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余锋 《时代教育》2012,(11):49-50,4,5
为了解涉外专业大学生对现代礼仪,尤其涉外礼仪认知的情况,为开展涉外礼仪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对集美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部分涉外专业约30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对各种礼仪知识及涉外礼仪知识缺失,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学习礼仪者占91.5%。本文认为,高校涉外专业应该开设"跨文化交际与涉外礼仪"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涉外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和厦门理工学院部分涉外专业约500名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具备的各种礼仪知识及涉外礼仪知识缺失,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学习礼仪者约占调查对象91.3%(454∕497)。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涉外专业应该开设跨文化交际和涉外礼仪方面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灌输涉外礼仪知识,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涉外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网络信息全球化时代,高校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求,如何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高校音乐教育质量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本文试图探讨有关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应具有的信息素质与教育技术能力,以及如何将网络信息技术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进行整合,构建适应网络信息化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4.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16—2020年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分析近5年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目的地的变化趋势及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出境深造趋势,研究发现:本科生出境深造规模和比例受疫情影响明显下降,出境深造有转为境内深造的趋势,境内深造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的深造首选;本科生出境深造呈现出美英两国双聚集、留学目的地多元化及在亚洲国家和地区就近留学的趋势;疫情对工科专业本科生出境深造的影响大于理科专业,对经济管理类和社科类专业的影响大于人文类专业。"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生出境深造的新动态将在未来五到十年开始影响我国高层次人才的留学经历结构,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将成为未来人才成长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各界已普遍认识到提升理工类高校、特别是理工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诸多措施,然而所取得成效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对提升理工类高校人文素养问题的认识依然不够深透,未真正意识到其对于民族文化素质、人的全面发展及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重要意义所在。另一方面,制度不够完善、管理欠规范,校园文化建设力度不够及对人文专业发展重视不够等,是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原因。只要树立正确理念,进一步实施有效措施,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一定能步入坦途。  相似文献   

6.
涉外仲裁人才培养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类型化探索,标志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格局的形成。高校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涉外仲裁的特征决定了涉外仲裁人才的目标特性为专业性、服务性和灵活性。涉外仲裁人才培养的困境在于高校未赋予国际仲裁明确的课程地位,同实务部门的协同培养不够深入,与涉外仲裁人才培养需求产生脱节。首先,高校应利用现有平台,确保国际仲裁在本科生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夯实学生专业性。其次,应将模拟仲裁庭比赛作为实践教学策略以帮助学生践行服务性。最后,高校与实务部门需在授课与实践方面切实形成协同培养,进而由实务部门发挥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方面的优势强化学生的灵活性素养。  相似文献   

7.
本科生导师制在应用型高校不断盛行,在高校教育模式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围绕盐城工学院车辆工程专业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教育成效的情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今后本科生导师制在车辆工程专业的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适时而生,它有别于高校交通工程专业传统本科教育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和意义,提出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与建议,为我校实施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导师制提供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文章主要通过文献阅读的方法梳理了近三年来有关二者关系的一些认识,认为目前对人文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还研究不够深入,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通识教育模式,让传统国学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一起来完成高校育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在学校方面表现为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专业职业教育,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传统文化养成教育不够系统,尚未形成有高职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功利主义导致传统文化教育被边缘化;在学生层面表现为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学生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不多。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在我国众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两种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理工高校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即通过树立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在科学教育中挖掘弘扬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崇尚追求科学价值;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两种教育的融合;营造两种教育融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人文传统等都是近些年海内外学术界、知识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的现象比较突出,带来学生文化素养贫乏,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等负面效应.因而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使人文知识浸润于专业知识之中,人文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世纪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大学人文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大学人文科学教育价值理论基础薄弱、实践方向不明、具体措施不利的局面长期存在 ,影响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制约着人才规格培养的完善和提升。加强人文科学教育 ,关注其价值基础研究 ,明确其实践方向 ,营造浓厚的人文科学精神氛围和通识人才培养环境 ,是创建新世纪大学校园精神文明的内在要求 ,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4.
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质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医学人才和创建和谐医院。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存在人文教育弱化现象,人文课程设置不足。医学高等院校必须加强人文教育,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医学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和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格完善,它对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工科院校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需要在教育观念和认识上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应有的地位,在课程体系上系统设置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针对当前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创意人才培养的经验,湖南高校在艺术类专业创意人才教育中应转变以技能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人文教育;在打破传统学科专业划分的基础上,以跨学科的"课题制"方式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强调设计实践中高校如何与企业建立合作,打造"工作室"制度的共同研究机构;整合、利用网络共享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合作教学与课程网络平台,从而促进教育的互动发展,为培养创意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萍 《教学研究(河北)》2008,31(1):45-47,51
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载体。高校要把教育改革与建设理想的校园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于校园文化之中。本文重点探讨了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校园丈化的教育导向功能、开发与创造功能、娱乐调节功能和激励凝聚功能等。  相似文献   

19.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当前各个高校都注重对学生分别开设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课堂,力图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但实际上,科学教育中的内容与人文教育中的内容能够实现互通,并且二者能够进行和谐的运作,并且促进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各大高校的教育者应当从结合科学教育以及人文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中人文教育薄弱,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积极开展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培养现代人才、创建和谐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文章提出在高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文理兼备的综合型人才,是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学教师必须面对和完成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