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种样式。其基本特征是篇幅较短,容量较小;情节较简单,主题较集中;人物较少,性格较单纯。其情节又称故事情节,是作者依据上述特点,从人物塑造及主题表现等角度出发,经由对社会生活艺术加工而构成的一种侧面性领域,片断性过程;是真实性与典型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简单、集中与形象、生动等特点。而篇幅越拉越长,情节越写越散,却是新时期以来短篇小说,特别是其中情节小说等创作中一种严重倾向。为此,笔者拟结合有关作品实际,对短篇小说情节集中性问题从如下三个方面作一简要论述。一短篇小说的情节,以至情节…  相似文献   

2.
抒情诗的情节叙事诗,要有情节。通过情节,塑造人物,抒发感情,表现主题。抒情诗,主要是抒发感情。有的纯粹是写个人感受,有的则通过景物、人物、事件,以寄情思。对于后者,我们不妨称它为有情节的抒情诗。如李白的《江夏送张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有互相交错的两大结构:一是形而上的宿命结构,掌控着全书的情节走向和主要人物的命运,一是形而下的写实结构,具体叙述描写情节和人物。写实结构的构成和功能,有两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主要层面:人物关系结构是以宝玉为中心形成的类似于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作品中的人物基本以其与宝玉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在作品中的地位,人物之间的关系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而故事情节结构则表现了人物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的变化演进。其骨干是三个互有联系的主要情节线索,而其演进的过程形成了几大情节单元。而每个情节线索和情节单元都经历了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相互之间形成相互联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关系,推动全书的总情节走向其宿命结局,呈现出群峰连绵奔簇的样态。  相似文献   

4.
曹禺在《雷雨序》中曾这样提及自己的创作:“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什么,……我初次有了《雷雨》一个模糊的影像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一种复杂而原始的情绪。”可见,他的写作不是先有主题再描写人物敷衍故事,而是先有与某种情绪冲动相伴而来的人物、情节,再构思结构、形成主题。这样,情绪、人物和情节作为作品中以激情和直觉方式最先出现的因素,就鲜明地表现了作家对事物的本能情感判断。而反复出现的类型人物和相似情节,一方面表明了作家人生探索的侧重点和路向,另一方面更是其深层心…  相似文献   

5.
<正>小说有众多的教学内容,主题,人物,情节,环境,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学中,许多教师会将这四个教学内容处理成A、B、C、D式的并列关系,彼此间各自独立,互不相干。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来教学,把主题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让学生先学习小说的主题,从中获得基本的认识;然后学习人物、情节、环境三个要素,把它们作为表现主题的形式和技巧,继续深化对主题的认识和理解。这样处理,符合小说创作的原理。小说本来就是作  相似文献   

6.
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是中国传统写作理论的精华。传统写作理论功底深厚的白先勇在其小说创作中,成功地运用虚实相生的艺术辩证法来处理情景关系,塑造人物,营构情节,创造风格,揭示主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中既有19世纪中期西欧现实主义小说艺术的吸收、更多的是作家本人的发展和创造。其叙事的特点是时间明晰而凝聚,情节线索单一且有明确的开端和结束,人物多置于时间和情节的发展中表现出性格的丰富。此外.他在多部小说中成功地运用辩论情节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冲突,以私奔情节将事件推向高潮。还采用相同的人物关系模式以表现两部“多余人”小说的相同主题。这些都说明他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8.
情节空白是短篇小说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通过舍弃与主题关系不密切的“过场戏”,不宜实写的“价值生活”,“道具式”人物的行为等,使文章精悍凝炼。同时,有意舍掉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人物的某些“价值生活”,刻意造成情节的“空白”,为读者留下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给读者以再创造的乐趣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有的作品兼有序幕和尾声。在小说中,情节相对人物来说有更大的虚构性,专以一个人为模特的小说比比皆是,但以一件实事作为小说整个情节的则不多见。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通常是在充分把握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把与之相关的诸多事件综合起来进行塑造。小说的情节是因人而设的,没有人物就没有情节,而透过这些情节又可反映人物的性格。在阅  相似文献   

10.
《祝福》为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的代表作品之一,曾被改编电影,搬上银幕,作品起伏的情节、跌宕的命运、迥然的人物性格及作品如深刻主题在同类作品中都独树一帜,因时代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晦涩,但文学作品的阅读是有章法的,遵循这种章法,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情节、分析人物、认识主题。  相似文献   

11.
小说的情节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鲁迅先生的《药》的情节设计。是颇具匠心的,作者根据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的需要,合理而巧妙地设计了情节。 一、情节与生活的一致性 小说设计的情节是:革命者夏瑜被杀害,华老栓从刽子手康大叔手里买了蘸夏瑜的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最后儿子还是死了。 这个故事与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一致的,也就是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作品的情节、结构是为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服务的,但怎样布局谋篇,如何处理情节结构,也直接影响着人物性格的展示和主题的表现。因而,不同生活经历的作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安排情节,结构故事,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孙犁和赵树理在处理情节结构上有着很大的不同。现以二人的代表作《荷花淀》和《小二黑结婚》为例进行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13.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体裁,其特征有三:(1)完整的故事情节,(2)比较细致地多方面刻画人物,(3)具体的环境描写。我们阅读小说应从这几方面人手。 1.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欣赏结构上的特色。小说的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方面,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情节是故事的构架,人物的历史、故事的展开、人物性格的发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与解决、小说的的主题都有赖于情节的设计。学会分析情节是把握小说线索和结构的关键。根据情节还能看到人物性格形成的轨迹。  相似文献   

14.
学史上,关于莎土比亚十四行诗集的主题存在两大争议,即主题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故事还是对情感轨迹的抒情性表述;诗集中刻画的是真实的人物还是戏剧化的角色。本论证了莎土比亚十四行诗集中情节、冲突、戏剧性人物的存在,从而证实了诗集主题的戏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景物描写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小说文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着墨不多的雪意象描写的作用,来揭示雪意象与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小说主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三言”中的诗词在小说中承担了点化主题,描景状物摹人,展现人物心理与襟抱,促进情节发展,代作人物对话,发表评论,表现人物性格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师:本课为长篇节选,所以应该首先注意前后情节上的勾连。《红楼梦》的前五回是序幕,通过这部分我们可以了解相关情节及人物关系。Ck:屏幕出示人物关系表)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第四册的《陈奂生上城》是第一单元的自读课文,从作品本身看,篇幅较长,情节、人物、主题、语言等方面均有特点,如果面面俱到地进行教学设计,显然课堂教学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小说教学的核心是人物,把人物的形象分析作为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本课长文短教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一单元教学总体设想 (一)教学目标及设想与第四单元一样,这一单元的课文也是小说。如果第四单元把教学的目标与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把握上,那末,这一单元则重在理解情节的展开对于塑造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可用单元知识的内容,既作为前一单元的小结、归纳,又作为本单元教学的先导。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情节的含义,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情节与主题的必然联系性,并从课文人物形象的感染与主题的归纳中,受到必要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情节"方面的内容几乎是高考小说阅读中必考的一个板块。众所周知,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统一则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小说。在小说中,情节,"它主要是指作品中所展示的人物经历、各种矛盾冲突以及一系列能显示人物自身、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某种特定关系的具体事件。因而,广义上的情节就是事件,是作者根据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