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庚圣 《考试周刊》2008,(24):133-134
中职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的特殊性显示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不可或缺性,已成为中职德育工作者的共识.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既要强调其重要性,更要强调其方法性,要走出"理论灌输"式、"规范约束"式等传统德育模式,建立以人为本、重视情感教育的"刚柔相济"的德育模式,使刚性德育与柔性德育相结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有效地促进中职学生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学校教育活动之一.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而对于如何搞好德育工作,我们采取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晔 《教书育人》2011,(20):21-22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催化剂"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德育工作,首先就要理清其与德育工作中另外几方面内容之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德育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具有特殊性;道德教育要教人"见贤思齐,见不贤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在学校教育中,要把"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并强调思想政治课和政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积极发挥骨干作用.可见,中学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核心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它不仅不同于一般文化课,而且也不同于一般的政治理论课,它既要向学生传授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职德育既要搞好课堂教育,更应注重德育实践,创新德育工作体系.结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围绕学生实际需求,以提高教学吸引力为目标,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同时在德育实践中落实德育责任"全覆盖"、德育实施"全员化",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并以德育研究推动德育工作创新.  相似文献   

6.
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却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在动力和不同需要,片面强调"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重视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重新选择视角进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蕴,这种深厚的哲学意蕴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哲学的内在联系,借助哲学的睿智与深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哲学问题进行思辨与考析,意义无疑十分深远.本文为寻求德育工作中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选取哲学视角,以便有效地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促进高校德育更好地贯彻人性化精神做出一点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幸福教育理念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目标高度契合。在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呈现出人文性、思想性、科学性的特征。思德育工作内容也更加丰富,教学的层次性也更加鲜明。在基础教育阶段,班主任德育工作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注重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学生的认知层次。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德育工作目标也更加多元化,主要包括基础性目标、提升性目标和综合性目标。在综合性目标中德育的比重非常大,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此以幸福教育理念为原则,探索将幸福教育融入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既是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要加强调研,摸清学生的思想现状,更新理念,探索全新的教育方式,以加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贵州省建设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提高管理、教学水平,全面加强改进德育工作,通过实施"感恩教育"、"八大工程教育"、"感悟式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活动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动现象领域内进行的".这就是说,思想、品德、知识、技能等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以个性心理活动为基础,并且是主体心理活动的结果.不言而喻,心理教育为德育工作提供了条件与基础,了解心理教育中"共感理解"的含义、优势及其对德育工作者的要求与具体方法、原则并在德育中具体应用,可帮助德育工作者摆脱旧有的强制说教的束缚,使德育工作者与学生达到一种内心真正的理解,让德育促使学生身心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萍  赵芳  张中世  刘晓瑞 《考试周刊》2013,(29):162-163
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是新的历史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90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行为及价值观教育研究》课题组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提出了"135"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系,以此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过程进行调控,从而增强整体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德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工作,在当前职业教育中,传统的德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共性培养,而忽略学生的个性需求。本文旨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强调德育工作的艺术化,从"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方面思考德育工作,通过采取艺术化的德育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在校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最终实现厚德博学、强能善技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高校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就是指高校德育要遵循人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规律,融入到各种教育因素及方式中,以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状态进行.高校学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高校德育要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增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13.
德育是指对人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以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形成社会要求的优良品德.然而,在文化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困难.本文将分析初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并以德育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为要求,提出有利于德育工作更好进行的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在育人,德育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做人的思想工作。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清楚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做到以人为本,因人而宜,因材施教。我校从拓展德育平台、优化德育环境、量化德育评估等方面采取扎实措施,改进德育薄弱环节,努力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中,与专职德育工作者相比,科任教师的思想教育者身份匿名、思想教育内容隐蔽、思想教育方式质朴自然,因而使思想教育影响能够绕过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产生较高的思想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在体系、内容、方法上要贴近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需求的目标,准确把握高职学生的思想脉搏,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陈广正 《林区教学》2013,(11):43-44
德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扎实实施大学生德育教育"六大工程"。基于此。结合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具体实践,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与深化、以学生党建工作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等方面,探讨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以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屈咏梅  屈险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4,16(5):105-106,110
从目前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入手,针对学生思想状况,以学生的需求为切入点,实现德育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德育工作要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重点,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实施渗透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一、拓宽德育途径、坚持育管并行,推行德育生活化学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逐渐形成"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育管并行"的德育管理理念,逐步建构"课堂教育、道德教育、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四条主线"并行交错的德育网络,学校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模式(即4级会议:德育工作例会、班主任工作研讨会、值周教师工作安排会、学生集中教育大会;2组活动:教师师德教育活动、学生思想教育活动;3级督察:领导抽察、教师督察、学生干部检察;4级评比:周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开展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对德育工作的挑战。为此,根据本校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开展了以"五变"为主题的德育工作,取得显著的实效。一、丰富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复合型"德育的生命,在于追求和弘扬真、善、美。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关乎德育工作效果,我校将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确定为:1.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深入开展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