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隋书·经籍志》之"梁有"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书·经籍志>是唐初编纂的我国现存的第二部综合目录.著录见存书3212部,而附著"梁有今亡"书竟达1545部.前人多以为"梁有"即指<七录>,而实际上不仅仅指<七录>,它还包括其它的目录.  相似文献   

2.
王靖宇将<左传>纳入"叙事文"的研究领域,史书性质和史官职责却在"中国早期叙事文"的分析解读中缺失,以致在<左传>的意义和人物的理解上,与中国文化产生了隔膜.王靖宇提出的"音乐式"阅读法,与传统的评点学判然分野,不能融通.<左传>音乐式的阅读方法在清人盛于野的<于野左氏录>中有绝佳体现,且与篇章结构的赏析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异系千字文"指仿照周兴嗣<千字文>、或者用一千字表现某种特定内容的<千字文>,与周兴嗣<千字文>即所谓"周系千字文"相对称.本文将我国的"异系千字文"分为三类,而后对朝鲜半岛及日本的"异系千字文"作了分类研究,剖析了其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以三善为康<续千字文>和中村正直<自叙千字文>为中心探讨了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周阅 《中国文化研究》2005,23(3):163-170
本文试图从文学的发生学的立场来考察川端康成的长篇小说<名人>的形成过程.从取材来看,<名人>诞生的最直接契机是川端康成对名人告别赛的采访,以及他对围棋的热爱,而后者还有着更为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另一方面,吴清源及其调和理论以及由此而折射出来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背景,都影响着<名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内涵,并且还进一步影响到川端对文化艺术的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名人与文学作品中名人的距离,显露了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显露了横向的社会文化氛围和纵向的历史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
<杜甫、严武"睚眦"再考辨>一文就<杜甫与严武关系考辨>对他的<杜甫、严武"睚眦"考辨>一文的辨析提出辩解与反诘.文章认为其辩解与反诘要么避开所讨论问题的着眼点、辨非所讨论者,要么又解读再误,要么将明显的有违情理与逻辑的说法强加于人再事辩驳与反诘.文章对上述问题略作辨析,同时再次略为辨析其作为杜甫、严武发生"睚眦"事件诗证的那些杜甫诗歌,根本无法证实其所信从并欲证实的<新唐书>所记载的严武、杜甫间的"杀而未果"事件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墨子事迹仅24字.但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的社会影响依旧很大,应当立长篇传记;从传世资料的角度看,西汉时期墨家传世资料也很丰富,可以立长篇传记;从史书作者的角度看,司马迁受其父影响而重视墨家且对墨家资料掌握丰富,理应写作长篇墨家传记;且据<史记·太史公自序>"猎儒墨之遗文"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本当像写孟子、荀子那样,有介绍墨家思想学说的较长文字,但今本却无.究其原因,当是原有较长的墨子传记,但因在<孟子荀卿列传>篇末,竹简散断而佚失致残.今本<孟子荀卿列传>文末文义未足、文气骤止、无"太史公日"不合体例等,皆为其证.  相似文献   

7.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刘爱情悲剧实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兰芝被遣,二是兰芝被逼再嫁,而在逼者中,其兄起了主导作用.笔者结合江苏仪征汉墓出土的<先令券书>,对第二个环节中的两个疑点作了补证和新释.结论是第一,西汉中期之后直至汉末,妇女改嫁再嫁之风并未受到提倡守节的官方文化太多的影响,兰芝自杀确属殉情;第二,根源于周代宗法制的"夫死从子"决定了长兄在父亲缺席的家庭中的家长地位,这也是焦刘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骆从艳 《职业圈》2007,(10):114-115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教师却对多媒体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对其一些不合理的应用.文章在分析<基础会计>课程自身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多媒体的优势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陈代真谛所译的<婆薮盘豆法师传>,并结合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布顿的<佛教史大宝藏论>、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等文献,通过分析无著、世亲修学弘化的生涯,解读出了瑜伽行派三大师弥勒、无著、世亲唯识学著述流出的分期.  相似文献   

