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化激励在教师管理中的应用○吴运友卢金萍(江苏省射阳县万隆初中)强化激励是运用奖励和惩罚等手段进行激励的方法。心理学理论把人们对某种行为给予肯定和奖赏,以巩固、保持这种行为称之为正强化;把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和惩罚,使之减弱称之为负强化;把对某种行为不...  相似文献   

2.
正确向上的班集体舆论 ,能助长健康和进步 ,扶持正义 ,伸张正义,能遏制错误思想、不道德言论和行为的出现和发生。因此 ,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建设。一、班集体的舆论建设 ,要善于运用激励和惩罚行为修正激励理论认为 :在管理过程中 ,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肯定或激励 ,就会使社会期望的行为得以巩固和保持 (正强化 ) ,相反 ,对某种行为给予否定或惩罚 ,就会使社会期望的行为减弱和消退 (负强化 )。班集体的舆论建设 ,要善于运用奖励和惩罚。科学的奖罚 ,能够使学生明确在班集体内部倡导、支持的是什么,杜绝和反对的又是什么,能有力…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正确的评价,恰当地动用表扬与批评,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运用激励的教育形式最能体现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教师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表示对学生行为的肯定与否定,期望学生继续某种行为或终止某种行为.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其上进心、自尊心、荣辱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然而,不正确的表扬与批评,则会使学生或是盲目骄傲,或是灰心失望、丧失信心.  相似文献   

4.
赏识,在管理科学中,被认为是一种强化手段。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消极强化是惩罚,积极强化就是赏识。在教学管理中,赏识,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重要奖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成熟的教师,是乐于采用赏识这种手段策励学生成长的。这种赏识性的奖励,是教师颔首于学生的一隅之见,是教师赞许于学生的一得之识,一技之  相似文献   

5.
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班级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表扬、奖励是对学生好思想、行为做出的肯定评价,批评、处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的否定评价。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表扬是给幼树培土浇水,那么,批评则是给幼树整枝除虫。学校教育中,只有表扬而没有批评并非正常现象。批评是对学生某种行为后果的否定。著名心理学家斯纳认为,对某一行为的肯定或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批评作为一种负强化手段,不仅可以督促当事人吸取教训,而且可以教育周围的学生,不出类似问题。因此,在坚持肯定强化(奖励、表扬)为主的同时,班主任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也是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之一。一般情况下,  相似文献   

7.
钱立凯 《考试周刊》2009,(4):225-226
强化技能是指对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反应作出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的行为技巧。强化包括正面与反面两种类型,常用的强化方式有语言与非语言强化、标志物或活动强化等,有效运用强化技能可以调控小学课堂教学,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8.
劣性惩罚,是指学校组织或个人采用不当手段,试图消除受教育者某种行为的劣性管理方法。由于这种惩罚的随意性大、使用方便且能短暂地控制和减弱学生的某些消极或不良的表面行为,因而不少教师将其作为教育和管理学生的一种经常性手段。本文试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对劣性惩...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  相似文献   

10.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赏识为主的原则,因为它是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人师,就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如同赏识一朵鲜艳的花。让学生在老师赏识的眼光中茁壮成长,你会拥有一片阳光。师爱是一种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现代管理学认为,人的进取意识和创造精神需要不断强化,而强化的手段一般分为两类:惩罚和赏识。对学生的惩罚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强化,对学生的赏识是一种积极的强化,两类不可偏颇,但提倡的往往是后者。对一个学生只是惩罚,一次又一次,往往造成学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倾向,对老师产生抵抗情绪。对一个学生赋予积极的愿望,让他(她)们充分感受到被…  相似文献   

12.
奖励和惩罚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笔者就奖惩在大学生管理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一、奖励是激励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措施奖励就是从正面来肯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积极因素,根据有关规章制度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正面刺激,以达到鼓励先进,发扬正气之目的.惩罚(处分)则是从反面否定学生思想行为中的消极因素,根据不良行为的情节轻重和纪律规定给予教育或处理,以达到明辨是非,纠正错误,促进转化之目的.当某一学生的行为受到肯定、得到鼓励时,他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某种满足,一般情况下能鼓励他沿着同一方向产生更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而当某一学生的行为受到制止时,由于触动其自尊心,受到教育时,一般会检讨自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赏识”教育提倡孩子是夸出来的。用鼓励、赏识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固然是有效的,但在提倡肯定、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批评教育的积极作用,正如教育学专家孙云晓所说: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因此,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在肯定他以往优点的同时,要恰如其分地指出其错误所在,进行得当的批评,  相似文献   

14.
课堂管理中的惩罚是指当学生表现出某一令人不满的反应之后,教师呈现学生所不喜欢的事物,或者撤走学生所喜欢的事物,其目的是降低该反应的发生概率。在我国中小学课堂管理中,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多于奖励,批评多于表扬,否定多于肯定,从而导致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的出现。我们理应分析惩罚的负面影响,关注惩罚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让人成为一个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及规范的人,一个能承担自己成长任务与责任的人。无论是从心理学角度还是教育学角度来看,没有惩罚的教育都是不可思议、残缺不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要建立某种良好的行为,消除不良的行为,是需要相应的强化的。前者需要正强化,即肯定、表扬、奖励等;后者需要负强化,即否定、批评、惩罚等。  相似文献   

16.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表扬。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表扬却欣然接受。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应贯彻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因为它  相似文献   

17.
试论强化理论在课堂行为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强化理论又称行为矫正理论,提出该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强化现象是人类行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所谓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行为是否重复.凡能影响行为后果的刺激物均称为“强化物”,如奖酬、表彰、处罚等。人们可利用强化物来控制人的行为,以求得行为的改造。如果刺激物对某人有利,他的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如刺激物对他不利,则他的行为就可能减弱甚至消失。强化又分为正强化、负强化和自然消退三种类型。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  相似文献   

18.
赏识惩罚有共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 年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访谈》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对于许多中小学大搞赏识教育、信奉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现象,孙云晓谈了自己的看法: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孙云晓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是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赏识教育来否定惩罚教育呢?我认为,它们二者非但不互相排斥,而且还有许多的共性。1.都遵循因人施教的原则何时采用赏识教育,怎样对有过失的学生进行惩罚,赏识或惩罚要达到什…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家认为:表扬会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信息的积极反馈效应,即表扬本身确实对被表扬者的思想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另一种是信息的消极反馈效应,也就是被表扬者把表扬当成目的,行为则成了手段。就学校教育而言,适当的表扬往往能够正确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记者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的访谈录,孙教授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对于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的“赏识”教育无疑是一大冲击,似乎让我们从事基础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有些无所适从。对此,我还坚持认为:赏识教育未必不是完整的教育。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赏识、奖励能加强行为,惩罚则减弱行为,两者的作用似乎是对应的。后来他又认为,奖励比惩罚更为有效。而斯金纳则反对在教育中运用惩罚,主张强化期待的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不予理睬,以消退不良行为。班杜拉更进一步反对惩罚,认为老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