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华南师范大学的大学城本部学生和南海三校区的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羽毛球师资力量不足、场地缺少等问题,为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分层抽样的南京6所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研究,结合调研数据从性别差异,影响因素,运动动机,羽毛球选项课等多方面现状分析,旨在了解产生现状的原因,从而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为高校大学生课外羽毛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本通过问卷调查法对西安航空学院的223名羽毛球爱好者在羽毛球运动中所受伤病进行统计。试图找出当代大学生在羽毛球运动中受伤的主要部位及原因。最终通过客观分析得出减少高校学生羽毛球运动中损伤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羽毛球运动逐渐进入了高校体育课堂,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法等,通过对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的教学现状的调查来研究和分析目前普通高校羽毛球选修课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高羽毛球选修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阳建宏 《体育世界》2012,(12):135-136
本文对如何搞好普通高校羽毛球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中采用了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比赛教学法、发挥网络优势的教学、重视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运用多媒体演示与表象演练相结合的技术教学法等教学措施。主要就当前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文章认为当前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开展与普及普遍滞后,并就滞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开展与普及高校羽毛球对当代大学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对如何进一步开展与如何激发大学生对羽毛球学习兴趣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第9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女运动员成就目标及其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任务目标定向和自我回避目标定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队伍中较高或较低的成就目标者的比例较高;优秀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任务目标定向及自我趋近目标定向的适宜范围为30.13±4.06、33.84±6.73;自我趋近目标定向是影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与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唐志 《体育科技》2014,(2):108-109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为全民健身重点的学校体育,必须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作为学校体育的重中之重,而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羽毛球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人的参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爱羽毛球运动,据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全国调查统计显示:羽毛球运动位居全民健身运动项目首位。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实践者,对羽毛球运动有着深刻的了解与切身感受。通过对普通院校大学生羽毛球锻炼的调查,对其动机、特征进行了社会学分析,并从全民健身的视角去探讨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朱智敏 《精武》2012,(9):10-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珐、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海南省5所高校409名选修羽毛球课程的大学生进行运动损伤方面的调查,分析海南省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总结损伤发生特点,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珐。  相似文献   

10.
唐志 《体育科技》2014,(1):105-106
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羽毛球运动的实践者,对羽毛球运动有着深刻的了解与切身感受,他们思维敏捷、传统观念不强、个性鲜明、有主见、富有想像力,他们的体育动机、态度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而制约着羽毛球运动发展。通过对普通院校大学生羽毛球锻炼的调查,对其动机、特征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为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深刻的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羽毛球运动训练对体育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9级羽毛球专修学生训练前后及无专修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变化。结果:(1)羽毛球运动可降低体质指数;(2)羽毛球运动提高台阶指数;(3)羽毛球运动提高大学生握力体重指数;(4)羽毛球运动提高肺活量及立定跳远成绩;(5)力量素质、肺通气机能、耐力素质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下肢爆发力则呈下降趋势。结论:羽毛球运动可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国内高校大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运动损伤问题,通过对山西师范大学经常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查,找出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频率较高的部位,做出较为详实客观的损伤发生机理并且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羽毛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对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运动年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对大连市102中学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学生对羽毛球的喜爱程度、羽毛球课的重视程度、学校领导对羽毛球运动支持的态度、体育教师授课的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大连市102中学羽毛球运动开展的因素以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实际意义,旨在为大连市102中学羽毛球运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合理的有效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第9~12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参赛队及成绩,了解目前我国高校羽毛球的发展及其布局动态,以期提高我国大学生羽毛球的水平、推动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结果表明:在各单项成绩上,在男子、女子项目上,都出现男女实力不均的现象;各等级区域间存在漂移规律,第一区域比较稳定,第二、三区域漂移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江苏省南京市社区居民参加开展羽毛球运动锻炼的人群进行了调查,了解南京市开展羽毛球运动情况和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群基本情况,为南京市羽毛球运动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陵桃 《新体育》2022,(6):67-69
高校的羽毛球课程为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新的选择,羽毛球也凭借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运动魅力收获了忠实的学生群体。本文从高校羽毛球的教学现状出发,明确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释义,对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通过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价的构建,打造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空间,为大学生感知羽毛球运动的独特魅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吴稍佳  王玉侠 《体育世界》2014,(5):55-56,58
探讨南昌航空大学羽毛球、网球专项大学生五分钟台阶运动前后安静反应时、选择反应时是否有差异,为不同专项大学生运动训练方案提供生理上的实验依据,素质训练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不同专项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选取南昌航空大学羽毛球专项大学生、网球专项大学生各12人,测定五分钟台阶运动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五分钟台阶运动后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结果:(1)网球及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安静状态下和定量负荷后即刻测得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无明显差异。(2)体育学院专项大学生五分钟台阶运动前后简单反应时无明显差异。(3)体育学院专项大学生五分钟台阶运动前选择反应时红、绿、黄、蓝四色明显低于台阶运动后。结论:(1)网球及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反应时不存在差异;(2)5分钟定量负荷运动后,网球羽毛球专项大学生选择反应时明显高于安静状态下。  相似文献   

18.
促进云南地区业余羽毛球运动广泛开展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逻辑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昆明地区业余羽毛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科学调研,分析总结出业余羽毛球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影响羽毛球运动广泛开展的因素,提出了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广泛开展的一些建议构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对羽毛球运动经历与非注意盲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羽毛球运动是否能够减少大学生非注意盲现象的发生。方法:研究选取符合要求的羽毛球专项大学生20名作为羽毛球专项组,非体育专业无规律运动习惯的普通大学生20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动态和静态非注意盲两项测试。结果:在静态非注意盲任务上,两组被试主任务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在关键试次中对新异刺激的觉察率(25%)与普通大学生(1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动态非注意盲任务上,两组被试主任务正确率无显著差异,羽毛球专项大学生在关键试次中对新异刺激的觉察率(30%)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5%)(P<0.05)。结论:羽毛球运动经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动态非注意盲现象的产生,但无法减少静态非注意盲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合肥市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安徽省合肥市参加羽毛球运动者主要是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羽毛球场馆紧张,合肥市羽毛球爱好者参加羽毛球业余比赛机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