10.
楚简中的诸"司"及其经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在楚地出土了多批卜筮祭祷简,其中常见有名为"司某"的神祗受到祭祷.据统计,大约有司命、司禄、司祸、司慎、司祲、司怪、司褨、司救等八种,它们通常并列出现,同时受祭,且居于天神"太"之后.本文认为,它们大多为天神,是以中官天极("太"太一")为核心的一系列星官,如司命、司禄、司慎、司怪四神.而司祲为主太阳云气之神,也与之有关.其它如司祸、司褨、司救之具体含义尚待进一步探索.对这些神祗的解读,有助于解决经学尤其是礼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例如,<周礼>的成书时间和"六宗"的具体内容,历代聚讼不决,楚简材料似乎倾向于<周礼>成书不晚于战国中期,"六宗"当以王肃说为胜.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xperience of 25 large U.S. orchestras over a 21-year period for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the cost disease. Appropriate measures of input and output are discussed. Measures of productivity, compensation per worker, and unit labor costs ar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to similar measures for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The history of ticket prices and attendance is reviewed, and price and incom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are estim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these variables is explored, and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offered.The author is grateful to Professor William Baumol and two anonymous referees for their helpful comments. She also wishes to thank Heather Dinwiddie and Dan Patterson of the American Symphony Orchestra League for making the orchestra data available. Support for this project was provided by a grant-in-aid of research from Indiana University Southeast.  相似文献   

14.
自庆历、熙丰以后,宋代“《文选》学”由兴盛走向衰落,其衰落的原因很复杂,是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政治运动、文学思潮、新旧党争、科举制度、宋代理学、统治者的好恶、文学家政治家的个人力量、文章选本、审美风尚等均参与其中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仪礼>乐制顺应礼仪主体和主题的论述,通过对变异乐礼文字的比较解读,解析礼乐仪节蕴藏的调理人性、和乐君臣情感、维系社会稳定的调节功能,揭示以乐师、乐器为载体的礼乐文化所负载的鲜明的刚性等级秩序,以及乐礼在具体使用过程中灵活变通的柔性原则和人文关怀的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16.
The technological shift of museums is extensively documented, even if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es on cultural practices and social patterns at large is still lacking. As part of a research programme conducted by the Louvre and HEC Paris, the article proposes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real’ (visiting the museum) and ‘virtual’ (visiting its website) experiences of museums. It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whether the two experiences are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using a newly created measurement scale.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also aims at enriching the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n the artworks’ aura and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cultural experience in the digital age.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的启蒙运动系一种"前启蒙主义"思潮,表现出过渡性的思想特质.它所凭藉和倚重的逻辑基点在于极力强调信仰-情感解放的决定性作用,在其背后暗涌着一股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即作为对儒学"天命"观的反动,它将意志视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前启蒙"思想探索与情感趋向的深层潜隐着更为深刻的逻辑悖论,即对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误读"与二者之间内涵的互换转移.这也是一种抽象化的形式逻辑与实质内涵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儒学复兴与西汉官僚的政治操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盛世来临,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与过去的差别,但核心价值是儒学的复兴。西汉盛世的儒学之士信奉孔子思想,都是有坚守的理想主义者,如辕固生固然是其中代表,而儒学复兴最有力的倡导者董仲舒更是揭示了君权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的政治宗旨,以君权神授的主张实现限制君权的目的。董仲舒把自己的主张运用在政治操守之中,成为西汉儒生官僚在政治操守方面的典范。而以儒生而至大官的公孙弘、宽,以及其他众多官僚,在儒学复兴的旗帜下,他们的言论必称经典,反映其尊孔精神,而其行为,也大体以正直、直谏、忠世论,虽各人不免有过失过错,但大节不失。他们基本合于圣人对儒生的要求,其政治主张也更多体现爱民忠君之精神。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认为秦兵马俑的主要审美特征:一是逼真写实,二是深沉雄大.由此又进一步分析指出这种美学精神,一方面是周代史书纪事求实及<诗经>崇质尚真审美观念的承传和弘扬,一方面也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是秦代审美文化独特的伟大制造,在中华审美文化史上具有空前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