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理解的内容包括原文的词汇、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理解才能把握词汇的准确含义,弄清语法结构和语用环境;理解才能辨别词义,正确使用,理解才能领会说话意图,表达通畅;理解才能提高记忆效率,只有掌握理解方法,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的内容包括原文的词汇、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理解才能把握词汇的准确含义,弄清语法结构和语用环境;理解才能辨别词义,正确使用;理解才能领会说话意图,表达通畅;理解才能提高记忆效率,才能真正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3.
要改进和加强大学日语的词汇教学,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词汇的特点,并通过词汇的形式、意义及其语用几个方面开展词汇教学,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词汇语用化对语篇理解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语用意义是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使用中的词汇涉及收窄、近似和喻化等过程,所表达的意义经常不同于其概念意义和词典意义。对语用化词汇的理解是语义充实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词语的概念意义为基础,参照特定的语境而完成的。这个过程无疑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根据对学习者在二语阅读中对语用化词汇理解的失误进行调查表明,词汇的语用意义理解的失误与局部语篇理解偏离或错误密切相关,对局部语篇理解失误又影响到对整体语篇深层理解的程度,从而影响了阅读理解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任丽花 《考试周刊》2009,(1):207-208
词汇语用意义研究将词汇意义的研究引入到语用层面.强调语境、背景知识对语言解释的作用和影响。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我们研究词汇的语用意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从认知语境及词汇语用层面两个维度入手.指出词汇的理解与使用是受制于特定的认知语境,词汇的理解过程不是静态的原型意义的直接再现过程,而是一个以语境为基础的寻找语用关联的动态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先总体把握文章,独立发现问题,独立进行思考和讨论。使学生在立足于篇章整体,注重对文章的内涵的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角度加强对关键词的理解,只有在上下文的语境中学习词汇才能真正掌握词汇的意义,尤其是其语用文化意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写作、理解和欣赏的能力,才能真正地让学生体会词汇的内涵和在不同语体中的效果,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严怿洲 《海外英语》2022,(24):74-76
语用充实是交际过程中听话人根据语境条件对原文做出的一定程度加工,具体表现为语用收缩和语用扩充两部分。文章以关联理论作为指导,从词汇语用学的角度,对中国当代文学翻译中的词汇语用充实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阐述。研究显示:文学翻译中词汇的理解和转换不仅涉及静态的语义层面,更涉及动态的语用、认知层面;翻译中的词汇语用充实现象体现译者通过推理和明示,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间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曾玉萍 《教育评论》2013,(1):120-122
词汇是语言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既要掌握其基本含义,还要结合语用机制、语境知识等理解使用中的词汇所传递的信息,所以提升词汇语用能力至关重要。本文从隐喻和转喻、基本范畴理论及语用语境知识等方面,来探讨学生二语词汇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尤为重要且复杂,现状不容乐观.学生层面,词汇识记存在读音、拼写、释义、词类、搭配等方面的误区;教师层面,词汇教学存在译文、辨异、运用、文化等方面的不足.要切实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借助构词法,有效扩充词汇;转化机械记忆,加深词汇理解;辨析相近词义,体会真实语用.  相似文献   

10.
以英汉会话语篇中的话轮沉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话分析理论、合作原则对话轮沉默现象解释的利与弊。关联理论为话轮沉默的认知语用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这种解释是建立在对词汇意义的词汇语用的思考下进行的,词汇语用现象特别是语用充实为话轮沉默的关联分析做了铺垫。而对话轮沉默中的词语的使用和理解不仅仅是词汇意义的内涵与外延问题,也是一个认知语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焦虑。只有注重培养和运用相应的听力策略,才能克服英语听力的焦虑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听力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学习者在听力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焦虑。只有注重培养和运用相应的听力策略,才能克服英语(?)焦虑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汉文化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英语词汇因地理环境、生存条件、风俗习惯等历史形成的文化差异,而使其所表达的意义与汉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只有在了解英汉两个民族不同文化渊源的基础上,分析了英汉词汇差异的主要根源,才能准确掌握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有助于学生学习英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我们讨论的主要问题,在阅读中大致有三种方法:略读、查读、推断性阅读,中也讨论了推断性阅读的四个步骤和一些阅读技巧。第二语言习得通过这些技巧能够提高其英语水平。真正的阅读能够扩大学生词汇量,学习词语的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掌握词组、习语的意义,理解句子结构,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5.
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只有较系统了解英语词汇知识,避免词汇学习的误区,掌握适合个人的科学记忆方法,才能高效的学习和掌握英语词汇。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词汇的丰富性和词义的灵活性、多样性所造成的词义交叉现象,给英文标识语的理解造成了不小的困惑。只有把握了词汇的聚合及关联规律,才能真正理解标识语的含义。基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英文标识语中的词义交叉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了解和分析英语词汇的语义关系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义,增进对词汇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敏感性,丰富他们的联想,从而帮助他们扩大词汇量,提高对词汇学习的兴趣。英语单词就其外在形象,即拼写和读音而言,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从语义学上来说,所有单词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从常用的语义关系入手,分析各种语义关系及其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可以提高词汇学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内容与形式的矛盾以及否定性词语与非否定性词语的转换两个层面,对英语否定句进行剖析,从而为英语否定句的理解与翻译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张凤 《成才之路》2020,(4):86-87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必须重视单词的积累,学生只有对英语单词进行日积月累,才能打好英文基础。文章以多样化的视角从教学互动、比较法教学、游戏法教学、作业布置等方面探讨英语教学,指出单词训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Read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variable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measures of oral rea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is the reader's first language or an additional langua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phenomenon, using reading assessment data for 2,000 Kenyan children in two or three languages: English, Kiswahili and one of two mother tongues, Dholuo or Gikuyu. The assessment data allowed us to compar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rates across languag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many children could read English words more easily than words in Kiswahili or their mother tongue; nevertheless,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English than in Kiswahili, Dholuo or Gikuyu.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emphasising English reading fluency is an inefficient route to ga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because pupils are actually attaining minimal oral reading fluency in English and only modest comprehension skills in their own languages. The evidence also demonstrates that Kenya's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f mother tongue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the early primary grades is consistently igno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