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天才诗人的造就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贬谪,这不幸的逆境造就了一代代的天才诗人。从先秦到明清的两千多年,一系列有成就的诗人,无不是因贬谪而创作了水平卓绝的贬谪诗,从而奠定了他们在诗坛的地位。屈原因"放逐"而著《离骚》,以香草美人比喻象征,开拓了我国诗歌创作寄情言志的传统;号称唐代"三大诗人"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和韩愈,宋代的苏轼以及很多朝代的诗人,他们在逆境中创作的贬谪诗,堪称他们的代表作。贬谪诗写的是个人之遭遇,抒发的却是人间之真情;在艺术上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诗歌成就。  相似文献   

2.
宋代词学思想在神宗、哲宗朝步入成熟期,创作主体论的发生则是词学思想成熟的标志。"才情并重"是这时期词学创作主体论的主要特点。所谓"才情并重",一是强调"多情对景易感"的心性;二是讲究学问与功力,即"诗词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学问与功力在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征引故实与化用前人诗句。这时期词学创作主体论多为零星散漫的议论,但它构建了创作主体论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所谓意象,便是寓"意"之"象",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诗人在创作中,其诗词作品需要借助一定的形象,所以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一直强调意象教学。意象作为诗人情感的凝聚,通过客观物象经诗人情感升华并创造成独特之象。在高中诗词教学中,以意象模式引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通过对诗词内涵的充分理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一、意象教学法在高中诗词鉴赏中的重要性意象教学法作为重要的诗词鉴赏教学模式,合理应用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诗词鉴赏的能力。由于诗词  相似文献   

4.
韩愈是朱熹所推崇的"五君子"之一,朱熹在思想、文学等方面对韩愈多有接受。在思想方面,朱熹对韩愈的"道统观"、"心性论"、"师道"都做出不同程度的接受;在文学方面,朱熹对韩愈的接受则更多,特别对韩愈古文创作做出了充分肯定;对于韩愈的人品,朱熹是较多地予以否定和指责的。我们可以从朱熹对韩愈各方面的不同接受中认识到朱熹的双重身份与双重成就,即朱熹是一位具有理学家身份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5.
张云飞 《语文天地》2009,(10):33-35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一定的诗词"下水"创作,是一种新颖的、有益的教学辅助方式。结合教学与创作实践强调了高校教师"下水"创作的必要性,阐述"下水"创作的内容类型和审美追求,总结了教师"下水"创作对古典诗词教学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7.
孤独是诗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宇宙自然的深广和空明与诗人内心的深沉或沉潜有着浑然的相契,构成了独特的意境美。而这一切均来自于诗人生活的孤独体验之后心灵的亮堂和超越,由此也映照出诗人独特的人格涵养。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谈了"一"字的妙用,一是"一"字在诗词中的妙用,从比较和鉴赏的角度,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诗人——南唐后主李煜、清王士祯、清陈沆、元朝徐再思、清朝女诗人何佩玉、清词人纳兰性德、现代诗人流沙河——在"一"字诗词的写作方面的继承与发展,以此作为本文的重点;第二部分以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明朝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为例,简单谈"一"字在文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9.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独创的一种全新文学形式,它与传统意义上的课文有着很大的差异,与教材纯粹收录的经典诗词也有着本质不同。文包诗是教材编著者遵循经典诗词的内在情境,从诗词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独特的经历和心境出发,以现代白话文创作而成的,表现出优美而灵动的言语风格,与经典诗词一脉相承,为学生真切地感知诗词意境、体悟诗人内在情感搭建了有效的桥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遵循这一文本的特点和规律,为学生搭建高速通道,实现文  相似文献   

10.
韩愈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地位的确立与他"以文为诗"的创作倾向息息相关。韩愈的"以文为诗"具体表现为:以散文题材入诗;以古文章法、句法、字法入诗;以议论为诗;以赋笔为诗。这是韩愈诗体诗风开拓创新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文体文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cknowledges that, in many contexts, the term ‘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has generated powerful images which have resonated with educators seeking empowerment for themselves and their students. We also acknowledge that it has enabled inquiry into socio‐political dimension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However, we propose that this term has become a slogan and, as such, its use has been insufficiently problematised. We identify anomalies and inconsistencie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educ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 Further, we argue that the term is conceptually and linguistically flawed and that we may not need, or want, the structures that it imposes. In challenging, rather than casually accepting, this terminology, we seek to regenerate a fundamental dimension of the discourse with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学校用计算机》2013,30(2-3):81-89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环境远非简单的绿化美饰,而是一个包含众多物质、文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体,对读者需求行为具有极大的影响。图书馆环境尤其是图书馆文脉环境,相比网络等其它服务环境,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优势,是图书馆面对竞争借以立足不败之地、重铸辉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学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队伍管理,而教师队伍管理的一个重点又是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就引出中学管理的动力问题。笔者认为中学管理运行中构成了一个动力系统,即学校管理的动力系统是师资,而师资管理的动力系统是以人为本。本文就这一点作阐述,以发掘一个中学管理的动力系统。一、中学管理的动力系统在中学管理的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项重要的资源,是学校运行的核心,人力资源分布于学校的各个岗位,构成学校的动力系统。中学管理动力系统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体的人,即教师。就心理学而论,教师身上存在着一个动力源,并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理解个人学习环境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个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讨论了PLE的价值指向。文章通过对需求、目标、任务、资源、工具、活动、共同体、评价等构成要素的分析,以期为学习者个人学习环境的建构,支持个性化学习、独立学习、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阐述在小学教学改革中,如何建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主导--主体"型教学模式,着重阐述运用此种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整合的课题实验目标.  相似文献   

19.
网络化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渗透 ,以及新的教学环境——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构建 ,新环境中的设计及其模式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experience of working in an unfamiliar cultural environment affected the author's basic conceptions of the natur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detailed account is given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idea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 course constructed around the notions of experiential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novelty of the setting stimulated a major change in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 on the na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at it would be desirable for academics to be given opportunities to encounter unfamiliar contexts for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