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  相似文献   

2.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砸人家的锅.就连搞发行的同志都会说,把人得罪了明年没人订报纸怎么办?……  相似文献   

4.
任迪 《青年记者》2000,(1):33-33
何为暗访?《新闻学大辞典》的定义是:常见诸报端的“暗访”即隐性采访,是记者隐瞒了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采访。十几年来,我在新闻实践中对“暗访”作了一些尝试,觉得只要暗访运用得好,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就会起到很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功能之一:暗访是补充明访获得较高新闻价值的好方式。从一次具体的采访活动来说,不用暗访也可以获得新闻事实,但是,一些严重影响到公众利益、群众反  相似文献   

5.
接到海南读者及外地游客反映海口色情交易令人堪忧的投诉后 ,记者先后多次赴海口展开明查暗访。调查采访中 ,面对一些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的一次又一次威胁 ,记者没有屈服 ,反而激励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这些社会丑恶现象披露于众 ,以此引起公众和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达到彻底根治之目的。读罢《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 ,可以认定 :这就是记者采写此文的“动机”和“初衷”。至于那个“十五六岁的少女与一个六七十岁老头”之间的事 ,记者乘一辆出租车尾随到一家星级酒店后 ,起先并没有任何法律意义上的确凿证据 ,能够证明那个…  相似文献   

6.
王建 《新闻记者》2002,(4):52-53
2001年春夏之交 ,广东《新闻周刊》记者暗访了海口市形形色色的地下色情交易活动 ,发表长篇报道《海口色情交易大曝光》。但是这篇报道中的一段描写引起读者的争议 ,这里引述如下 :在一家四星级酒店门前 ,看见有一个40多岁的女人牵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开始还以为是妈妈带女儿来散步 ,后来才发现 ,这个女人与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耳语了几句 ,就带着小女孩一直上了一辆出租车 ,直向海甸岛方向开去。我们连忙也搭上一辆出租车 ,紧跟其后 ,欲看个究竟。……出租车在另一家星级酒店门前停了下来。我们在后面清清楚楚看到 ,那个老头子手牵着小女孩的手 ,像老鹰抓小鸡一样走进了酒店。那个女人下车后就在酒店门前等候。我们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上前去会了会这个女人。“请问 ,你刚才将那个小女孩送到哪里去了?”“你们问这个干什么?怎么 ,你们也想开处呀?”我们问“开处多少钱?”“不多 ,2500块。只要你们想要 ,保证给你们送一个黄花闺女来 ,不是处女不要钱。”这女人是一个地道的“老鸨”。我们无力解救女孩 ,只好愤然离去。在这里 ,我们选发观点不同的两篇评论 ,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企业报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是比较难的,因为在一个单位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受工作关系、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但也不是绝对搞不起来,我们拖拉机报在1993年9月份,开展了一次质量现场行活动,在第一版开辟了’93一拖质量现场行专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书记支持职能部门配合  相似文献   

8.
郑伟国 《传媒》2001,(11):54-55
按照常理,对于本行业内的新闻事件、不正之风乃至腐败现象,行业报应该最先捕捉到信息并予以报道.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常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即发生在本行业内的事却往往被其他新闻媒体抢先发布,而行业报却无动于衷或者是放"马后炮".舆论监督中这种"近水楼台不得月"的现象,在行业报中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
科技报的变迁 拥有四五十年历史的科技类报纸,都曾在上世纪80年代中叶辉煌过,发行份数最高的《湖南科技报》达到180多万,《河北科技报》的发行也曾达56万份,比河北省当时10个地市党报发行量之和还多,但到90年代中后期,发行量不断下降,有的难以为继改弦易辙。如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寻求属于自己的一块空间?这个问题摆在了科技报人面前。  相似文献   

10.
刘小峥 《视听界》2001,(1):25-26
电视记者暗访,一般指以下情形:电视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以乔装身份、隐蔽摄像器材的方式,近距离接近采访对象;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状态下,秘密录音、录像,对事件过程跟踪拍摄,并最终凭借媒体进行公开报道。上列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构成组成要件,缺一不可。2000年发生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的一次电视暗访便是范例。高考前夕,湖南经济电视台记者接到关于嘉禾县可能出现高  相似文献   

11.
新闻暗访,也称为隐性采访或者是秘密采访。由于这种采访得到的往往是比较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可信度高,说服力强,舆论监督作用大,所以深受群众欢迎,成为时下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常用手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提出要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新闻和宣传工具,增加对政务和党务活动的报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是我国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措施之一。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当勇敢地承担起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14.
罗鹏 《传媒观察》2014,(3):10-10
作为一名工作已近5年的新闻人,在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之后,对其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和感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是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和喉舌性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大局服务,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三贴近”、以人为本。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它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诱导式暗访引发新闻投诉 今年6月29日,重庆市民张先生受当事人刘紊梅(化名)委托。到重庆某报投诉,认为该报记者诱骗他人违规违法,人为制造新闻,欺骗读者。张先生强烈要求记者就自己错误的采访方式,向当事人刘素梅道歉。投诉源于6月25日重庆某报17版头条新闻“朝天门卖喜烟。玉溪140元一条”。报道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记者在重庆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朝天门暗访买假喜烟的经过。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0月,澎湃新闻记者暗访了云南丽江的“酒托”,楚天金报记者暗访当地建筑渣土私自倾倒长江现象,河南电视台记者暗访郑州白领公寓暗藏“淫窝”等等.这些暗访带来的社会反响,都没有超过2015年高考期间南方都市报记者暗访江西高考替考事件,当时卧底记者还进入了考场,且声称自己事先与警察取得联系,警方随后也宣布抓捕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对于记者的卧底采访、尤其是进入考场替考的行为,社会各界争议颇多.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30日,《经济参考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建一个市场竟要盖112枚公章──青海一些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亟待提高》(下文简称《建》)的批评报道,在青海省引起了强烈反响。青海省委书记白恩培第3天就作出了批示,青海省委办公厅于同日发出了通报。2000年11月6日,《青海日报》在一版刊发了头条新闻《〈经济参考报〉批评我省一些部门办事效率不高──省委书记白恩培作重要批示》,并全文刊载了白恩培的批示,全文转载了《经济参考报》的批评报道。以后一段时间,《青海日报》进行了后续追踪报道,并在一版开辟“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  相似文献   

18.
诱导式暗访引发新闻投诉 6月29日,重庆市民张先生受当事人刘素梅(化名)委托,到重庆某报愤怒投诉,认为该报记者诱骗他人违规违法,人为制造新闻,欺骗读者.张先生强烈要求记者就自己错误的采访方式,向当事人刘素梅道歉.  相似文献   

19.
20.
从黑哨事件看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