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是党内做工作最多的人,也是最忙的人。为了争分夺秒,他开辟了“第二办公室”和“第三办公室”。  相似文献   

2.
造反造到老岳父潘心元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丰裕乡伍家渡一大户人家中。8岁时,进琼瑞学校就读。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在湖南轰轰烈烈展开,中华民国湖南省政府发布了关于剪辫放足的通告。潘心元回到家中,将老祖母的长辫子剪下来,气得老祖母昏死在太师椅上。进入高小,他组织了一支演唱队,自己创作了一首《戒牌歌》,号召禁赌。内容是:“不打鼓,不打锣,听我唱个戒牌歌,你说打牌讲社交,我说打牌真烦恼。张三赢了李四钱,李四掏了张三腰。赢的是抢不义财,输的要往河里跳。此种陋俗不扫除,亡国亡家逃不了!”1917年夏,潘心…  相似文献   

3.
罗小明 《湖北档案》2005,(12):33-35
自打新中国成立以后,我的父亲罗舜初不知为什么总是跟不上形势,时常因为思想“右倾”而挨批,但又总是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保护。这些领导人为什么这样信任和了解他呢?不仅是我,也是许多关心父亲的人希望解开的一个谜。[编按]  相似文献   

4.
30年前,人们在周恩来的身上负载着如此多的尊崇、希望和想象。对周的赞美,实际是融入了国人对一个理想而完美的“贤哲”的膜拜,以及对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的寄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墨子 《档案时空》2006,(1):16-18
今年1月和9月是周恩来、毛泽东逝世30周年,为纪念这两位历史伟人,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编发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一组文章,追忆他们在革命战争年代里的深厚友谊和宽广情怀。  相似文献   

6.
成长岁月我是1928年9月16日在新加坡出生的。我的母亲生我时才16岁,我的父亲20岁。我是跟3个弟弟、1个妹妹和7个侄儿侄女在一个大家庭里长大的。我的母亲把她一生的精力都放  相似文献   

7.
回顾汪道涵的一生,他对国家的贡献,不只限于两岸关系,1980年出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投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党组副书记,及此后出任上海市市长,他为推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上海市的振兴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翔宇 《兰台内外》2006,(3):54-55
1974年和1975年,是周恩来辞世前最后两年。在这两年时间里,他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而又讲策略的斗争。周恩来在这两年对“四人帮”的斗争和对邓小平的支持,不仅为中国共产党最终粉碎“四人帮”奠定了基础,也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一、不能再搞一场“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政治运动1973年底,周恩来病情进一步发展。“四人帮”密谋要在1974年把他的身体搞垮,他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对周恩来使用轮番轰炸的手段。他们明知周恩来重病在身,却大事小事都推给周恩来,轮  相似文献   

9.
“我父亲董必武的最后一个愿望,是想回家看看,没有实现。”董良羽叹息声饱含着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献研究室为编写《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建国以来周恩来稿》、《建国以来刘少奇稿》、《陈云集》,专程到陕西省档案馆查阅档案资料。陕西省档案馆非常重视,为编写组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档案资料、照片等,其中革命历史档案资料69卷(册),提供有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领导同志的讲话、  相似文献   

11.
金宝山 《湖北档案》2005,(11):44-45
蒋百里与蒋介石同是浙江人,但不同族。早年蒋百里追随梁启超,矢志推翻袁世凯,晚年与蒋介石共事,任陆军大学代理校长。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渗透在许多历史事件之中,并从这个侧面反映着一段历史。  相似文献   

12.
朱德、罗瑞卿都以曾是先生的学生而为其荣。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一生有三位贤内助:就是原配夫人卢慕贞,“南洋婆”陈粹芬和革命伴侣宋庆龄。  相似文献   

14.
我的祖父石瑛(字衡青),是湖北“三怪”之一。他一生特立独行,廉洁奉公,做出了许多不合世俗人情的事情。虽然他逝世60年了,但是他为民请命、力抗权贵的许多事迹,至今在民间还广为流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选举法,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选举法。这部选举法从酝酿起草到修改通过,倾注了周恩来的大量心血,他本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也在该法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是一个公众感兴趣的话题,也是说不尽的话题。顾保孜的文字,作为通俗的传记文学,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年。120年,整整两个甲子。毛泽东逝世也不过37年,还不到40年时间。但作为复杂奇崛纵横天下一生的毛泽东,有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其一生功过似乎都已盖棺论定,但对一政治人物以"决议"的形式作出结论,毕竟是粗略概括挂一漏万,按照邓小平的话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