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社会史研究已经深入到史学研究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深化更离不开与社会史的结合。张杰《清代科举家族》试图把科举史与宗族史结合探寻政治史研究的新路径就是这一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历史档案》2007,(2):F0004-F0004
本刊讯 由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一书,近日由学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3.
清代常州府地方教育发达,独立于官学之外的书院数量位居江苏省首位.其家族书院有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在清代文教政策的背景下,书院不可避免地有科举化的色彩.龙溪盛氏家族的人范书院也是如此.从书院创设的目的、家族成员尚文重教的追求、“读书田”的捐置与筹措、对肄业书院的生徒的考课和义庄规条的规定诸角度,可以看出盛氏家族人范书院已是科举的附庸.  相似文献   

4.
迷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能为力而祈求于各种超自然力的心态。科举制度被人认为是一种较为公正的选官制度,但是由于受到科举制度本身的制度缺陷以及各种科场不正之风的影响,以致人们对是否能获得科名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科举迷信。历来学界对此研究较少,故而笔者将清代的各种科举迷信加以整理分类,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有北京、沈阳、长春、吉林等地80余位研究清史、满族史的专家参加并分头撰写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治亭主编的,十卷本(分装十册)、310余万字的《爱新觉罗家族全书》,已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独家发行。《全书》命题选材新颖独特,在中国以一个家族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历史与现实,生动地记述其族人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活动与建树,实属首创。《全书》中《家族全史》卷,以30万字的长篇,翔实地演绎了从明代崛起于中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的一个家族——爱新觉罗家族,从天女生始祖开始,直到1995年上下600年间的兴衰史…  相似文献   

6.
马镛 《历史档案》2012,(3):79-85
清代为防科举舞弊,避免大臣子弟夤缘幸进,妨碍寒门士子进身之路,在乡试时将大臣子弟另编字号,使其在官卷内竞争和择优录取,是为官卷制度。虽然各个时期对官卷制度有所调整,但官卷录取率一直比民卷高出很多,大臣子弟所以愿就官卷应试。目前学界有关清代官卷制度的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正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会见西藏格鲁派(藏传佛教教派之一,又称黄教)领袖索朗嘉措,互赠封号。格鲁派由此在漠南蒙古地区迅速传播,并借助于蒙古势力,在西藏的教派斗争中渐处上风。1616年,漠西蒙古卫拉特各部正式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1634年,蒙古末代大汗察哈尔林丹汗败亡。1644年,崛起于东北的满洲入关,占据中原。17世纪中后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各  相似文献   

8.
清代科举集前代之大成,已臻于成熟,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和周密的制度,以设立官卷与亲族回避为核心的官员子弟科举考试制度,亦为清代科举体系重要的构成部分,考察和理清该制度的基本设计与运作情形,有助于深化清代科举制度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封建社会实科举制度以后,出现了许多科场舞弊问题,到了清 ,考试舞弊变得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考试后,不少落第生员和正直士子满怀慎懑,用对联这开明式,对考场的弊端进行潮虑和抨击.  相似文献   

10.
《清代社会与实学》是从事历史学研究的香港大学吕元骢教授和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葛荣晋教授合作完成的一部著作。他们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清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文化哲学的实质,系统地论述了清初实学的基本特点、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深刻地揭示了清代实学与清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内在联系,为读者清晰地勾勒出了清代社会的全貌。 葛荣晋教授多年来一直专心从事中国实学思潮的研究,现任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先后出版了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论著,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关于实学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代文化与文学研究相互渗透、文学与史学相互促进,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朱丽霞的近作《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出版)即是文史兼治、创获颇多的著作。本书构思新颖、研究方法独特,堪称体现文化研究新思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清代学者周永年的图书馆情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概述了清代学者周永年的藏书活动、藏书思想以及为建立一所公共图书馆而进行的种种努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清代史学,陈寅恪先生曾以为远不逮宋人,清代经学发展过甚,所以转致史学不振;但也有学者力辨陈氏所言之非,认为中国史学,至清代始迈入一新境界。近期,王记录先生以史馆修史和社会政治的关系为突破口,广搜博  相似文献   

