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要求教师自身的品德素质过硬,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为我国培养具有德行的人才;协同育人是党和国家对高校教育的最新要求,高校应该整合自身资源,促进协同育人的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升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提高我国人才质量。本文叙述了立德树人与协同育人的概念,探讨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方法与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2.
德育,立德树人的根基所在;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立德树人功能,从中产生的德育价值,对学校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思考和实践、从教师关注、学生投入、学校引领等方面让德育融入体育,实现一体化,让"寓德于体"真正地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3.
4.
张磊 《教师》2020,(10):3-5
由于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核心作用,因此山东省临胸县龙泉小学以课程为引领,完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育人课程体系,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从而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目标,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进而全面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国家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国家事权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需要在国家宏观管理和统筹指导下激发公共治理的活力,不断促进多元主体的合作共治,实现课程要素、课程类型以及课程设计思路等核心维度的整体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现,应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构建一体化与多元共治的课程制度体系为保障,以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核心动力,以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为主要途径,全面提高德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6.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学德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构建“国家成德、社会公德、群体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五德”育人目标体系,将“立德”的目标具体化、体系化、序列化,并通过层次性、渐进性的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与提升,实现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中学阶段上承小学,下启大学,是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带领下,中学基地校进行了很多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下面,以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为例,谈一谈学校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方面的探索。1.立德树人构绘同心圆构建德育同心圆,首先要找准圆心——立德树人,要让所有教师认同并积极实践,然后思考这些同心圆不同的"半径"包括哪些内容。  相似文献   

8.
周富 《天津教育》2021,(7):159-160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等内容。重视对新时代新人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够担当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个学校紧抓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并通过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塑造他们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秉承"至善"的校训和"人格完善,学业精进,体魄强健"的育人目标,积极探索"德育一体化"的路径方法,包括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网络、能力素养和德育队伍的一体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势在必行.艺术类高校因艺术专业和艺术专业大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特点,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各艺术类高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可回避的困境,涉及教师主体、课程体系、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构建新时代课程思政工作体制机制,必...  相似文献   

11.
12.
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成立两年来,在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领导支持下,始终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推进一体化德育研究的机制建设和实践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积极作为,服务学校德育实践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深深影响了每一个人,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每一个学校和家庭。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此背景下,立德树人工作面临很多新考验,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工作也面临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安媛 《天津教育》2020,(1):35-36
2017年8月,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为《指南》),成为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指南》明确了中小学德育的总体目标和不同时期的阶段目标;指出德育的五大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德育的六大育人途径: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4.
陆启威 《江苏教育》2023,(15):26-28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句话既有明确的育人指向,也有丰富的育人内涵。教育管理者需对立德的核心内容、育人和立德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何以能够实现立德等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并在实践层面找到有效的实施路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立德树人的角度阐述学校课程德育的建设路径,试想从课程德育的方向性把握、课程德育的整体性构建、课程德育的校本化实施、课程德育的多样化评价这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以上述几个方面来分析,有助于深化理解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的落实,同时也能为学科育人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是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是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各高职院校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坚持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模式,坚持制度建设强化保障;并兼顾内生和外生动力机制的协作发展、兼顾学生和教师共同主体的协力并进、兼顾培养机制和教育方法的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17.
1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学校着眼未来,立足实际,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习宣传中,融入师德师师风建设中,融入校园文化营造中,并与养成教育活动及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的重中之重。学校着眼未来,立足实际,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习宣传中,融入师德师师风建设中,融入校园文化营造中,并与养成教育活动及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立人先立德,这是自古不变的真理。新的发展形势下,我们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会议精神的引领下,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根基,也是完成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小学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是教育界从事思政教育工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从七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希望可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