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而主体意识是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学生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既是社会实践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学生是社会实践开展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突出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和获取前人的创造和发现,更应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通过创设参与情境和提供参与途径的方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自我控制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在班级的管理中,学生不仅仅是客体,更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课堂教学是发挥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渠道,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设计学生的主体活动。  相似文献   

7.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毅力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师生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主体间性的引进很好地回答了教师和学生间主体性的问题。把主体间性引进师生关系,是因它在哲学领域是主体与主体间的相互性与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内在相关性。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问的关系正是要建立这种主体与主体间的统一、平等关系即主体间性。这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及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是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交往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学习和自我学习的主体,他们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两端,相互建立起交互作用的共同体,师生关系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通过直接交往所建立起来的交互主体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本文是对学生在高校中的地位、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特征及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是否把学生作为主体,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当前高等学校内部体制管理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它涉及到对整个高等学校管理、建设以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认识。本文是对学生在高校中的地位、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特征及如何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毅力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蔡向麟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118-118,104
弘扬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信息技术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主体性教育实施插上了翅膀。在外语教材的学习内容基础上,信息技术把学生和教师双方的创造性优势有机结合,从而促进了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主体人格的提升,有力的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焦延山 《科教文汇》2007,(6X):98-98
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毅力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参与型"教学,就是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方法。双主体,就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 师和学生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主要是把一个主体变为两个主体,调动起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并把两个主体放在同一环境中去认知 问题,促进教与学双方共同提高;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双主体互动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并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的能力。本文阐述了高职高专《数据结构》课程“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目标和操作程序,分析了如何实施“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田晓磊 《科协论坛》2007,(9):105-105
1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所谓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点对我们中专学生尤为重要。例如第一节课,首先是介绍VB(Visu Basic)特点、功能,如果只是理论介绍,那么学生就会感觉抽象、乏味,甚至会产生厌学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教学论角度论述了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分析了造成现实中学生主体地位失落的原因,并提出了教学中回归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素质教育正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动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帮助学生创造自信自强和朝气蓬勃的人生。这是素质教育活的灵魂。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中,主动探究学习方式正是培养学生自信、自立、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此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萍 《大众科技》2011,(4):153+141-153,141
教学实质是师生双方由教与学互为活动而构成的一个特殊活动的过程,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来实现的,是一个双主体的过程,即教师的主体是教,学生的主体是学。现代语文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开放性,是一个呈多向开放、多维伸展的主体化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双主体"的作用,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