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江苏自2012年启动中高职衔接项目试点以来,中职本科"3+4"衔接项目从2个增加到96个、中职高职"3+3"项目从70个增加到356个,已初步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职教体系。如何使体系建设进入良性循环,笔者提议:一、进一步促使政策落地生根。《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是我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应加大应用型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尽快出台相应支持政策,让应用型本科学校主  相似文献   

2.
以江苏省的实践为例,梳理了从专科到本科的各种升学路径,并着重对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专转本"和"专本衔接"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专转本"中全省统一招生考试模式来说,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专本衔接"项目、"专转本"中自主招生考试路径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针对相关升学路径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专科升本科招生管理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刘云波 《职教通讯》2017,(10):35-38
北京市于2012年开展了"3+2"中高职衔接试点,但试点项目的经费保障不足,与职业教育发展实践脱节。调研显示,试点改革项目的成本反映在财务核算上主要体现为人力成本的增加;项目规模较小导致其平均培养成本远高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培养成本,其中工科专业成本最高;试点项目面临生源危机与改革政策频繁更迭的外部冲击等。建议从长远考虑应构建中高职一体化的拨款机制,采取设立中高职衔接一般性专项经费、单独设立人员性津贴制度、引入经费投入绩效评价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专本衔接"试点项目是江苏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又是保证"专本衔接"项目质量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专本衔接"试点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梳理了"专本衔接"试点项目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实践,从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强化任课教师培训,加强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正>从2012年开始,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工作,以学制贯通为突破、以课程衔接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主要做法有:一是对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进行联合管理、分段实施;二是一体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三是制定转段升学方案,满足中高职衔接需求;四是师资"高配""专兼"结合;五是独立编班、规范实施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江苏地区目前主要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考试制度、"五年一贯制"模式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江苏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改革发展,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理念更新、制度保障、专业与课程建设及质量监控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导读     
<正>2012年,江苏省在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程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设计和试验了中职与高职"3+3"衔接、高职与本科"3+2"或"5+2"衔接、中职与本科"3+4"衔接等分段衔接贯通培养项目,在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贯通项目")的试验已经逐步进入到"转段衔接"的实践操作阶段。由于贯通项目所涉及的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双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等关联方面在理念、价值观、期望值上存在着角度差异,  相似文献   

8.
<正>江苏理工学院是承担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类型最多、规模最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我作为其教学管理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有幸亲历了这一改革过程,积累了一定的试点项目管理经验,也极大深化了自身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项建设工作的认识。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已经到了由注重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阶段。虽然试点建设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项目数已经由2012年的71项增加到了2014年的422项,增长了将近6倍,2014车的招生计划数也已增加到了22055人,逼近江苏省近年来"对口单招"的报名人数,这是一个不小的规模。在项目资金  相似文献   

9.
“3+4”中本贯通是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实践,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要求和内在动力。福建具有实施“3+4”中本贯通的逻辑基础、实践条件和发展关切,在推进道路上要充分学习借鉴山东、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实践经验,理性处理好顶层牵引与主体驱动、设置需求与办学基础、学制延伸与学制衔接、路径供给与教育公平、教育评价与类型定位的关系,加快形成具有福建特色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13,(4):65
中国绵竹年画是绵竹南派木版画的发源地,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江苏苏州桃花坞齐名,为中国四大年画之一,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3月"年画村"在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下,采取年画上墙美化环境的方式,将众多的古今经典年画展示在农家院墙上,有力地宣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了风格独具的川西新农村建设的靓丽看点。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中本衔接项目的建设,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对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初期试点、规模扩张、稳步实施的三阶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申请准入条件尚需规范、过程监控成效尚不显著、校企校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建立、学生对质量文化的认同感缺乏等问题,需要完善中本衔接项目的准入标准、健全中本衔接项目的过程监控机制、打造校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积极培育学生质量文化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以江苏产业经济全国领先的地位、大众对教育消费日益趋高的需求、职业教育赶超发达国家的定位为研究背景,以一般系统结构理论有关系统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原理,依据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针对江苏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试点工作五年来的得失曲直,文章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守高职办学定位,优化体系内部结构,适度扩大"4+0"专本联合培养和"3+3"中高衔接规模、试行"3+4+0"职教连读直通车项目,初步实现职教体系内部的真正贯通,建立系统自组织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探索切实可行且更为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汪锋陈刚 《江苏高教》2017,(12):104-109
以江苏产业经济全国领先的地位、大众对教育消费日益趋高的需求、职业教育赶超发达国家的定位为研究背景,以一般系统结构理论有关系统自我完善与可持续发展机制为原理,依据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针对江苏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试点工作五年来的得失曲直,文章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框架内坚守高职办学定位,优化体系内部结构,适度扩大"4+0"专本联合培养和"3+3"中高衔接规模、试行"3+4+0"职教连读直通车项目,初步实现职教体系内部的真正贯通,建立系统自组织机制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江苏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探索切实可行且更为有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工艺美术)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体系建设为主要案例,系统阐述了"工作室制"作为贯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分段创新培养的衔接机制,指出了"工作室制"在解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全过程中的关键点与难点,认为项目化课程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工作室教学形态实质上就是"英国现代学徒制"意义上的教育机制重构。  相似文献   

15.
<正>在江苏,虽然普通高校面向中等职业学校的对口单招政策经历过一个曲折的过程,但经过多轮的改革实践,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专业""知识+技能"并重的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制度,并配有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三创"优秀学生的免试入学等奖励政策。显然,对口单招是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和中高职衔接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培养目标仍是技能型人才,不但推动  相似文献   

16.
教育政策具有重要话语结构意义和价值导向作用。对"双一流"建设的教育政策文本进行全维分析,能够揭示文本话语特征及其价值追求。对山东、安徽、广东和江苏四省的"双一流"建设的系列政策文本进行综合研究发现,"双一流"建设具有战略遵从和市场化的鲜明价值取向,进而形成了改革推进、进位赶超、自主化和差异化的实践策略。同时,在"双一流"政策推进中要谨防窄化建设内涵、过度管理主义和漠视中国特色三种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职院校"自学考试专本衔接"项目在考试选拔、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在"选拔机制、组织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专本衔接"项目的教学质量和过程管控,最终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常州工学院和五所合作中职校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项目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及标准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校企合作推动、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介绍了近五年来"3+4"项目探索与实践的经验。围绕中本衔接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对目前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寻求解决途径,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在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背景下,选取中高职"3+3"分段项目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分析法对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发现试点中的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3+3"分段衔接课程在目标与内容方面已具备了自身的特色,如课程目标在层次上呈现一体化、在定位上具有明确性的特点;课程体系在组织上遵循均衡性与灵活性并举原则、在整合方面呈现螺旋式与直线式并存的特点。同时,也对衔接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学院一期近十五万平米规模的新校区建设中,经历了工程建设指挥部从无到有,也经历了从材料处到办公室的不同团队的建设,更接触到中建八局、山东建工、济南一建等大大小小数十个项目经理部。在实际的项目实践中,不断地碰到各种项目管理方面的问题.同时在不断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和总结的时候后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着不断的学习。尤其是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建设一个和谐、士气高昂的项目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现在将我学习到的及总结到的一些项目管理中团队建设方面的一些知识或体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