用频率还是在使用限制上都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汉日对比,考察与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相对应的日语表达,探究其对应条件,并分析汉日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回指是话语分析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第三人称代词回指则是回指的一种。在第三人称代词回指中,有时会出现先行语状态变化的现象,即先行语的实质未发生变化,但其形态发生了变化。从语境中的经济原则、就近理解原则和认知语境等角度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为正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10.
新闻语篇的特点是表达准确、简洁。如今国际交往日趋频繁,国外新闻成为国人了解世界的途径。新闻的汉译准确连贯地传递信息尤为重要。以Halliday和Hasan的衔接理论为指导,分析英汉新闻语篇中衔接手段中照应方面的差异,探究新闻语篇英译汉翻译策略,以期使得译文更加准确、地道。  相似文献   

11.
对话题型微博中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特征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话题型微博人称代词用法不规范;常出现外指;非指称性人称代词较多。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基于多层面语言信息的消解策略,第三人称代词消解实验结果 F指数达到了85.83%。  相似文献   

12.
甘肃方言第三人称代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肃方言第三人称代词有两种形式,即“他”和非“他”型,由于语用的不同而叠置存在。非“他”形式有六种类型,“民勤型”、“兰州型”、“宕昌型”、“定西型”、“武威型”、“甘谷型”,都是羡称形式,其中“甘谷型”跟吴语区的一些方言形式相同。这些类型的来源,(1)有继承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彼”和“其”的,(2)有远指词“那”变来的,(3)有“人家”合音及其不同音变来的。“(3)”这种形式,有语法化的倾向。有些方言已经完成,其后可加“们”、“家”等复数后缀;有些方言正在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通过考察介绍型对话现场和议论型会话现场中第三人称代词的运用情况,分析对话现场对第三人称代词指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淼 《海外英语》2013,(13):257-258
指示照应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基本相同的指示照应手段,但在指称功能上并不完全一样。该文选择英语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和汉语中的"这""\那"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英语指示代词汉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指示照应是实现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基本相同的指示照应手段,但在指称功能上并不完全一样。该文选择英语中的指示代词“this”\“that”和汉语中的“这”\“那”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英语指示代词汉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Ivanhoe的三个文本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的角度对英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关系代词进行对比研究,认为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由于英语和汉语衔接手段的差异,汉译时许多第三人称指称词和关系代词或省略,或替换,或还原。在翻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英汉衔接手段上的差异,合理处理代词的翻译。同时这种差异可作为一参考变量应用于翻译批评。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一种工具,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是通过语言在你我他之间进行的。本文围绕着汉语与日语在文章中起衔接作用的第三人称代词,通过对实际例句的分析,找到它们各自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相互间的共性和差异,构建第三人称代词日汉翻译的有效模型与依据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英汉代词系统中,指示代词在篇章的衔接与连贯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英汉语指示代词的基本形式语法范畴和在语篇中的照应功能两方面进行了尝试性分析.并对其心理表征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英语中的后指照应现象进行了句法分类,探讨后指照应的使用所产生的文体效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常用的一些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发展比起第一、二人称代词的发展具有更多的复杂性。它的演变过程,体现了语言自身的发展、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语言对社会变化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