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书次号的标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关于书次号统一与否的争论,对索书号、著者号、种次号等相关的概念及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书次号的标准化为大势所趋,结合著者号与种次号二者的优点,逐渐实现统一。  相似文献   

2.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功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3.
也谈著者号与种次号孰优孰劣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者号优于种次号已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然而实际情况是,在目前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左右.本文从剖析书次号认识的误区入手,探讨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优势互补,长期共存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书次号是表示同类书先后次序的号码,是各馆进行同类书排列的依据。按同类书区分方法的不同,存在著者号、种次号、书名号、出版年代号、登录号、页码号等多种书次号。但是在图书馆界用得最多的还是种次号和著者号,尤其是种次号。当前80%左右的大、中、小型图书馆使用种次号.10%左右的老馆、大馆使用著者号,还有10%左右的小型图书馆使用登录号、出版年代号、ISBN号等为书次号。  相似文献   

5.
著者号与种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理论上的共同点,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理论与实践背离的原因,并指出统一书次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书次号的种类和作用、号与种次号的优劣、对书次号使用的选择及次号的标准化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网络环境下的书次号新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搜索引擎近期对网上图书馆进行了一次分类统计,调查结果显示,著者号正以种次号无法企及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断改写着“在全国图书情报机构中,采用种次号的约占80%,而采用著者号的仅占10%”这一比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手工取种次号的弊端,著者号自动标引的优越性,认为著者号法将取代其它书次号法是书次号发展的必然趋势,浅谈本馆改种次号为著者号自动标引的具体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种次号和著者号各自的利弊,分析了在数据共享及集中编目条件下书次号是否应该统一。基于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为实现各馆的日常排架及日后的编目数据共享,提出今后在书次号的设置上应同时设置两种书次号:以种次号作为显性书次号适应对内排架,以著者号作为隐性书次号适应对外检索。  相似文献   

10.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