14.
蒋星煜先生新近对笔者说,只要有了思路,有了材料,一天写二三千字没问题.去年听他说有四本书出版,不久便先后收到赠书,后面那一本,应当是蒋氏著述的第40本了.2005年新年之后传来信息:他与另两人主编的<明清传奇鉴赏词典>也将于四、五月问面世.  相似文献   

15.
李万健 《图书馆》2004,(3):99-102
中国有着悠久的藏书文化。清代是藏书业发展的巅峰时期,这是由许多历史因素促成的。清代的藏书家人数超过其历代的总和,且分布地域广;其收藏丰富,藏书质量高;藏书家中多学问家,对发展学术贡献大;藏书家中多编刊专家,刊刻传布典籍成就突出;许多采用新式图书管理方法,主张藏书对外开放,促进了近代图书馆的诞生。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清代民国著名藏书家年谱》,对清代藏书家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何瑜教授主编的《清代三山五园史事编年》一书,现已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下两册,共计116万字,可谓长编巨制。该书的出版,是一件泽惠学界的事情。翻阅该书,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值得充分肯定:第一,学术价值高。众所周知,北京是具有数百年建都史的古城,特别是明清两代,历经28帝、500余年的经营,不但具有整齐划一的城市格局,建有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而且开辟了为  相似文献   

17.
5月11日,美国最有声望的新闻媒体《纽约时报》刊出长达4个整版的“认错报道”,自爆该报黑人记者杰森·布莱尔(Jayson Blair)在4年多的记者生涯中编造众多假新闻,仅在过去10个月内见诸《纽约时报》的73篇报道中,就至少有36篇存在造假、抄袭等问题。很多所谓“现场采访”,是他在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住处编造的。这个事件成为目前美国新闻界的重大讨论话题,各大报纷纷加以报道和评论。5月12日,美国三大有线电视台以及公共电视台(PBS)邀请新闻界专家等发表评论。事件导致拥有152年历史的《纽约时报》处于几十年来的低点。  相似文献   

18.
自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一千三百年间,虽历经多次存废之争,科目屡有变动,但科举一直是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途径。近代以来对科举的批评,主要集中于其考试内容,即仅局限于儒家经学和文史辞章,因而不利于实学或科学的发展。但这种指责忽略了科举是一种考试取士制度,而不是一种教育和学术制度。它有利于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以及传统文化的维护和延续,每隔一段时间便将一批通过层层考试而选拔出来的优秀分子充实到官僚阶层中去,在等级制社会里维持着一个重要领域的社会公正。科举的历史局限在于它是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惟一渠道,因此将一种本来的考试取士制度延伸为一种教育制度,即考试内容决定了教育的内容,这就使教育成了科举考试的准备,不利于各种其他人才的培养。或许,关键不在于废除科举,而在于增加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渠道,使人们能够通过别的方式,而不仅是“做官”的方式,来获取社会声望和社会成功。科举至少造就了一个无论从个人德行还是从文化素质上都相对优秀的管理阶层,个人不是通过他的血统、财富或社会关系而是通过他个人的文史才能而获得首次升迁。而废科举则大大增加了管理阶层产生和人员构成的随意性,但另一方面,又拓宽了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渠道。程巍  相似文献   

19.
正考棚作为考场的一种,在中国科举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江南(其基本范围大致为今安徽、江苏两省及上海市)考棚数量较多,并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地位。考棚不仅是一种科举资源,也为各地带来了其他利益。但是,考棚等级、地位的不同,科举资源分布的不均衡,使各地围绕着考棚发生了纠纷,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斗争。江南地区曾围绕着考棚爆发了三次激烈的斗争,成为当时江苏、安徽两省的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科举史上的公案。  相似文献   

20.
宋萍 《图书馆学研究》2008,(1):99-100,F0003
<清代东南书院与学术及文学>以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为研究区域,对东南重要书院予以全面的梳理与研究.课艺集的调查与研究是该书的贡献之一,为研究书院与科举关系、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维度.书院是文士活动的重要空间,提供了雅集的场所.在对书院雅集交游的研究过程中,作者力图找到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