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3月2日下午,我刚刚走出国博"罗马尼亚珍宝展"室,便从当日的《北京晚报》获息,国家文物局在京宣布: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墓主为汉武帝之孙、第一代海昏侯、"汉废帝"刘贺,《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首博开幕。这给我这个十分关注海昏侯墓发掘进展的文物迷一个意外的惊喜,如同一个美食家面对饕餮大餐迫不及待的心情。第二天上午,我便走进首博地下展厅,在441组(件)国家级的"金色名  相似文献   

2.
<正>中亚民族以猎牧为生,站在悬崖边缘,回看来路崎岖不平,向前远望却又无路可走,"悬崖猎人的哀歌"既是两位诗人的哀歌,也是整个中亚民族的哀歌。中亚民族历史上受到外族的压迫,展望未来依然前途艰辛,两位诗人正站在悬崖边缘,为民族命运苦苦求索。于是,这本谈话录定名为《悬崖猎人的哀歌》。  相似文献   

3.
赵文心 《世界文化》2007,(12):22-23
翻开《法兰西组曲》,读了全书的第一句“天热了,巴黎人想。”我便把书合上,迟迟不想打开。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极少有作品在故事的开端便攥住我的心。一部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经受战争痛苦的作品以这么简单而又蕴含丰富的句子开启,巴黎人的命运之旅将走向何方?我得读下去,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引书》一篇的字词考释和文句断读问题提出了八条补正意见,包括简十的"累足指,上摇之"当断读为"累足,指上,摇之";简一三等处的""应读为"俛";简一四的"穷视"当读为"弓视",又其中的"踵"字当改隶作"蹱",读为"踵";简一六的"臬栗"当改作"枭栗";简一八的"啮"当读为"胁";简二四的"虎引"当改作"柜引",读为"倨引";简二六"后挥肩上左右"一句中,"左右"后应补"挥之"二字,整句话也应断读为"后挥肩上,左右【挥之】"。  相似文献   

5.
胡继华 《中国文化》2014,(2):160-179
1795年,荷尔德林开启了其诗哲生涯。受席勒耳提面命,青年诗人濡化浸润于“哀歌”灵氛之中。自命为“自然之友”,面对伤风败俗的社会,哀婉人性不复圆满,痛感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席勒长吁短叹,悲情润笔,催生出浩叹《哀歌》,后将之更名为《散步》(Der Spaziergang)。  相似文献   

6.
说“三正”     
来新夏 《寻根》2011,(4):14-16
春天来了,天气暖了,身体也感到增加了些许活力,便想读书遣闷。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册商务版“国学基本丛书”中清人陈奂著的《诗毛氏传疏》来读。书自动张开,原来夹着一张已经黄脆的小笺,  相似文献   

7.
江西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衣镜及衣镜上的铭文与画像,蕴含了丰富的含义。衣镜铭文中提及的"右白虎兮左仓龙,下玄鹤兮上凤凰"证明了汉代存在一个包含"玄鹤"的四神体系。衣镜架上的孔子及其弟子画像、关于孔子及其弟子生平的文字,表明墓主刘贺深受孔子思想的影响,也暗含着墓主被废帝位后曾有过深刻的反思,以孔子的话语检视、约束自己。漆书最后几句的文字应当取自司马迁的《孔子世家》,可证刘贺曾读过《史记》。  相似文献   

8.
正读完一本小说,人们常有一问"究竟"的习惯。如果恰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便能舒一口气,大有原来如此、豁然开朗之感;如果答案一时没有得到破解,通过反复推敲,也能大体琢磨个究竟出来;然而,对于亨利·詹姆斯(1843—1916)的小说《螺丝在拧紧》来说,通读或细读之后,随便敛个话题,想一寻究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思前想后,似乎总也找不到恰当的答案,却又心有不甘,终至魂牵梦萦,恐怕这就是詹姆斯意欲留给读者的"思念效应"  相似文献   

9.
正请人为逝者撰写碑文及墓志铭,在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内容一般包括墓主家族渊源、生平事迹、时人评价等。章学诚在《文史通义·砭俗》中说:"墓志始于六朝,碑文盛于东汉。"当然,这些文字,尤其对墓主的评价,往往是溢美之词,碑文因此被称为"谀墓文"。尽管如此,这些石刻文字仍是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其中保存了一些真实的内容。墓主的籍贯、家世、履历等一般都是可信的,名人的碑文或墓志,  相似文献   

10.
赵玫 《世界文化》2014,(2):42-45
<正>然后便是伍尔芙欣赏的普鲁斯特,也是她说得多的作家。她读他的《追忆逝水年华》。她便禁不住地总是要谈论他。足见《追忆逝水年华》对她的震撼。她欣赏他。那是因为她和他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养尊处优,他们都高贵优雅,他们都脆弱敏感,并且他们都被某种疾病侵袭着。于是她对他便有了种深刻的亲和力,那是种生命的相通、气质的相近。所以伍尔芙在谈论普鲁斯特的时候,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在谈论她自己。普鲁斯特之于伍尔芙,就像是她手中的把钻石。她总是任意将它  相似文献   

