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德树人既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又是德育的根基,立德树人的教育意蕴可以从教育目标的"德行"、教育过程的"德行"、教育范围的"德行"三方面进行理解。在学校课程体系顶层设计的背景下,立德树人引导下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教育者从立德树人的教育内涵出发,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的框架,进而优化课程体系,不断细化德育内容、落实德育课程的实施、构建立体化的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德性与德行的一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方伦理思想中,德性与德行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重要概念。然而,自古以来中西方伦理学界对德性与德行的具体使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却始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用"德性"这个概念,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出现了"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等说法。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家们一般则用"德"这个概念,但也出现了"德性"和"德行"等说法并存的现象。名词术语上的这种差别不是没有原因的,它集中体现着中西方伦理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问题。在西方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性"(理智德性)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终极目的本身,"德行"(道德德性)则只是完成这种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和手段而已。在中国传统伦理学家的逻辑里面,"德"或"德性"(理智德性)只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一种过程或手段;而"德行"(道德德性)才是人及其实现活动的目的本身。一个人只知道"德性"不等于他有道德;同样,一个人也不是先成为道德的人然后再去做有"德行"的活动。"德性"是人的内在品质;而"德行"则是人的外在品行。内在品质要通过外在品行来表现;外在品行是内在品质的影像。因此,人们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在理论上弄清楚德性与德行的联系及区别,才能够充分认识和找到获得德性与德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3.
"立德树人"是教之本,必是师之范。教师只有德行高尚,才能道行天下。本文从立德树人的意义入手,探讨立德树人在高校工作中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校以"润德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好德行,好人生,好未来"为校训,创新德育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修养,进而滋润学生的心灵,造就有德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以"生"为本,彰显"润德教育"理念一所学校,环境、硬件设备可以落后,但教学观念、学校管理不能落后。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不断学习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用批判的眼光、理性的思维来分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宜宾学院学报》2017,(1):97-101
《论语》中的"君子"是孔子和儒家道德、理想的集大成者,君子之德"受于天,缘于爱,始于孝,成于仁,终于命"。从历史考察,由孝到仁是君子成德的核心路径,是由西周春秋分封宗法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从普遍意义讲,孝是私爱,仁是博爱,由孝到仁是推己及人的过程,惟有自我觉悟的君子才能够做到。爱是出于人本心的,是天生的,君子之德根源于天。当德行理想在现实遇到阻碍,人生无法把握时,人们就只能寄托于超越性的"天"。君子的最高境界是"知天命",君子之德是天赋的,对"天"的信仰给了君子坚守和实现德行理想以信心和终极支持。  相似文献   

6.
正中小学教育的两大基本目标是学有所得,德有所成,通俗点说就是学习和德行(包括价值观念、道德修养、行为习惯及心理素质、性格气度、审美意识等)两不误。比起学习成绩的提高,德行的增益难度更大。学习效果主要靠分数评价,分数基本上通过在纸上写、算就可获得,而德行成绩则要用实际行动参加"考试"取得,并且这种"考试"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防不胜防"。  相似文献   

7.
孔子称中庸为"德",且为"至德".从"至德"与"道"的联系看,它是指道德自由这一最高的精神境界;从中庸与"高明"的关系看,它是指一种"寓伟大于平凡"的德行方式;从中庸与其他德目的关系看,它是一种涵容其他诸德的"兼德".  相似文献   

8.
<正>思想政治课教学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必须加强道德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怀问"道"之心、行尊"德"之路,做一个有道德理想的人。一、以传统文化为引领,夯实道德价值基石《礼记·中庸》曰:"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古人认为,"尊德行"是存心之功,是"存心养性";"道问学"是致知之业,是"格物穷理";君子既要尊重德行,又要明了道理。古人这种"尊德行"与"道问学"的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借鉴与启示作用。如果将"尊德行"视为思想道德教育、"道问学"视为学科知识教育,那么,"尊德行"与"道问学"与我们所说的"教书育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与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平台,以社会实践教学为载体,以专业(职业)思想道德素质要求为导向构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结合"教学模式,适应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需要,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依据."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教学由理论到现实的转变;变单纯课堂讲授为课堂与实践相结合;以德育为导向,实现德智、德情和德行的统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构建幸福生活。所谓有福者必有德,因此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构建学生的幸福人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德行的养成。与说教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相比,作为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的教师之行为举止(teacher’s manner)更能有效地培养并影响学生的道德德行。教师行为举止所揭示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直接的道德影响,是学生获得德行的主要途径。借助亚里士多德对善、幸福与德行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然"所展现的行为举止包括温和、勇敢、正义、友爱等。  相似文献   

