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将“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确定为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说明了口语交际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生活则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只有将口语交际生活化,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基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我努力将生活引入课堂,不断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交际情境,学生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口头交流的动机。交际情境的创设又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会交际,是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技能,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培养待人处事的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一个目标,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如何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呢?本文从营造轻松民主的交际氛围,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交往;巧用教材、家庭、社会等途径,选择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演习;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形式多样丰富的交际情境;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在教学中我做了这几方面的尝试。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想让学生肯张嘴乐于说,只有把学生带到触手可及的生活情境中,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必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一、在口语交际课中落实口语交际训练课堂是学生发展语言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切实地在口语交际课上落实口语交际训练,构建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的课堂。1.就地取材,创设情境。根据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之成为“说”的最佳境界。一位教师在教学口语交际《我想这样做》时就结合本班实际模拟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注:…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而小学正是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这几年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的探索:一、说话引路。创设说的情境  相似文献   

7.
一、说教材(略)二、说教法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 ,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启迪学生的思维 ,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教师是学生口语交际过程的引导者、点拨者、鼓励者和协调者。在教学中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想一想”中 ,学会善于思考问题 ;在“学一学”中 ,学习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 ;在“比一比”中 ,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在“演一演”中 ,创造性进行口语交际。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了课堂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 ,注…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有些低年级老师对口语交际的内容选择还是套在旧框子中,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有的教师觉得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对动物比较感兴趣,常常以动物为支撑点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可是学生对动物并不熟悉,特别是农村学生,对有的珍稀动物,连见都没见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课堂的生机和灵气。还有的教师应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可事先没有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经验,学生的语言缺乏真诚,显得空洞、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把口语交际课作为一个重点来抓。教师应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交际,掌握交际的技能。那么,怎样才能上好口语交际课呢?一、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明确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综观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不能使学生令人信服地表达观点,真实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水平,交际过程中缺少教师必要的指导.许多课堂表面热闹,实际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我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敢说、爱说,更应该指导学生把语言表达与观察、思维结合起来,不断纠正学生的言语问题,提高说话质量.教学中,我常常按照以下要求,在口语交际中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把话说得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阐述在课堂口语交际活动中注意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积极的口语交际环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鼓励学生敢于说话;适时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使学生乐于说话;积极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具体、说得有感情,使学生会说话.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的复习应做到下面几点:1.口语交际不同于说话课是在于用普通话口语进行“交际”,只有双方或多方对象参与语言交流,才能形成口语交际的环境。因此,必须创设有双方或多方对象参与的语言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对话”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的知识和技能;在交际中懂得尊重、理解对方,认真耐心听他人说话,并注意语言美,抵制…  相似文献   

13.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际内容1.课前,老师走进教室,要把“每天一句格言”的内容贴在黑板上,可是忘记带胶水了。老师用手指着一个小…  相似文献   

14.
口语交际教学要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必须以生活为基础,采用生活化的策略,让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成为口语交际“的实习场”,使口语交际教学与现实生活保持高度的同构关系。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教学要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素材,并通过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口语交际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一、依托生活实际选择口语交际话题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努…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7,(Z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场所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要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离不开学生的实践锻炼。这种实践锻炼总是在一定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说话欲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那么,从什么途径、用什么方法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呢?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清晰地表达思想,了解一分钟所能做的事情,从而使学生懂得珍惜时间,学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 2.能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使学生能够养成尊重他人、文明地与人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理念: 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创设宽松、开放的教学情境,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使之具备良好的说话习惯和初步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口语交际     
一、教学目标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注重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中懂得尊重、理解对方,认真耐心听他人说话,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2.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活动,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形式多样的、利于进行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3.把口语…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述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口语交际作为听话说话的发展,将多方面的目标要求进行整合交融,为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重表达而轻倾听,教师组织学生评价时,倾听极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其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要努力体现其双向互动的特点,精心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并把口语交际教学融入生活,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交往。  相似文献   

20.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是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倡导"生活即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所使用的教法、手段以及学生所使用的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等都应是开放的."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话训练不应局限于课堂,在课外应有广阔的天地.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交流的效果.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学习和锻炼,教师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有价值的活动,开放时空,为学生创设多种口语交际情境,给学生增加交流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培养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