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学校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应积极凸显德育功能。基于德育的学校校园文化构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利用教室资源,打造学生德育之家;利用班级走廊,营造良好德育氛围;加强校风建设,构建德育校园文化;加强班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与班集体的教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峰 《教育探索》2003,(2):94-96
只靠显性课程不足以完成德育的重任,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潜在课程的德育功能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班集体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潜在课程必须对其进行教育设计,发挥其德育功能。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整体优化原则,真、善、美统一原则,控制转化原则,突出个性原则和突出层次性原则。对班集体进行教育设计的有效策略是:提高教师素质,引导个性发展;建立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鼓励学生群体参与班集体的教育设计。  相似文献   

3.
潜在课程与课堂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课程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潜在课程听影响具有双向性。教师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潜在课程,形成育人的隐性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改善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建构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挺硕 《文教资料》2006,(17):81-82
近年来,作者积极探索多层次的绿色德育模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育人环境氛围,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格局。本文就绿色德育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姜伟杰 《江苏教育》2023,(30):26-29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不仅需要强调过程、注重体验,更要关注实效、注重表达。为夯实德育的体验与表达过程,打通体验与表达的通道,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建构德育的“体验—表达”范式,营造“体验—表达”育人环境,开发“体验—表达”育人课程,开展“体验—表达”育人活动,设置“体验—表达”朝阳评价,努力构建儿童道德生活新样态。  相似文献   

6.
潜在课程是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潜在课程的影响具有双向性。教师要努力构建良好的潜在课程,形成育人的隐性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做到:充分利用教学的物质条件,精心设计物质环境,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改善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方式和师生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建构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育人无小事,生活即德育"。正因为德育无处不在,而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又在课程育人,所以学生的一切生活细节都应看做是德育的课程资源。基于此,我校构建了"大课程德育"的育人体系,即贯穿一个主题——生活育人,围绕四条线索——启迪、陶冶、激励、养成,依托多种课程实现"课程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四个育人模式,有效实践着道德形成过程的"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蔡雯雯 《林区教学》2022,(6):108-112
通过问卷对石狮地区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当前初中生道德敏感性总体水平高,但存在结构差异。数据分析显示道德敏感性可分离出责任敏感性、规范敏感性、人际敏感性和行动敏感性等四个因子,并受到性别、户籍、父母学历水平等因素影响。提出四项策略:加强家校联动,提升家校共育实效;强化课程思政,构建教师德育共同体;加强爱心教育,构建德育人文环境;聚焦育人初心,营造社会道德情境。  相似文献   

9.
浅析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创设和优化和谐校园文化环境,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和谐校园文化在优化育人中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费长生 《考试周刊》2011,(1):220-221
德育就在孩子的身边.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搜集,身边的德育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老师要用身边的德育营造育人氛围,用身边的典型育人,用身边的德育小活动育人。  相似文献   

11.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国家事权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国家宏观管理和统筹指导下激发公共治理的活力,不断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实现课程要素、课程类型以及课程设计思路等核心维度的整体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现,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构建一体化与多元共治的课程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核心动力,以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为主要途径,全面提高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德育课程改革已走过十年历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建构了生活化德育的基本理论,推动了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了学生道德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把德育教材建设带入多姿多彩的新时代,从而变革了学校德育的整体面貌。当然德育课改中也存在着教学目标虚化、教学设计偏颇、教材使用迷失、忽视农村学生生活等问题。今后十年德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强调要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提升德育课程的教学品质和研究品质,深化德育课程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3.
师德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国家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推动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自身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关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道德伦理价值。现今大多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道德经验不足、改革的道德正当性缺失、改革的领导模式封闭、改革中带有“绩效表现色彩”的形式化和功利化趋势等问题。关注教育课程改革的道德诉求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民主决策,凝聚价值共识,警惕改革阻挠及风险,恪守道德领导。  相似文献   

14.
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发挥整体育人合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构建高校大德育课程体系的主要途径有:整合德育课程内容,构建切合实际的大德育课程内容体系;加强理论性课程、实践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构建以"新三中心"为理念的大德育平台体系;加强组织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的建设,建立行之有效的大德育课程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家庭生活是青少年道德生活的一部分,为学校课程德育提供鲜活的德育资源,家庭德育与课程形式的德育在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中是相互关联的。当前,处于社会发展变化中的家庭在结构上发生了变迁,必然带来家庭伦理道德和家庭德育的变化,最终对学校的课程德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课程德育的发展要求其自身必须面对现实,在内容、模式、方法等方面采取相应改革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一种文化,它内在地包含民族地区的文化。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与其社会生活有天然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民族文化取得合法的身份,要求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有足够的民族文化自觉,让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民族地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又为民族地区的语文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有效地充实语文德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高校德育研究的后现代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后现代教育理念角度反思我国高校德育,笔者认为:高校道德教育目标应追求普适性规范,重视多元价值并存;高校德育课程内容应摆脱封闭模式,构筑理论课程、经验课程与生活课程的共同体;高校德育策略应提倡对话体验;高校师生关系只有“去中心”、“去圣化”,才能真正实现师生平等、民主交流,从而建立完整、开放、自由、高效的高校德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德育课程具有践行性特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海南中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海南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建设可以借鉴日本中小学的体验教育模式,将德育与体验联系起来,重视道德体验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创造能力、劳动观念和集体协作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归生活"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本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获取思政教育知识,明确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目标。然而现阶段,在实际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与建构主义理念不相符合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此,在今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育原则,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创建健全的课程思政教育规划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在对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为弘扬传统美德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德育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应重视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整合,引导学生加强对传统美德的认知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