11.
在儒家崇礼贵德思想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古代中国,论及德行与文章的主次问题时,常常将德行放在更高的地位,呈现为一种重德轻文的观念.但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提出了“文德皆本”和“德粗文精”的新观念.不但将文章提升到与德行同为君子之本的高度,并且以德行易见为粗,文体难识为精为依据,认为从事文章著述的“立言”较“立德”更有意义.葛洪的这种新的文德观及其论述,为中国古代士人摆脱立德、立功即对政治的依附奠定了理论基础,有助于形成独立的社会人格,从而开辟出一条新的归隐著书的人生道路.葛洪的文德论上承汉魏,下开齐梁,在中古文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道德箴言     
《中国德育》2006,1(4):17-17
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合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德的极致。但这在生活实践之中,并非人人都可获得;有些人达到了充分的幸福,另一些人或仅仅参加优良生活的一小部分或竟然完全无份。  相似文献   

13.
德行成本:学校德育低效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实施道德行为需要付出德行成本。而德行成本过高是我国学校德育低效的原因之一。研究德行成本并对过高的德行成本进行补偿是搞好学校德育的基础,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效果和摆脱当前学校德有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关注休闲、健康和福祉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幸福源自人的心灵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依靠现实生活中的德行。而"和谐"与"德行"首先产生于个体,而达到和谐与德行则需要休闲生活的养护。亚里士多德著名的论断是:一切事物都围绕着休闲。无疑,休闲、健康和福祉,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需要健康地存在与生活,而要健康就不能不关注休闲。  相似文献   

15.
范晓峰 《教育》2022,(2):9-11
于漪老师在新世纪提出了"德智融合"的教育思想,明确指出:"教师肩负的千钧重担须聚焦在对学生滴灌生命之魂.德行和智性是生命之魂.教其德行,懂得做人道理、报效国家之理;教其智性,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有生存、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人的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6.
立德,立言,是古人追求的目标,也是今人所探索的理想内容。德,即是道德。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上,需要完善美好的德行来做根基,假设一个人处世行事离开了道德这个水准,就会"人人得而诛之",从小学就开始的品德教育课程实际上就突出了美好德行的意义。美好德行是一个人成为全人的具体体现,需要切实行之。  相似文献   

17.
初中思政课实施德行教学,需结合教学情境、设置课堂活动、联系多彩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开展课外活动、借助教师德行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行。这样才能打造关注德行的幸福生长课堂,才能实现学生的幸福生长。  相似文献   

18.
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借古代伟人之训言,论当今高等人才培养之形势。提醒当今高学历研究生在树立自身品德的同时,还要树立远大志向。不仅内含"小德",还要培养"大德"。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当今研究生的自身德行与远大理想进行讨论分析,希望能够使研究生的培养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教育过程中真正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以至于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化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语文》2007,(10):86-86
历史上,儒家的学说被奉为治国安邦的正统观点,酒的习俗同样也受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儒家讲究"酒德"两字。酒德两字,最早见于《尚书》和《诗经》,其含义是说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尚书·酒诰》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酒德,这就是:  相似文献   

20.
玉温润晶莹、纯美无瑕的物理特质与理想化的人格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因而形成了"君子如玉""以玉比德"的君子玉德观,玉有了道德化、人格化的特点。玉石在无形中作为君子德行的载体,直接被赋予了理想化的色彩以及人格化的特征,玉中更蕴含"君子玉德"的内核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