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语文》2009,(7):F0003-F0003
吟诵,是汉语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古典诗文的活态,也是特别适合汉语文学习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三千年来代代相传,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为了抢救这一文化瑰宝,在中小学教育中推广吟诵方法,促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化开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将于2009年10月10日-14日在北京主办“中华吟诵周”系列学术活动。在此诚邀教育界人士与会,共同探讨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吟诵是中国古典诗文的传统创作方式、诵读方式和教育传承方式,在私塾教育系统抛弃百年后回归,却面临失传危险。传统吟诵虽采用当时的文读语音系统,与普通话吟诵在语音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重在分析山东青州传统吟诵与普通话吟诵在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差异性,以探究其中的对应规律,促进山东吟诵文化的传承、研究及发展。  相似文献   

3.
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指有节奏地、有音调地大声诵读诗文,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代代相传,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李白就有"吟诗作赋北窗里"这样的诗句。中国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吟诵既不同于从国外舶来的朗诵,也不同于乐音。  相似文献   

4.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和统编语文教材都把古诗文的读法称为诵读。诵读不是一般的朗读,也不是朗诵。诵读是重视古诗文声韵基础上的有节奏、有韵律、有韵味的读。诵读固有的、正确的、高级的读法是吟诵,即古诗文的固有读法。广大教师由于对吟诵不太了解,所以使用了诵读这一相对宽泛的概念,但是未来吟诵的读法应该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5.
诵读,是语文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诵读的传统,尤其对诗歌的诵读更加重视,因为古诗词本身就是语言艺术,大多可以配乐吟唱,具有极强的音乐性和节奏性,古代诵读诗词用“吟诵”的方法,即接近于歌唱的诵读,但也同诵读一样,“都要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中国的吟诵传统是与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一同开始的。《论语》中就有“诵诗三百”的话。《孟子》也说:“诵其诗,读其书。”孔子堪称我国古代第一位著名的诗文吟诵专家,《庄子》里就有记载:“孔子读《春秋》,老聃踞灶觚而听。”屈原《渔父》中有“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说法。其他如《孔雀东南飞》有“十六诵诗书”句,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有“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句。  相似文献   

6.
吟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文言文教学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观,重视诵读和诵读方法的指导,这样可以达到以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吟诵作为中国传统的读书法,以其自成曲调、情通古人、修身养性的特性,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吟诵阅读法的特点和初中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要求,认为吟诵古典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进一步从诵读“诗韵”、启引“诗思”、体悟“诗心”、践履“诗行”四个方面探究吟诵在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但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积累,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战役。经典诗文诵读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学生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主要方式。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反复吟诵、自主吟诵、拓展吟诵的三步走策略让诵读教学另辟蹊径,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吟诵     
李白诗云:“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诗云:“新诗改罢自长吟。”吟诗,是古代文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人人都会的事情。诗词文赋,从来就不是朗诵的,而是吟诵的。所谓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诵,就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按照诗文内在的格律或节奏来吟诵,而这一点,正是西方传来的朗诵法所忽略的。吟咏和诵读的区别,在于吟咏多有曲调,而诵读多无曲调。  相似文献   

10.
一、“节日经典诗词”诵读,领略民族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前后,带领学生用各种方式吟诵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词,是我校语文教学的特色之一。元宵节前后,吟诵《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正月十五日夜》(唐·苏味道),让学生感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美好景象,感受“宝马雕车香满路。  相似文献   

11.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这种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与朗诵有明显区别,吟诵可以分为"诵、吟、歌、唱"四种形式;吟诵要遵循"平长仄短、依字行腔、依意行调、文读语音"等规则;吟诵是方言文化绝佳的表现形式,推广和传承诗词吟诵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汉译佛经诵读方式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的研究认为 ,汉语佛经的诵读来自梵文的诵经。本文认为 ,汉译佛经的诵读方式 ,更多地是借用中国传统的唱诵形式 ,或者说 ,以此为基本方法而吸收了梵文诵经的某些方式。主要根据是 :咏经之声律创自曹植的说法 ,是咏经之声传自汉代的证据 ;“译文者众 ,而传声盖寡” ,是佛教翻译家对华声之诵经主要吸收我国传统吟诵形式的间接说明 ;汉译佛经的本文采用传统赋的形式 ,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汉译佛经的诵经方式是对传统赋的讲诵方式的继承 ;佛家的俗讲主要借用秦汉以来俗赋的诵读方式 ,这进一步证明 ,汉译佛经的诵读方式源于秦汉以来赋的诵读方式。  相似文献   

13.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汉诗人的主要创作方法。吟诵淡出国人的视野已近百年,随着有识之士的抢救和呼吁,近年来吟诵又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本文主要探讨吟诵走进文言课堂的几种教学模式:在吟诵中背诵、在吟诵中涵泳、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练笔。吟诵走进语文课堂是对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也给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契机。  相似文献   

14.
<正>古往今来,中国人一直崇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不仅培养人的优雅气质,而且能涵养人的内在精神。在时光的酝酿中,见过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都会不断地融入思维,融入习惯,成为我们与众不同的精神特质。吟诵,泛指读书,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两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吟诵,是按一定节奏、韵律和腔调,有感情地吟咏和诵读古典诗歌的一种读书方法,是人们进行诗歌学习、鉴赏、创作和传播的有效的传统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各种形式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正方兴未艾地开展,专门的吟诵学会也已宣告成立。究竟什么是吟诵?古代的吟诵和现代的朗诵、朗读之间,究竟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16.
<正>一、吟诵教学简介何为吟诵?吟诵是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是中国人两千年来传承古典文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汉语诗词文赋大部分使用吟诵方式创作的。根据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吟诵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吟诵既不是朗读,也不是唱歌,它介于朗读与唱歌之间。吟诵需要依循古诗词的音韵、节奏,结合自己的理解,用高低抑扬的腔调将古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内容表现出来。吟诵是一个细嚼慢咽、不断回味、且在其中伴有自己领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7.
论语文诵读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让学生反复吟诵以理解课文,不强调诵读前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当代语文教学则重在对课文的分析,轻视诵读,也欠全面。执教者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情达意的诵读,从而凭借语感进入到“口诵心惟”“品味”的理想境界。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8.
中华吟诵协会秘书长徐健顺教授所讲授的吟诵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并深深的喜爱上了吟诵。
  吟诵是中国传统古诗的诵读方式,是音乐、语言学和文字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没有曲调,是以声韵涵义为本、入短韵长、虚实重长、平长仄短、平低仄高、依字行腔、依义行调、模进对称、腔音唱法、文读语音为法。吟诵的同时,吟诵者与作品的精神逐渐融为一体,从而达成文以化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一、潜心吟诵,让心灵与诗人亲密接触 诗歌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说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就是情感。因此情感体验在诗歌的教学中是第一位的,而最为直接地表达情感的形式就是潜心诵读诗歌。儿童诗歌教学中,应重读轻讲。摒弃“句句讲解,字字分析”的教学程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声音去诵读,用自己的方式去歌吟诗歌,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观积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吟诵无疑是读古诗词最好的方式,它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有感情地来诵读诗歌,是沿袭已久的传统方法,也是对古诗词最好的诠释。在这反复的吟诵之中,对古诗词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就会逐渐深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吟诵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