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英 《新闻前哨》2009,(8):87-89
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范跑跑”等流行语不断涌现,被人们反复套用、化用,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其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相似文献   

2.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类往往带有着“无厘头”特征,本文称之为无厘头网络流行语.无厘头网络流行语延承了电影和文学语言中无厘头的特点,荒诞离奇,看似无中心、无目的,但其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反思.本文分析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特征体现,探讨了网民热衷于创作使用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动机,最后解读了无厘头网络流行语的意义和局限.  相似文献   

3.
网络热词与网络流行语这两个概念在日常运用和学术研究中经常被当成同一概念相互混用,但两者毕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因此,本论文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两者混用的现状以及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来对二者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也使得影视作品创作与网络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网络流行语内涵辩证地分析网络流行语和影视剧的关系,总结了影视剧中的网络流行语所带来的正负双向影响,提出了网络流行语在影视剧创作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具有不规范性、便捷性、隐喻性、时代性、自发性和喜剧性的特点。本文就网络流行语的民族、社会、心理、审美和价值方面的文化映射进行分析,对民众文化诉求和心理进行解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你从网络或报刊上再次看到“史上最……”这样的标题时,会产生乏味、厌烦乃至想吐的感觉吗?不要否认,即便你不会产生上述强烈的不喜欢,也会觉得这种表达方式太过重复、没有任何新意了——尽管自“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带起“史上最…….”句式的流行,不过才3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4,(18):39-43
网络场域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呈现多维互动关系,对网络流行语的生产扩散有着明显的作用;基于大众社会与网络社会互动的视角,传统媒体在流行语传播过程中的扮演了双重信息桥、把关人等角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民众在参与社会监督、舆论批评的过程中,生产了大量的网络流行语,成为当代中国民意舆情的重要表征。然而,流行语为什么能够传达民意?对于这一本源性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媒体认识自身在流行语的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彭静 《今传媒》2011,(7):100-101
笔者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语言变迁轨迹进行了考察,对蕴蓄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做了研讨。2000年以来,中国广大网民的网络话语行为汇集成网络流行语后能够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产生巨大的传播势能。发源并成熟于网络的表达样式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话语集合效应来自网络话语行为的多个环节,如论坛发帖灌水、使用聊天工具进行的人际沟通、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10.
彭静 《报刊之友》2011,(7):100-101
笔者以话语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中国网络语言变迁轨迹进行了考察,对蕴蓄其中的民意表达意涵做了研讨。2000年以来,中国广大网民的网络话语行为汇集成网络流行语后能够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产生巨大的传播势能。发源并成熟于网络的表达样式通过人际与影视文化传播迅速向日常生活渗透,对大众生活用语与思维方式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话语集合效应来自网络话语行为的多个环节,如论坛发帖灌水、使用聊天工具进行的人际沟通、共同参与某个热门活动讨论等等……  相似文献   

11.
张萌 《青年记者》2022,(1):73-75
从"互联网落户与BBS普及""网络维权与平民狂欢"到"网络问政与在线娱乐""互联网思维与泛娱乐化倾向"的出现,网络流行语经历了萌芽期、上升期、高涨期、成熟期四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网络流行语呈现出多元的语言特征与功能趋向,反映出阶段性的社会变化、转型中的社会矛盾和多元的国民心态.  相似文献   

12.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以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且极具广泛使用性的语言,其丰富多变的语义能够给人带来新奇有趣的审美体验。"集美"是《青年文摘》评选的2020年网络流行语之一,文章从"集美"的起源和语义分析、句法功能、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角度探究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2003年至2012年间的网络流行语作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学和传播学背景着眼,运用内容分析法对过去十年间的网络流行语做了共时性和历时性分析,系统梳理了网络流行语的类型、内容取向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方圆 《青年记者》2022,(6):45-46
网络流行语在满足新时代网民求省求简,娱乐化、趣味化社交沟通的同时,其滥用现象也引发了公众对于语言口水化、网络文化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担忧.本文从分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机制入手,探析网络语言泛滥背后的风险和隐患,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规范和引导网络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信息时代新兴的网络语言形态,网络流行语以其超越传统语言学的抽象构造模式、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展现了网络时代社会大众的心理状态,成为反映和研究这个时代的一个鲜活的标本.现通过对2012—2021年中国网络流行语变化的梳理,分析其变迁背后的社会动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网民数量不断增长,网络流行语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与大众的审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近年来它的盛行也反映出了大众审美所出现的诸多问题,例如审美思维的从众化、审美趣味的世俗化,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仅有个人的、媒体的因素,还有社会的影响,本文将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意见以促进大众审美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这个网络时代,面对海量的新闻信息和众多的传播形态,纸质媒体能否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标题。近年来,网络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新闻标题中。并出现网络流行语被模式化引用、同一流行语反复套用等问题。本文以报纸新闻标题引用网络流行语的实例简析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被引用在标题中的影响及加强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从而得出报纸新闻标题应如何引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8.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创造的一种特殊话语,是网民作为话语生产主体自主创造出来的意义符码。互联网时代的我们肯定对网络流行语不陌生,网上网下常常会有有意无意的说起或是听到,那么网络流行语为何如此之火。笔者将从传播学视野下,分流行语本体、媒介和受众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王晓荔 《今传媒》2016,(10):56-57
随着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逐渐走下网络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谈话中所使用的语言。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应该成为我们科学研究的素材,从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分析出当前人们的社会心理。本文旨在通过对2015十大网络流行语的归类和分析,探究网络流行语的特点,并探究当前社会背景下网络流行语反映出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变化引起了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化是社会变化的反映。自2008年之后,ABB式重叠结构词语不仅流行于网络,而且还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文将从造词法和构词法的角度解析这些ABB重叠结构的网络流行语,探寻它们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