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新媒体传播环境及体育传播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传播中存在虚假、媚俗、暴力等负面现象。研究认为:传播者职业道德素质低、业务水平能力差、受到经济利益驱使、利用开放的传播环境、利用受众的猎奇心理是产生负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培养优秀体育传播人才,建议采取提升传播者道德素养、提高传播者业务水平、加强传播行业自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社会监督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等,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4大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提取影响我国大型门户网站体育信息传播效果的主要因子并进行归类与命名,其主要影响因子包括网络体育信息内容因子、受众体验因子、网络体育信息组织与传播因子、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环境因子。建议:网站采取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等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实力。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时代的体育传播的特征为体育传播平台与通道选择的“多元化”、传播者与受众界限的“模糊化”、传播内容呈现方式的“碎片化”.以伦敦奥运会传播为例,对大数据时代体育传播生态主体的定位进行分析发现:电视媒体体育传播的“霸主”地位仍难撼动;广播媒体体育传播拥有时空相对固定的受众;通讯社和平面媒体体育传播的“信源”地位与深度报道特色凸显;网络成为体育信息的重要传播渠道和互动平台;自媒体与移动媒体成为新技术条件下的全新体育传播模式.大数据时代体育传播的发展方向为:体育传播者应增强信息分析与解读能力,有效呈现数据;受众应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理性选择数据;媒体应打造跨媒体整合传播模式,高效集成数据;政府及相关组织应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履行监管职能.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等,对5G时代网络体育舆论传播的机遇、挑战及应对策略进行研究。5G时代网络体育舆论传播的机遇:拓宽传播主体和范围、延展传播渠道和体验、增强传播形式和实效、提升传播精准和效能;面临的挑战: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理性思考不断减少、伦理风险不断提升。基于此,提出应对策略:借力区块链技术优势,构建网络体育舆论监管机制;重构体育事件意义,引导舆论理性传播;创新内容生产形式,提高体育受众注意力;坚守体育伦理理念,提升体育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5.
体育信息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运用现代传媒理论,分析了互联网在体育信息传播中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互联网在历次重大体育信息传播中承担重要角色;网络面临“受众危机”。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协调融合、互补共生等。同时提出了体育信息传播的“网络危机”理论及对策:网络传媒与传统媒介的协调融合、互补共生等。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7,(1):58-64
网络体育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与受众信息承载形态催生了网站商业化运营模式。网络体育信息传播具有极强的公共表现形态,在传播和受众群体的构成上呈现较强的年轻化特征,呈现直观、简洁的表达形式,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信息容易被认知,呈现较强传播效力和传播效果,体育信息传播所带来的舆论极化主要动因在于信息窄化现象和带有主观色彩的评论容易促使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网络体育信息发布的媒介主题由过去的"权力代言人"向"黑幕揭露者"转身,致使舆论发布偏向负面事件。体育信息传播中的舆论极化现象表明:舆论引导机制在于提倡逻辑劝服,对网络传播中的敏感体育事件进行典型报道;积极进行舆情分析,以体育事件发生的事实为基础对网络体育信息所涉猎的具体事件进行深度报道;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对网络体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虚假事件和极端言论进行舆论引领和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7.
运用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把关人"、"知识沟"等相关理论对体育信息在新媒体传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新媒体在传播体育信息上存在着体育信息过度损耗和受众处理体育信息困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体育信息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的诞生,使得体育娱乐的传播拥有了一个全新的渠道而目在迅速、有力地冲击着传统媒体对受众的拥有和控制。现在,参与到社交网络这个平台匕来争抢拥趸者的有体育赛事、国际体育组织、运动员明星以及体育商业品牌等等。  相似文献   

