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告别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的先导和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可资借鉴的资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必须着眼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掘、吸收、弘扬并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时代精神,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2.
2005年出台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之一是把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  相似文献   

3.
中原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代表,具有时间久远、内容丰富的特点,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原历史文化中所反映出来的民族精神,对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激励民族创造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应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教育这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通过社会实践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文化涵育,不断优化教育环境以发挥其对民族精神的熏陶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勇  陶涛 《华章》2008,(16):28-29
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紧迫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和表现以及弘扬和培育的有效措施和途径等方面作了简要论述,旨在为实现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和有效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由于多元文化的冲击,理论课程吸引力逐步弱化,无法最大限度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可塑性较强,但由于没有真正步入社会,在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方面尚有不足,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教育内容,拓宽视野与增长见识,充分体现教育中的人文性,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对关怀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学生的各种思想以及心理问题进行解决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心理学视角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相似文献   

9.
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支撑。《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专著的研究成果既丰富了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内容,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还为提高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结构性视角就在于坚持社会有机体观念,分析人在整个社会中的现实基础及其关系网络,结合教育规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动态发展与结构变迁。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维度与结构变迁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其内在动力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结构化发展要以各要素的关系为基础,把握关系变迁的动力基础,并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变迁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结构性发展的机制链条。  相似文献   

11.
志愿者精神是一种不计物质报酬,为他人、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它开启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秉承志愿者精神的大学生从事志愿活动,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变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志愿者精神,充分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学科视野偏窄、思维方式单一等瓶颈问题妨碍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拓展交叉学科的视野,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到宽厚的学科资源的供给、滋养和促进,是其走向成熟的重要路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交叉学科,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术视角和研究范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由解构到建构的新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社会转型和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的影响,把握教育目标的递进性规律,用和谐理念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大学生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关注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和需求.本文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化和职业化二大阶段性目标及其内容构建,并结合分层分类要求,继而探索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的目标、价值主要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而历史与社会这门新课程本身就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产物,它的设置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追求,即强调人素质的培养,以民族精神的铸造为核心;强调社会主体观的形成,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历史教育重视知识背诵、忽视能力培养,学生近现代史学习不足的现状,日本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历史教育在最新学习指导要领指导下整体进行了重大修订。今后,日本历史教育将致力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下的历史意识,实施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堂教育理念,注重近现代史学习中日本与欧美之间的联系,偏重欧洲中心史观;内容上以日本历史为中心、弘扬日本民族文化,以培养爱国意识,并强化国防教育;同时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倡导讨论式教学。这次新历史教育的实施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6.
面对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民族精神教育的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如何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关系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把民族精神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融于大学生的头脑中,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主要是解决确立国家、民族意识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形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精神状态。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关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伟大战略的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精神塑造,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振奋的…  相似文献   

18.
徐晓霞 《华章》2007,3(11):208
《白鹿原》作为一部具有着史诗品格的当代文学作品,本文试从个人的心灵史、家族史的叙事意义、民族的文化精神嬗变史三个角度来解读《白鹿原》,分析其中不同层面历史的所指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高职院校在民族精神的教育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高职院校应通过德育课、校园文化、主题教育、实践体验式教育、现代信息手段等,增强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从古至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的育人功能,并且逐步认识到历史具有发扬民族精神的作用。今天,在积极倡导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之时,我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历史教育可以为培育民族精神找到根基,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弘扬民族精神培养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