11.
正读威廉·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不会忘记朱丽叶不愿嫁给帕里斯伯爵,为逃避这不幸的婚姻,她求助于劳伦斯神父。好心的神父便送给她一瓶"炼就的液汁",教她当晚上床以后喝下,说是之后她就会全身"都像死一样僵硬寒冷";但过了42小时,她又会"仿佛从一场酣梦中醒了过来",然后便可以让罗密欧带她出走了。只因通知罗密欧的信件被耽搁,致使  相似文献   

12.
庞慧 《寻根》2008,(1):18-22
思乡是中国文学史上绵亘不绝的主题,或浓或淡的乡愁,弥漫于三千年文学史,以致一般的应制或应景诗文,也往往将思乡作为主题。似乎一提到乡愁,便能激发出中国文人的无限才思。式微,式微,胡不归?春秋时代的百结愁肠,在接下来的两千多年里竟然一直不得舒展。一本《汉乐府》,大半是羁旅哀歌:“欲渡舟无楫,欲归家无人。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恬淡如陶渊明,便率性赋一篇《归去来兮辞》;洒脱如李白,在夜阑人静之时,也禁不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旷达如贺知章,也不免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惆怅。  相似文献   

13.
《寻根》2017,(6)
<正>李穆墓志研究概略1970年8月,山东肥城边院镇东向南庄村南出土了李穆夫妇的墓志。李穆,北宋兖州奉符县奉高乡军寨庄(今边院镇东军寨村)人。民国18年(1929年)《重修泰安县志》卷三《舆地志·胜概·古墓》载:"李穆墓,在东向北军寨庄西半里许……其裔自宋迄今聚族而居,祖茔在东向南庄前。"李穆夫妇墓志即出土于其父李忠信墓西的一个大坑。志文亦载:"葬公(穆)于  相似文献   

14.
听涛爱琴海     
今天,一个名叫潘纳尤迪斯-特拉努里斯的希腊作家,带着他的一部名为《在砖窑的那段日子一牛角村》的小说来到中国,就像爱琴海畔激起的涛声,为中国读打开了一扇了解当代希腊学的窗子。《在砖窑的那段日子-牛角村》中版日前由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与新书发布会同时,特拉努里斯还向北京外国语大学捐赠了价值5万元人民币的书籍和音像资料。[编按]  相似文献   

15.
1986年至1987年發掘的湖北荆門包山2號墓,報告《包山楚墓》已于1991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墓中大量竹簡引起學術界的重視,特别是簡文的紀年,有不少不者討論,發表了一系列意見。這些記年的最後一個,是"大司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歲",墓主左尹昭(?)卒葬即存該年,因此與墓  相似文献   

16.
《寻根》2020,(5)
正七夕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被喻为"中国情人节"。《天仙配》中牛郎织女争取婚姻自主,盼望早日团聚,以及对夫妻恩爱、耕织自足生活的强烈向往和勇敢追求是七夕节的主题。还有就是"乞巧"了,它反映妇女们希望自己变得心灵手巧,能够适应以男性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特别在旧社会处于无权和受  相似文献   

17.
正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简称《景教碑》)研究中,最早有关景教记载的是李之藻所撰《读景教碑书后》,由于后人对文中"岐阳同志张赓虞"的误读,造成《景教碑》研究的混乱。作者通过跨学科、多方面大量爬梳资料后,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历史文化背景,大胆得出"岐阳张赓虞"就是"温陵张赓"之误的推断,试为《景教碑》研究提供新的思路。李之藻《读景教碑书后》中有"庐居灵竺间,岐阳同志张赓虞惠寄唐碑一幅曰:迩者长安  相似文献   

18.
《易经·井》卦中的"井"指墓穴,《井》卦原始说的是殷周时期宗教墓祭文化。从卦爻符号来看,内外卦(巽■、坎■)和互体卦(离■、兑■)都与古代祭祀有关;从卦辞和爻辞的内容来说,《井》卦描述的是墓葬祭祀的过程和祈求福佑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7,(6)
<正>纣王墓位于淇县淇水河畔,由县城的云梦大道东行约8公里到达淇河桥便可看到。冢呈长方形,高12米,长50米,宽25米。墓前有一通巨碑,碑上有"纣王之墓"四个大字,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在1987年题写。纣王墓的北边几十米处,有两个小型墓葬,分别是姜皇后墓和苏妲己墓,三座坟墓呈南北排列。历经三千余年,纣王及姜王后、苏妲己的墓葬还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不易。在2008年公布的第五批河南省文物  相似文献   

20.
丰家骅 《寻根》2010,(1):81-83
<正>读《史记》、《汉书》,常看到官员的俸禄有"秩万石"、"秩二千石"、"秩八百石",对这个"石"字,有不少《史》、《汉》注本比较轻忽,一般都不加注。《辞源》里的"石"字有多种义项,作量词用时,一是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