9.
论传播媒介形态变化及对体育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知识经济时代传播媒介的融合趋势及其对体育传播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媒介的融合将对体育传媒的管理方式、接收终端、受众的选择和参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方式.传播内容以及信息流动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电信、电视和计算机三网合一.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程度;加快信息与网络市场开放过程,改善网络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加速体育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加强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新媒介时信息产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探讨体育类QQ群的网络传播机理以及对我国开展群众体育运动的影响。主要结论:利用体育QQ群开展群众体育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便捷的组织、信息传播渠道,对增进群众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网络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使传播者与受众达到很好的融合与互动。  相似文献   

11.
肖焕禹 《体育科研》2012,33(1):22-26
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基于体育文化和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发展沿革的梳理,分析当前媒介体育文化传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挥媒介体育文化传播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的具体举措:发挥媒介体育传播价值观念构建的功能,构筑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念体系;发挥媒介监测体育环境与社会整合功能,促进体育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教育与文化传承功能,推动体育文化繁荣发展;通过体育媒介传播生产快乐、愉悦身心,还原体育媒介传播的本质功能;发挥媒介体育传播的经济功能,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健康重庆为视角对重庆的农村体育的发展进行分析,认为改善民生是促进重庆城乡协调发现的政策保障,而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改善民生工程的一个体现。健康重庆理念可以极大的促进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最后建议重庆在农村体育的发展上应该充分的发挥与利用其地域特色的优势,从而进一步的推进整个区域农村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焦作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以及太极拳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借鉴其他体育项目的发展经验,分析了焦作太极拳文化产业化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从而为不断提升太极拳文化影响力,促进焦作经济、文化、体育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专业图书资料对于传播体育知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体育专业图书资料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完善体育专业图书资料的收集采购制度;完善体育专业图书资料的管理制度;加强现代化设备建设,提高图书资料的质量;扩大对外部人员开放。  相似文献   

15.
王淑华  张桂新 《冰雪运动》2012,(2):69-71,80
冰雪体育是北方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冰雪体育文化特征有助于大学生优秀社会品质的塑造.通过对冰雪体育文化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教育性和规范性等特征的论述,总结出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精神品质的培养、踏实做人的人格品质的铸造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等优秀社会品质的塑造具有积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全民健康发展的时代,创新"体医融合"的模式是提升居民健康水平的时代所需。通过文献资料法,构建由体质测控保障体系、体质监测体系、体质健身干预体系和体质跟踪反馈体系组成的"体医融合"模式下社区体质测控服务体系,有利于社区居民体质测控的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提升国民健康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夏志琴 《湖北体育科技》2012,(3):352-353,340
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近些年来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的新模式,但是在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外体育俱乐部,从而进一步促进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意义阐述的基础上,认为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学生,激发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是实现终生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实现全民健身的有效手段,同时又是创建文明城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公共体育设施是承载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丰富全民精神生活的物质载体。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城市社会文化、城镇化进程、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的体现,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等方法对邯郸市城市社区普通市民的体育需求,以及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分布情况作了一个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访谈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剖析政府和市场在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治理的失范现象,以及社区化治理的理论逻辑,进而提出构建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服务主体联动运作机制和社区体育公共产权制,增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公信力等途径,为促进农村体育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进程使国际体育组织为全球体育治理提供的公共产品备受学界关注。基于历史学与公共政策学交叉理论视角,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国际奥委会促进大众体育发展的相关报告、宣言和政策文本等进行定性分析,以期厘清其政策特征。研究认为:国际奥委会凭借奥林匹克体系的领导者形象,依托其在体育运动领域专业优势逐步构建其大众体育政策体系。依据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政策体系历史演进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无暇顾及期、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互促发展期以及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逐步成熟期3个阶段。国际奥委会在逐步完善大众体育政策体系过程中体现出以下特征:设立专门大众体育政策执行机构,充分利用奥林匹克运动遗产促进大众体育发展,逐步完善大众体育政策工具等。受国际组织特殊属性的制约,国际奥委会大众体育政策表现出缺乏核心大众体育政策、社会资源权威性分配受限和政策约束力不强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