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最广泛的德育实践。公民道德教育应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凝聚力,重视职业良心教育的感召力,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的合作力。  相似文献   

2.
论教师的良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育良心 ,它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等 ;教师的职业良心包括 :克尽职守、自觉工作、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四个方面 ,具有层次性高、教育性强的特点 ,其形成受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也受自身修养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培育高职生的职业良心 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软实力是核心竞争力,而道德力又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职业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心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对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良心培育,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融入社会,适应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作性质的决定,教师的职业良心在教育工作中对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师职业良心的概念,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和教师职业良心的养成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试图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养成良好的职业良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职业责任心,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任何精神都是人的精神。大学精神归根到底是大学人的精神。当人们为大学精神罗列了众多内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前提——知识良心。离开知识良心的大学精神正如没有良心的人一样难以在现实中立足。因此,文章认为,知识良心是培育大学精神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6.
7.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义务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在情感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是善的内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经过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而逐渐形成的。良心培育是高校德育中重要的课题,教育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大学生的“良心”。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良心     
教育良心是教师在履行教育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责任感和道德控制与评价能力,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要求、开展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内在精神因素.教师应重视教育良心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全体公民道德素质的真正提高。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公民道德能力是现代型社会公民应该具有的一种理性地参与公共政治活动,合理地规划自己生活的能力。公民道德教育应该以培养公民道德能力为重要内容,关心道德生活、道德实践,塑造好公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师范学校德育的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在师范德育中弘扬传统道德 ,对于培养新时代具有崇高师德的教师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网络时代思想道德教育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社会,互联网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互联网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也有相当的负面效应黄毒泛滥、版权侵犯、计算机病毒传播、垃圾邮件、黑客骚扰等一系列极端不道德的网络犯罪行为不一而足.提倡网络道德,加强道德自律,应成为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系统考察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思想道德课程演变的过程,并把它放在中国历史特点与“思想道德课程”国际比较的背景上考察,既证明我国现行“思想道德课程”的必要性,同时也揭示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16.
加强高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要宽领域、多渠道。全校各部门、各方面要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贯穿到各自工作的全过程,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宗旨。培养一代优秀的高职生,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专业文化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提高;一手抓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只有坚持两手抓,才能达到全面提高,从而加快学校事业发展的进程,保证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德育模式已成为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独特领域 ,其研究形态表现为一种新的以实践叙事为主体的理论方式。德育模式研究正在寻求对德育体制改革的赋权能力 ,努力成为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理性工具 ,它的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理论价值 ,从指导个人教育行为延伸到指导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系统和作为实现学校德育的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