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做了如下一些尝试。一、由复习导入新课教学三角形面积之前,先引导学生复习三角形的底和高的概念,让学生在一些不同类型、不同形状、不同位置的三角形中(如下图),分别找出三角形的任意一条底和相应的高。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基本思想方法是“转化”。这也是数学教学中要渗透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因此,除了按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外,我通过剪、拼、折、把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操作、验证的活动课。1用一个三角形剪拼。沿着三角形高的,且平行于α的虚线即两边中点连线剪开,旋转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三角形的底,宽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长方形的面积S=aX=a沿着三角形任意两边中点连线剪开,旋转拼成平行四边形。平行四…  相似文献   

3.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学习数学时经常遇到新的问题,这时我们可应用这种思想,将陌生的新知转化成熟悉的旧知。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我们就可以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这样,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就会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九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其运用”这一节教材是在学生学过面积的概念,面积的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了使学生顺利地学好上述知识,我采取了以下几点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定理 如果△ABC的面积为S ,点D、E、F依次分△ABC三边所成的比分别为λ1、λ2 、λ3 ,那么S△DEF =1 λ1λ2 λ3 (1 λ1) (1 λ2 ) (1 λ3 ) S .  证明 先看点D、E、F均在三边上 ,由已知得  AD∶DB =λ1,BE∶EC =λ2 ,CF∶FA =λ3 ,于是有AD =λ11 λ1AB ,BD =11 λ1AB ,BE =λ21 λ2BC , EC =11 λ2BC ,CF =λ3 1 λ3 CA , FA =11 λ3 CA .∴S△ADF =12 AD·AFsinA=12 · λ11 λ1AB· 11 λ3CA·sinA= λ1(1 λ1) (1 λ3 ) · 12 AB·AC·sin…  相似文献   

6.
椭圆(双曲线)上不与两个焦点共线的任意一点与两个焦点组成的三角形叫做椭圆(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涉及焦点三角形面积的试题多次出现在高考题中,直接解答一般较复杂,若利用以下公式则很简捷。  相似文献   

7.
1.把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分别分成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两个三角形,顺次编上1、2和3、4号,并沿等分线剪开,取出1、3号三角形,量出它们的底和高,填入下表: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教材上安排了七个环节。我们在多次的课堂教学实践和课下辅导过程中.发现上面的几个“环节”有些地方不太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具体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课本上采用的是“拼”的方法,即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复习”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实验操作过程。当三个内角拼成平角(180°)时,原三角形刚好折成两个完全重合的长方形(如图):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实验本)第九册教材中安排了“梯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着力启发参与实践,揭示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采用剪拼、割补、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于教学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既加深了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还培养了他们探寻规律的概括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数学公式推导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学具,通过动手动脑,进行实际操作。这不仅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先按照课本上的办法和学生一起把圆形纸片等分成16个大小相等的扇行纸片,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由此推出:  相似文献   

12.
1 问题的提出引例 已知椭圆 x249+y23 6=1上一点 M与椭圆两焦点 F1 、F2 连线的夹角∠ F1 MF2 =90°,试求 Rt△ F1 MF2 的面积 .我们把这种由椭圆或双曲线上的一点 M与其两个焦点 F1 、F2 所构成的△ F1 MF2 称作焦点三角形 .略解如下 :由 |MF1 |+|MF2 |=14与 |MF1 |2 +|MF2 |2 =5 2可得 |MF1 ||MF2 |= 72 ,所以 S△ F1MF2 =3 6.2 问题的推广我们把引例中的∠ F1 MF2 =90°改为∠ F1 MF2 =θ,并考虑分别求关于椭圆与双曲线的这种焦点三角形的面积 ,可得如下结论 .结论 1 如果椭圆 x2a2 +y2b2 =1( a >b >0 )上一点 M与两…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新教材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将原来用两个相同的三角形直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做法,改为利用图形旋转与平移变换后再将两图形进行拼合。这种改变体现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即变换的思想。教师教学时,应该牢牢地把握住教材的这种变化,让学生真正学习和理解这种几何变换的内涵。教学时不妨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三角形面积公式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第一册第六章向量中的第8节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及其应用中的第三部分。主要考查的是三角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从情景设置到例题分析以及练习讲解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将知识点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15.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专题课,请大家阅读下面的题,并思考怎样来解决它?已知:△ABC中,∠C=90°,CD⊥AB于D点,BC=a,AC=b,求CD=?生1: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再证△AD-C∽△ACB后,AC/AB=CD/CB,即可求出CD=ab/a2+b2√生2:还可以用面积来解决。师:为什么?生2:因为同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ab/2=ABCD/2;AB可以用勾股定理求出,所以CD=ab/a2+b2√(教师把学生的解题过程扳书在黑板上)[评:从学生的不同解法中,引出面积方法,题目并不难,教师着眼于数学方法由学生自己来“发现”。]师:两个同学分析都很好,…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1.通过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阅读质疑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把问题随手记录下来。学生阅读后,首先回顾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然后学生提出了疑问,主要问题有:(1)怎样用数方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圆是曲线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知识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尤其是圆的面积公式推导,学生存在着“三难”:①寻找思路难——把未知的问题转化为已知的问题来解决,是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此以前学习的图形都是直线图形,学生很难想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②具体操作难  相似文献   

18.
三角形“心距”公式是已知的[1-2],本文旨在给出两种统一的推导模式。  相似文献   

19.
锥体的体积公式为V =13 Sh(其中S是锥体的底面积 ,h为锥体的高 ) .由此可类比地得出抛物线y=ax2 (a >0 )与x轴及直线x =m(m >0 )所围成的曲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S =13 Lm(其中L为x=m时的函数值 ,即L =am2 ) .下面给出其初等证明 .图 1证明 如图 1 ,设抛物线y=ax2 的焦点为F(0 ,a4) ,准线方程为 y =- a4 ,直线x =m与抛物线y=ax2 交于点C ,与准线交于点B ,与x轴交于点D ,准线与 y轴交于点A .则梯形ABCF的面积为S梯形ABCF =12 m(a2 l a4)=12 m(34 a l) .矩形ABDO(O为坐标原点 …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解析法入手,首先推出三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的三边上或延长线上的三角形的边接三角形面积公式,作为特例导出与三角形五心有关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最后给出这些公式的应用及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