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愈以儒学思想修身治国,除了在治国政要上辟佛抑老外,并不一概排斥其他学派思想,对百氏杂家有可取者,不但予以肯定,且兼收并蓄。他的《读(鹖冠子)》一文,较全面评说了《鹖冠子》一书的思想。从黄老道家鹖冠子,《博选》之“四稽“五至”及《学问》之“九道”“礼乐仁义忠信”等方面出发,解读韩愈论鹖冠子及其学说,探讨退之肯定鹖冠子的原因及他对别派学说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鹖冠子》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鹖冠子》一书,《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一篇。颜师古注日:“(鹖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鹖为冠”。今本凡三卷,十九篇,有宋陆佃注。但后人多疑伪撰,长期以来很少有人研究。为此,本文试图对这部书进行一些探讨。 一、《鹖冠子》的真伪及时代 关于《鹖冠子》是否伪书的怀疑开始于唐代。《文献通考·经籍考》曰:“唐世尝辨此书后出,非古所谓《鹖冠子》者”。柳  相似文献   

3.
《冠子》作者鹖冠子的真实身份一直扑朔迷离,传统的说法主要有“居深山,以鹖羽为冠”和“以鹖为冠,莫测其名,因服成号”两种,二者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本文从辨析这一差异入手,通过对“鹖冠”乃武冠、庞媛乃鹖冠子学生等文献记载的考辩,及对《鹖冠子》文本宣扬的“秩序”思想的推断,认为传统的“因服成号”说不可信。“鹖冠子”之名,并非后人据隐士服饰对该书作者的称谓,而是作者本人对自己特殊地位的暗示,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战国晚期某国国君的政治、军事谋士,其国籍为楚国人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在先秦诸子中,《鹖冠子》一书的命运可谓最为乖舛。自从被柳宗元斥为伪作以后,这部书就很少受到关注,直到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的发现,《鹖冠子》才得到公正的评价。但是,这部书在先秦诸子中的归属仍颇有争议。从目录著作和《老子》、《黄帝四经》、《鹖冠子》中“道”的一脉相承的联系两方面,可以看出其属于道家。  相似文献   

5.
先秦典籍《鹖冠子·近迭第七》中有“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的论述,鹖冠子提出这一思想的核心是,虽然用兵打仗应当慎重,但国防建设一天也不能荒废,备战思想一天也不可以忘记。否则,一旦有战事发生,就会措手不及,陷于被动。俗话  相似文献   

6.
论《冠子》的“道法”思想——兼论道法、黄老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鹖冠子》是汉以前的一部古书。“道法”思想是该书的主要思想。“道法非申韩”,也与黄老新道家有区别。  相似文献   

7.
《鹖冠子》的黄老政治学说,实是一个“法”、“术”、“势”、“时”兼容并蓄的理论体系。它推崇法治,认为应当集权中央,这表明了其时代的进步性;它讲究道术,发展了道家“君人南面”和“治官理民”之术;它强调“时”的思想,使其黄老学说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它推崇“势”,但更多的融入了为政与民的思想,而非法家提倡的“刻薄寡恩、冷酷威严”之势。可以说:《鹖冠子》一书的出现标志着战国以来黄老政治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8.
敦煌本<鹖冠子>注在校勘、训诂上颇具价值,它的注解简要切实,多合原意,又能对原意补阙阐述.  相似文献   

9.
《吕氏春秋》气学思想包含“精行四时”的“圜道说”,“本生”“适欲”“达郁”的精气涵养理论,以及“与元同气”、执一无为的政治主张三个方面,是对先秦道家气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吕氏春秋》同时把阴阳家关于四时之气的思想纳入黄老道家的“精气说”范畴,在继承《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等黄老道家养气以施无为之治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保证君主政令畅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先秦黄老之学渊源与发展研究长期以来主要集中在天道观、政治理念、君臣观念等方面。其军事观念主要见于《鹖冠子》《文子》《黄帝四经》和《淮南子·兵略训》等尚未获得应有关注的先秦黄老之学文献中,主要表现在:从出兵原则、战争性质和战争守则等方面对战争的认识;从以退为进、以谋略制敌出发,强调以柔取胜,构成了系统的以柔弱胜刚强为特色的用兵之道;在政治与军事关系认识方面,主张"兵之胜败皆在于政",较为客观全面并充满辩证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