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玉莹 《广东教育》2009,(11):33-34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情,意中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遵”作者之思路。“入”作者之胸境,才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建构和语言体验。作教学中.根据情境的不同功能可以创设直观情境、问题情境和想象情境。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作者表情达意的载体,载体是否有活力,直接影响到读者对你的作品的第一印象.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生动形象的语言,能使人如见其形,如见其境.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常用技法有善用修辞手法、引用诗词名句、巧选句式、突出细节描写、巧用成语等.  相似文献   

3.
尹红斌 《语文天地》2010,(11):21-22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可见。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达到“意境深远”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只有作者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达到“意境深远”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的创作讲究“虚实结合”。在一首诗中。一般地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纯粹的写景和抽象的抒情都缺少生气和韵味。所以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便成为创造诗歌意境的重要方法。领会虚实结合,便成为品味诗词意境的一把金钥匙。唐代刘禹锡说“境生于象外”。指出艺术意境具有“象”(实)与“境”(虚)两个不同层次。欣赏者充分调动想象力.通过“象”这一直接呈现于欣赏者面前的外部形象去领会“境”这一“象”外之旨.由实入虚、由虚悟实,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意中之境、飞动之趣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6.
虚实相生是常见于诗歌、绘画、书法中的创造和开拓意境的艺术手法。所谓“实”即据实描摹,是眼前之景,当下之境;所谓“虚”是指虚拟想象,是想见之景,虚设之境。虚境可以是过去或未来之境,也可以是神幻或梦中之境。虚境和实境既可以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
陶静先生把阅读心境分为“欣悦”“抑郁”和“虚静”三种类型,认为“最适合阅读的接受心境是情绪的虚静状态”.作者则认为抑郁心境更适合阅读,理由有四:第一,陶静先生所谓的“虚静”,在现实生活中是极为少有的.第二,倘若认为抑郁心境“不太适合阅读”,这就忽视了文学的疗伤价值.第三,处于抑郁心境的读者,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第四,在抑郁的心境中阅读,尽管会改变原文的情感基调,使理解发生偏颇,但这是毋庸担心的,因为读者有权利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陈英 《江西教育》2000,(11):32-33
叶圣陶先生在著名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这一语文教学思想方法,归结起来就是要“遵路”、“入境”与“悟神”。这里所说的“路”是指文章作者的思路,即作者写文的思维过程;“境”指作者的思想境界,文章的中心思想;“神”指文章中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遵路”,就要引导学生弄清字词句段篇的各种关系,探明作者思路;“入境”,就是要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与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悟神”,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语言,领悟语言,捕捉语言的神韵。…  相似文献   

9.
散文的意境,就是散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客观物境、生活图景相交融而熔铸在作品中的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即内情与外物、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意境是散文美的灵魂,在各类文学样式中,散文最长于自如地抒写作者在观照生活时产生的各种感受和情思,并以抒情的笔触将这种体验、感受中的生活情境写入作品,使其在作品中获得再现,这就形成了散文创作中的艺术境界。作为主观思想情感与客观物境及生活图景相融会的意境,其主要审美功能是引发人们产生艺术想象或联想,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感染…  相似文献   

10.
诗歌创作成功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但意境的创造尤为重要。意境的创造又有“实境”与“虚境”之分。“实境”为根本 ,“虚境”的创造以“实境”的创造为基础。只有在“实写”的基础上适当地予以“虚写”,方能达到虚实相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妙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雨霖铃》写别情,是柳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金十大名曲之一。作者在倾诉难以割舍的离愁中.抒发了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前途暗淡的凄凉情绪。柳永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无论诗词、曲赋。都讲究意到笔不到;讲究韵外之致,弦外之音,象外之象的意境、物境,寻取“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特殊情致。在有限的篇幅内包含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内容。柳永在这方面.将虚和实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2.
诗歌鉴赏常会用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那么到底什么是虚实相生呢?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应注意“虚”“实”的不同内涵和二者的辩证关系,联系具体作品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这里强调了口语交际训练的互动性,学生只有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才能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加强“互动”。一、创设“互动”情境,激发训练欲望创设情境,可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口语训练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以图设境、以音设境、以物设境、以演设境、以事设境、以文设境等等。下面着重介绍以事设境和以文设境:1.以事设境。就是以生活实事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生…  相似文献   

14.
以虚悟虚法。 诗歌中还有“妙悟”一说,此说古今皆有信奉者。古代的“以禅入诗”的诗作,当代推崇心灵造境的“朦胧诗”,都颇得“妙悟”性灵之神韵。其诗意冲淡,空灵迷离,“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此类独抒性灵的诗作蕴藉含蓄,色彩斑斓,蕴意新鲜,语言优美。对这类诗作,不论古今,都是可以选优一读的。读时可采取“以虚求虚”的方法,即以诗篇朦胧的意向为感受的对象,大而化之阅读,朦胧感受,意会其境,不必求其甚解。  相似文献   

15.
诗词中意象和意境都是虚境与实境的统一,但二者相比,意象仍停留于“象”,偏于“实”:而意境已超然“象”外,得“境”之环中,偏于“虚”。“虚”“实”概念在诗词鉴赏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感性和理论上的把握。  相似文献   

16.
耿立 《英语广场》2021,(11):51-53
对于口译译员来说,从掌握语言和言语外知识到完成口译的每个阶段都不容易。掌握语言阶段属于口译的“译境”阶段,而对言语外知识的掌握是口译“意境”的基础。要实现从“译境”走到“意境”,译员必须发挥译者的主体意识,对信息或者言语外知识进行解读,让源语信息能够清楚明白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解读”是和“释义派”理论提倡的“释义”同样重要的口译环节,但是比“释义”更复杂、有效。“解读”是口译“译境”到“意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鲁青 《考试周刊》2010,(40):112-114
语用预设对于成功的语言交际来说非常重要.它可以为语言交际提供背景信息,从而使交际参与者全面深刻地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特殊语言交际方式,它通过书面语言这一媒介来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作者通常是缺失的,只通过文字来传递所要表达的内容.因此读者需要充分调动预设信息来正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本文分析了语用预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揭示了其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沉默”作为一个文论概念,首先应是由马舍雷提出的,他针对的是文本和意识形态间的关系,强调文本意识形态的隐秘性。“沉默”是由作家设计而成的,也可能是无意而为。“沉默”本身具有否定性质,这是语言本身的有限性所致,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无奈,这势必使文学成为艺术就具有了超语言性。“沉默”以一种无限澄明的存在构建作品存在的样态,它发出的充满感召力的“召唤”吸引着读者与作者进行内在心灵的对话和沟通。“沉默”要以想象性阅读活动来诠释其内在的美质特征,从而使文本意义呈现无尽的“绵延”之态。“沉默”不是虚无,而是一种有限的遮蔽。  相似文献   

19.
一、用词破常规,陈词焕新境 《威尼斯》这篇游记体散文,不仅在行文构思写法新.立意新颖外,用词也去熟换新。作者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艺术感受,突破习惯性的思路,摆脱了习以为常的表达模式.创造出最能体现自己独特风格的不同于他人,不复常规的语言,读后妙趣横生,自添美感。 如文中说:“曲词自然是意大利语,意大利的语言据说最纯粹、最清朗”“教堂左右那两溜儿楼房,式样各别,并不对称。”在这两句话中作者用“清朗”“各别”换去了我们极为熟悉的“爽朗”“各异”。这些词一换,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相当陌生的,可是由于作者去熟词换新词,让读者产生一种新奇的愉悦感受。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