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社会需要是目标理想,蓝图设计要按"人"的需求来做。培养合格的现代人,提升品位,提高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董柯 《科教文汇》2009,(29):123-123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语文学习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语文,能促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邹建国 《科教文汇》2008,(19):84-84
在新课改背景下,当下语文教学其实仍以线性思维为主,未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精神,而运用非线性思维进行教学更能体现语文内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大力加以倡导。如何运用?主要方法如下:关注教学目标的“偏离”,关注教学过程的“流变”,关注教学评价的效度。  相似文献   

4.
郝正元 《科教文汇》2013,(2):140-141
存在是人言说、行为前的现有状态。语文教学因植根于语言的生活土壤,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本文站在存在论的角度,从师生关系、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几个方面分析语文教学.以期能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龚晓英 《知识窗》2014,(14):36-36
教学实践证明:引发好奇、鼓励质疑、指导探索、丰富想象、启发求异、引发求活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和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因此,教师将这六种方法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李杨 《科教文汇》2014,(11):145-146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以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语文情境活动。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有利于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开展中注意真正发挥综合实践课的优势,从而弥补传统语文课堂的不足,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得以充分的彰显,真正实现语文课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7.
张锦 《科教文汇》2008,(6):63-63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至关重要,有利于指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首先,要读中生情,情中探知;其次,要读中有辩,辩中有理;最后,要写中有感,感中探议。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在实践中磨炼素材,以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林娟 《科教文汇》2014,(14):151-15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范围内的一种情境活动,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和目标,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体现。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本文在阐述中职语文教学重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注重实践性和综合性,通过教师指导,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能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又能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还能从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因此,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也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要求小学生具备语文素养,所以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语文素养底蕴。本文从语文素养的内涵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师语文素养培养的意义以及培养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朱清芬 《科教文汇》2010,(35):71-71,73
阐述了生活与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主张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入生活的元素,实现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学生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语文并发挥语文在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生活始终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原动力,也是语文教育的回归点。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迫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将树人、育人为宗旨的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几近于苛求的解释词语,美其名曰训练用词的准确性,千篇一律的分段、概括段意、提炼中心,貌似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实则将最具有灵性、最有生活气息的语文教育引入了枯燥无味的训练之中,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个体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与感受,从而导致他们的阅读过程中很少有自己富于个性的见解,在写作中没有几个能真正透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文教育即生活,教材要让学生觉得感兴趣、有用并与日常生活有关,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把学习课文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才想去学,否则,学生因感受不到时代气息和亲切感而不能与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于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便成为实现"知行统一"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冯丽云 《内江科技》2006,27(5):37-37,55
大学语文教育改革必须以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作为出发点,优化教学过程本文从人文关怀与语文本色、现代教育技术与文本教学,语文理论与语文实践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阐述.并提出优化教学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唤醒青少年一代真正内在的人文需要,培养他们基本的人文素质,帮助和鼓励他们理解历史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人文精神,切实增强他们对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堕落人文意识的批判力和抵抗力,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和体验到人性的美好和不可让步的尊严,从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因此,提出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朗读的重要功能,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并加强朗读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针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相似文献   

20.
张国彦 《科教文汇》2014,(17):140-141
人文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被社会和企业所重视,由此看出通过中职语文课程来加强这一素养是很必要的,加上现阶段中职学生所具有的人文素养状况并不乐观,因此本文将根据现状分析,重点对如何改善这一素养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