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在历届中国新闻奖作品中,消息尤其是动态消息,获奖比例远非其他新闻品种所能比拟。然而,综观一些报纸获各级新闻奖的作品,动态消息获奖的比例却不高。究其原因,除了题材、角度、主题把握不够之外。写作手法的陈旧和老套,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一年一度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像是一场检阅,又像是一种展示。消息、通讯、言论、电视作品、广播作品、新闻照片、漫画,各类精品林林总总。显示出我国新闻工作者对伟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报道的方方面面,好不壮观。从大量作品中鉴评出优秀者,并非易事,来自四面八方的评委着眼点不同,结论也自然有异,但经过交流讨论,都能取得一致。我有幸参加了1992年和1993年两次定评,得益匪浅,会上会下,常与诸公切磋,为各种体裁的杰作叫好、称赞,也为一些不足者感叹、惋惜。评稿,是鉴定,也是学习。为优秀的作品排出  相似文献   

4.
刘保全 《新闻三昧》2007,(12):52-54
新华社2006年7月1日播发的《火车首次跨越"世界屋脊"》一稿,在第17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消息一等奖。这是在众多新闻记者参与采写,之后又在多家媒体上播发的同一题材的新闻。而在多家新闻单位送交的"中国新闻奖"参评材料中,唯独这篇消息拔得头彩,成为公认  相似文献   

5.
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中国新闻奖第十四届评选结果于9月28日揭晓。中国新闻奖下设的新闻论文评选分为基础理论类、新闻业务类、经营管理类和其他类别4项,共有20篇论文获奖。本刊编辑刊发的新闻论文共有4篇获奖,占获奖论文总数的20%。本刊编辑刊发的新闻论文获奖篇目是:  相似文献   

6.
一篇文字新闻,怎样才能让读者赏心悦目,有一种人其境、见其人、闻其声的感觉,怎样才能激起读者喜怒哀乐的情绪,像磁铁一样把读者吸引到报道所描述的新闻事实中去呢?大量新闻佳作的成功经验表明,办法之一就是将文字新闻视觉化.  相似文献   

7.
记者具有极强的政治洞察力,把党、政府的态度准确地传达出来;文章将平等、平视的视角贯穿其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关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9.
令人遗憾的现象 1991年金秋季节,中国新闻奖的首届评选工作在南京展开。来自全国的40多名复评委员和20多名定评委员,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在通讯社、报社的送评稿中,消息少且质量不能令人满意,通讯过多且长风盛。因此,他们强烈呼吁新闻界的朋友“多写短消息,少发长通讯。”据统计:通讯社、报社的各类送评稿计291篇,而消息只有84篇,  相似文献   

10.
今年1月1日,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的《驻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培养两用人才取得可喜成绩》,全文722个字,作者竟有10个人署名。一篇新闻,多人署名,是屡见不鲜的。人们难免会问:谁是真正的作者?“文责自负”该落实在谁头上?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1日,浙江日报第二版发表的《驻浙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培养两用人才取得可喜成绩》,全文722个字,作者竟有10个人署名。一篇新闻,多人署名,是屡见不鲜的。人们难免会问:谁是真正的作者?“文责自负”该落实在谁头上?  相似文献   

12.
<杭州日报>副刊作品<1980,四位新华社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傅上伦、韩斌,编辑:莫小米)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份荣誉,是对以"新闻推动历史前行"的主旋律作品的肯定,是对以"倾听百姓心声、折射时代变迁"为理念的杭报西湖副刊的肯定,也是对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权威亲民办报理念,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肯定.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新闻培训班上,我向听课的记者、通讯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新闻采写中,处于第一位的是什么?有人回答是写作.其理由是:同样的新闻源,同样的新闻素材,有人能写出新闻佳作来,有人则不能,可见写作是第一位的.我的回答是:积我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的经历体验,结合我对"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的研究分析,我个人认为,在新闻采写中,发现一则新闻比写作这一新闻更重要.怎样去发现新闻呢?从笔者对"中国新闻奖"作品的研究发现,可以从下述12个方面去寻找新闻.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新闻奖"会议新闻的创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会议新闻中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包括宏观思维、换位思维、反向思维、动态思维、发散思维,寻求做好会议新闻报道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16.
此文获首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文仅500字,但主题重大,文约而意丰。现将此文刊登出来,供同志们参阅和借鉴。同时,本刊特约请文章作者写了采写体会,请大家看看这篇获得大奖的精粹之作是怎样采写出来的?!从中得到哪些启迪,引起哪些思索?望能形成文字寄给本刊,开展一次有意义的笔谈:怎样认识和采写好而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新闻为求短而不加背景材料;其二、以为自己清楚,别人也一定清楚;其三、以为从前的报道中已交待过背景而不必再交待;其四、前方记者和后方编辑相互依赖,都不主动加背景;其  相似文献   

18.
在新闻竞争当中,历来就有所谓"抓准问题写新闻"之说.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抓住重大问题进行报道,是产生影响社会、震撼人心的好新闻之源.因此,在新闻精品生产的过程中,问题性新闻的写作,自然就受到了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关于这一点,在历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刘保全 《当代传播》2007,(1):100-104
一、新闻背景的作用 现在新闻传媒上有部分新闻,受众看了听了不知其所以然,弄不懂,缺乏应有的深度,其传播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必要的背景材料. 鲁迅先生曾说:"删夷枝叶的人,决定得不到花果."花儿失去提供营养的枝叶,必定是要枯萎的,没有绿叶扶持、映衬的花也谈不上艳丽.新闻报道也是如此.任何一条新闻都是在一定的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要正确反映新闻事实,常常就需要介绍与新闻事实有关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